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2002C31003)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顾立强相大勇陈国奋裴国献李绍光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臂丛
  • 3篇撕脱
  • 3篇撕脱伤
  • 3篇根性撕脱伤
  • 3篇股薄肌
  • 2篇全臂丛根性撕...
  • 2篇解剖学
  • 2篇肌移植
  • 2篇股薄肌移植
  • 2篇臂丛根性撕脱...
  • 2篇创伤
  • 1篇选择性
  • 1篇正中神经
  • 1篇趾短伸肌
  • 1篇伤骨科
  • 1篇伸肌
  • 1篇神经损伤
  • 1篇神经移位
  • 1篇皮神经
  • 1篇下臂丛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顾立强
  • 5篇相大勇
  • 3篇李绍光
  • 3篇裴国献
  • 3篇陈国奋
  • 2篇尹博
  • 2篇胡罢生
  • 2篇任高宏
  • 2篇林晓岗
  • 2篇朱立军
  • 2篇凌旭
  • 2篇郭刚
  • 1篇金丹
  • 1篇谢颍涛
  • 1篇邵岩
  • 1篇邹学军

传媒

  • 5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双重股薄肌移植重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手握持功能被引量:20
2003年
目的 探讨双重股薄肌移植重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手握持功能的疗效。方法 24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行吻合血管、神经的双重股薄肌移植,一期重建屈肘、伸指、伸拇,二期重建屈指、屈拇,以重建手握持功能。结果 随访16例二期手术后时间超过24月患者,最长62月,平均36月。16例均恢复屈肘、伸指、伸拇功能,屈肘90°~135°,肌力M_4(Highet法),伸指伸拇M_3~M_4。14例屈拇、屈指恢复,肌力M_3~M_4,可握持200~500g物品;2例屈拇屈指肌力M_1。结论 吻合血管、神经的双重股薄肌移植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可很好恢复屈肘、伸拇伸指功能,较好恢复屈指屈拇功能,初步重建手握持功能。
顾立强陈国奋裴国献相大勇任高宏李绍光凌旭朱立军郭刚胡罢生
关键词: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创伤骨科
选择性正中、尺神经部分束联合副神经移位治疗颈5,6根性撕脱伤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探讨选择性正中、尺神经部分束联合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颈5、6根性撕脱伤的疗效。方法22例臂丛颈5、6根性撕脱伤,行选择性正中神经内侧一神经束移位修复腋神经外侧半、尺神经内侧一神经束移位修复肌皮神经肱二头肌支,联合副神经斜方肌支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结果术后时间超过12月随访16例,平均随访24月。15例屈肘100°~150°,肌力M4~M5;肩外展90°~120°,肌力M3~M4。1例屈肘90°;肩外展75°。按中华手外科学会标准,优15例,良1例。结论选择性正中、尺神经部分束联合副神经斜方肌支移位治疗臂丛颈5、6根性撕脱伤,可很好恢复屈肘、肩外展功能,且手术简便、功能恢复时间较短。
顾立强陈国奋李绍光相大勇邵岩裴国献
关键词:正中神经尺神经副神经移位根性撕脱伤
双重股薄肌移植重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手握持功能
全臂丛根性撕脱伤一直是创伤骨科临床的难题,尤其手功能的恢复极为困难。1997年以来,我们吸取了顾玉东神经移位修复和Doi肌肉移植重建的优点,开展了神经移位联合早期吻合血管、神经的股薄肌移植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新术式,结...
顾立强陈国奋裴国献相大勇任高宏李绍光凌旭朱立军郭刚胡罢生
关键词:全臂丛根性撕脱伤股薄肌移植
文献传递
游离股薄肌移植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为臂丛神经损伤行游离股薄肌移植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经甲醛防腐固定成人尸体下肢标本30侧。显露闭孔神经前支,沿其走行追踪各分支。自起止点完整游离、解剖20侧带主要神经血管蒂的股薄肌,仔细解剖、分离肌门处的分支,修洁神经、血管,显露肌支的各终支,观察各终支的形态及分布,沿终支向肌支近侧分离。用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2mm)、直尺(精确度为1mm)、圆规和量角器对各神经肌支及其终支的位置、长度及入肌点进行测量。结果支配股薄肌的神经恒定地来自闭孔神经前支内侧神经束,股薄肌支干内的神经束有1~4条,各束并行无交叉混合,入肌前分为股薄肌前、后支,共发出4~11支[(8.4±1.5)支]终末神经分支入肌,其中前支发出2~5支[(2.7±0.8)支],后支发出2~8支[(5.7±1.2)支]终末神经分支入肌,后支的终末神经分支数目大于前支(P=0),且前支与后支的入肌点在股薄肌短轴(矢状面)上的分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前、后支各有其相对应的神经束(组)。肌内血管、神经及肌纤维相互平行走行。结论在共血管蒂的基础上分离神经束,并在股薄肌远端根据其分布支配区将肌肉及肌腱劈开而分为两个独立的功能单位具有可行性。
林晓岗顾立强谢颍涛相大勇尹博
关键词:解剖学股薄肌臂丛
吻合神经血管的趾短伸肌移植重建手内肌功能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吻合神经血管的趾短伸肌游离移植重建臂丛根性损伤后手内肌功能的相关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经甲醛防腐固定成人尸体下肢标本30侧,显露腓深神经沿其走行追踪腓深神经趾短伸肌肌支,显微解剖分离趾短伸肌,观察趾短伸肌肌肉形态、主要血供来源及主要支配神经走行,测量趾短伸肌的长度、宽度、厚度及腓深神经、趾短伸肌肌支的直径和最大可逆行分离长度。结果短伸肌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肌腹和一条肌腱,趾短伸肌有一个共同的肌腹,3条肌腱,也有4腱发出其中3腱型占80%,4腱型占20%。趾短伸肌长度为(6.15±0.40)cm,宽度为(3.85±0.04)cm,厚度为(0.21±0.02)cm,其主要血供来自足背动脉,受腓深神经的趾短伸肌肌支支配,后者在腓深神经可主干中逆行分离的最大长度为(27.41±2.54)cm。结论趾短伸肌为羽状肌,有独立、恒定的血管、神经支配,且神经逆行分离长度较长,适合行利用吻合血管神经的趾短伸肌移植以重建臂丛根性损伤后手内在肌功能。
尹博顾立强金丹林晓岗相大勇
关键词:臂丛损伤肌肉移植
肌皮神经肱肌支在股薄肌移植治疗下臂丛损伤中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2007年
目的通过解剖学研究,设计选择性肌皮神经肱肌支移位联合股薄肌移植术重建屈拇屈指功能术式,验证该术式在下臂丛神经损伤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0侧甲醛固定的成年国人上肢标本,经逐层解剖,观察肌皮神经肱肌支的走行,测量肱肌支的长度、直径。对2例创伤性下臂丛损伤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选择性肌皮神经肱肌支移位联合股薄肌移植术重建屈拇屈指功能术式。术后观察屈拇屈指功能及手握持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30侧标本中,肌皮神经肱肌支分型:单支型25侧,占83.33%,粗细两支型1侧,多支型4侧,未见变异及异常发出。肌皮神经肱肌支长度平均为(52.66±6.45)mm,横径平均为(1.39±0.09)mm。肌皮神经肱肌支神经束平均为(2.83±0.46)束。2例患者术后4~6个月出现股薄肌收缩,恢复屈拇屈指功能。其中1例术后6个月屈拇屈指肌力达M4,可握持200g物品;术后12个月可握持500g物品,初步恢复手握持功能。结论以肌皮神经肱肌支为缝接神经的股薄肌移植治疗下臂丛根性撕脱伤可较好地恢复屈指屈拇功能,初步重建手握持功能。肌皮神经肱肌支可作为股薄肌移植治疗下臂丛神经损伤移位神经较理想的供体。
邹学军顾立强
关键词:臂丛肌皮神经解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