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兵团博士基金(2012BB017)

作品数:14 被引量:120H指数:7
相关作者:鲁为华马春晖任爱天杨洁晶张前兵更多>>
相关机构:石河子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工作总站更多>>
发文基金:兵团博士基金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苜蓿
  • 5篇滴灌
  • 5篇AM真菌
  • 4篇菌根
  • 4篇菌根真菌
  • 3篇紫花
  • 3篇细根
  • 3篇牧草
  • 2篇生物量
  • 2篇紫花苜蓿
  • 2篇物量
  • 2篇细根生长
  • 2篇接种
  • 2篇丛枝菌根
  • 2篇丛枝菌根真菌
  • 2篇促生长
  • 1篇动态特征
  • 1篇豆科
  • 1篇豆科植物
  • 1篇多样性

机构

  • 14篇石河子大学
  • 3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14篇鲁为华
  • 11篇马春晖
  • 8篇任爱天
  • 7篇杨洁晶
  • 4篇于磊
  • 4篇张前兵
  • 2篇刘红玲
  • 2篇王树林
  • 2篇吕艳萍
  • 1篇李艳霞
  • 1篇和海秀
  • 1篇夏金平

传媒

  • 3篇草业学报
  • 3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草业科学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滴灌AM真菌孢子水溶液对苜蓿的促生长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以紫花苜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Sufer软件对滴灌AM真菌孢子前后土壤的水、盐分和丛枝菌根真菌(AMF)孢子进行等值线图的绘制,分析滴灌前后的运移状态;在苜蓿的生长期进行定期滴灌菌肥AMF孢子,在50d后测定苜蓿植株菌根侵染率、根瘤数、产孢性能和生物量等指标,分析不同AMF的滴灌效果,对苜蓿进行关于滴灌AMF孢子水溶液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AMF孢子在水溶液中的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滴灌前土壤含水量呈现出表层低而深层高的总体特点。土层的电导率分布范围较均匀。AM真菌孢子主要集中在土层10~25cm处。滴灌后,水分大部分集中在距离滴头30cm左右的土层,含水量较滴灌前升高。在滴头附近盐分向四周扩散,在30~45cm处形成盐分高值区。孢子主要集中在距滴头0~25cm左右,对于远距离的湿润区,其孢子数有一定的下降趋势。滴灌不同AM菌种孢子水溶液及滴灌距离对苜蓿生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近距离滴灌的植株地上生物量和株高显著高于远距离滴灌的植株(P<0.05);2)滴灌菌种根内球囊霉(Gi)的苜蓿植株干物质(地上、地下)显著高于对照6.59%和13.29%(P<0.05)。菌种摩西球囊霉(Gm)、内球囊霉(Gi)和幼套球囊霉(Ge)处理的地下干重显著高于对照处理9.05%,13.29%和9.96%(P<0.05),地表球囊霉(Gv)处理的地下干重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Gi处理苜蓿的分枝数显著高于对照处理19.73%(P<0.05),其他菌种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都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Gi和Ge处理的苜蓿植株的根瘤数、孢子数和侵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滴灌菌种间菌根侵染率和根瘤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滴灌距离对植株地下部干重、株高、孢子数有显著性影响(P<0.05)。滴灌距离和滴灌菌种的互作除了对菌根侵染率、根瘤数和根长具有显著地影响外(P<0.05),对其余的各指标都没有显著性影
景鹏成吕艳萍王树林陈乙实鲁为华
关键词:苜蓿AM真菌滴灌
丛枝菌根真菌根外菌丝形成时间及对牧草的促生长效应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揭示不同物种间接种AM真菌后菌丝网络的形成时间效应以及在调节植物种间关系中所起的作用,采用分室培养系统法对供体室的紫花苜蓿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进而研究菌丝网络形成时间引起受体室鸭茅和无芒雀麦的生物量及磷吸收率的变化。结果显示:供体植物接种菌根真菌后,植物生长第8周时,在供体和受体植物根系均检测到菌根侵染,证实供体和受体植物间形成了根间菌丝网络。接种Ge和Gv的受体植物生物量(地上、地下)最大,显著高于Gi。第14周时,接种Gi和Gm的受体鸭茅(Dg,75.93%)和无芒雀麦(Bi,65.77%)侵染率最大甚至高于受体苜蓿(Ms,72.23%),接种Gm和Ge的供体生物量最大(0.42-0.63),显著高于空白处理。接种6G和Gm处理的供体苜蓿植株(地上、地下)磷含量显著(P<0.05),高于空白处理。这表明植物根系之间不同菌种菌丝网络的形成具有不同的时间效应,同时促进植株生长及磷素吸收效率也不尽相同。
吕艳萍任爱天鲁为华夏金平娜丽克斯.外里杨洁晶
关键词:菌根真菌磷含量
丛枝菌根真菌与豆科植物共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丛枝菌根真菌(AMF)作为一种专性共生土壤真菌,可以与大部分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对豆科植物而言,AMF可以与根瘤菌混合共生,直接参与固氮细菌能量与物质的代谢,对豆科植物的生存竞争十分有利。笔者从AMF与豆科植物的相互选择性,AMF与根瘤菌、豆科植物的联合共生,季节性变化对AMF和豆科植物细根周转的影响方面阐述了AMF在豆科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调节作用。同时提出,AMF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在今后研究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任爱天杨洁晶马春晖鲁为华
关键词:豆科植物根瘤菌细根
耐盐牧草对南疆地区盐渍土的适应和改良研究被引量:23
2017年
以4种耐盐碱牧草(紫花苜蓿、苏丹草、美国饲用甜高粱和墨西哥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防治盐碱化方法来分析其对南疆地区盐碱化土壤改良的可行性,以期为改良利用盐渍土壤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墨西哥玉米对南疆盐渍土的改良最为显著(P<0.05),其农艺性状和产草量也最佳;其次是紫花苜蓿,其抗逆性强、生产性能较好、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以及兼有固氮和提高土壤肥力等优点,使其成为改良南疆盐渍土合适的选择。在南疆盐渍区形成以墨西哥玉米和紫花苜蓿为主,美国饲用甜高粱和苏丹草为辅的种植模式,可有效地降低土壤盐分。
景鹏成王树林陈乙实鲁为华马春晖
关键词:盐渍土耐盐牧草牧草改良
不同磷水平下AM真菌对紫花苜蓿生长和磷利用的影响被引量:30
2014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磷水平下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紫花苜蓿生长和磷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能与混合接种和单接种摩西球囊霉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其中混合接种处理侵染率最高。接种AMF促进根瘤菌的侵染作用,同时在P 60mg/kg水平下促进了菌根侵染率和根瘤数的增加。接种菌根真菌后紫花苜蓿根干重、根长度、株高和分枝数显著高于未接种处理,干物质产量提高了25.74%~36.93%。施磷显著提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分枝数。菌根真菌促进了植株对磷的吸收,混合接种和接种摩西球囊霉植株各部位磷浓度显著高于对照,花中磷的浓度显著高于其他部位。施磷水平和接种不同菌种互作,除了对根长、分枝数和株高以及对花、中茎和下茎中磷含量无显著影响外,对地上和地下干重以及上茎、根、叶和土壤中磷含量有显著的影响。
任爱天鲁为华杨洁晶刘红玲马春晖
关键词:苜蓿侵染率
保护播种对滴灌苜蓿种植当年第一茬草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明确春小麦与紫花苜蓿混合播种对田间杂草发生率的控制效应,研究保护播种对紫花苜蓿种植当年第一茬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研究设120(S1)、180(S2)和240 kg/hm^2(S3)3种不同的春小麦播种量,以不播种为对照(S_0),对紫花苜蓿第一茬草的各生长性状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随播种量的增加,春小麦干物质产量逐渐增大,杂草比例由35.3%降至18.4%。紫花苜蓿种植当年第一茬的株高、茎粗、茎叶比、干草产量均为S_1>S_0>S_2>S_3处理,且干草产量均为S_1处理显著大于S_3、S_0处理(P<0.05),而S_1与S_2处理、S_2与S_3、S_0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紫花苜蓿播种当年第一茬的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钙、磷含量均逐渐减小,S1处理显著大于S_0、S_3处理(P<0.05),两个苜蓿品种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结论】保护播种能够有效降低紫花苜蓿田间杂草比例,综合考虑苜蓿产量及营养品质,当春小麦播种量为120~180 kg/hm^2时,紫花苜蓿第一茬草的生产性能最优。
张前兵于磊鲁为华马春晖和海秀
关键词:春小麦苜蓿
棉花、苜蓿细根生长和死亡的季节变化被引量:7
2015年
以棉花和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以现存量、生长速率(G,cm/cm3·d)、死亡速率(M,cm/cm3·d)和生死之比(R)为基本参数,采用微根管技术对棉花和苜蓿细根的生长、死亡以及周转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内,棉花平均细根现存生物量为8.025 mm/cm3,2011年苜蓿为14.830 mm/cm3,高于2012年苜蓿(8.026 mm/cm3),棉花细根G和M分别为0.056和0.011 mm/(cm3·d),2011年苜蓿分别为0.026和0.007 mm/(cm3·d),2012年分别为0.041和0.028 mm/(cm3·d)。棉花G变化趋势为5月底-7月中旬迅速下降,7月中旬到9月初上升,此后下降,2011和2012年苜蓿G变化趋势一致,分别在6月中旬-7月中旬和8月初-9月初形成峰值。棉花和苜蓿M相似,均是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降低,此后开始增加,在生长季末达到最大。R在生长季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但棉花在生长季末R>1,苜蓿则是R<1。用最大细根现存量和平均细根现存量估算得到细根周转率不同,以平均细根现存量得到细根周转率比以最大细根现存量增加了22%。通过对棉花和苜蓿细根比较研究,棉花和苜蓿在不同季节细根现存生物量和生长动态不同,棉花呈单峰曲线,苜蓿呈双峰曲线,而棉花和苜蓿死亡动态则是随着季节变化持续升高,同时棉花以较高的周转速率满足了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
任爱天鲁为华杨洁晶马春晖
关键词:细根生长率死亡率
石河子绿洲区苜蓿地丛枝菌根真菌的多样性及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5
2014年
以石河子绿洲区苜蓿(Medicago sativa)田为研究对象,测定各类采样地土壤养分含量、苜蓿根际AM真菌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在采样地植被根际土壤中共鉴定出3属24种AM真菌,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6种,球囊霉属(Glomus)14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aspora)4种,各采样地球霉囊属均为优势种群,并且在各类采样地均出现。通过对土壤因子和孢子密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孢子密度与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速效钾、pH和有机质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显著(P>0.05)。
任爱天鲁为华杨洁晶马春晖
关键词:孢子密度多样性
接种AM真菌对紫花苜蓿抗旱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两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对紫花苜蓿抗旱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干旱胁迫试验的方法。【结果】在干旱胁迫下,接种AM真菌提高了紫花苜蓿菌根侵染率和地下生物量。接种AM真菌后显著地增加了苜蓿叶片的保水能力,同时接种AM真菌均提高了植株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而且接种不同的AM真菌对苜蓿抗旱性能促进效应差异很大。【结论】接种AM真菌能够很好地改善植株水分代谢能力,接种匹配的菌种更能提高苜蓿的抗旱能力。测定各指标与苜蓿抗旱能力之间的关联度排序为孢子密度>地下生物量>菌根侵染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水分饱和亏缺。
任爱天鲁为华马春晖杨洁晶
关键词:紫花苜蓿抗旱性水分胁迫AM真菌
AM真菌对紫花苜蓿细根生长及其生物量动态特征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细根对植物功能的发挥和土壤碳库及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容器法和微根管法于2013年6~10月整个生长季内对紫花苜蓿的细根生物量、生产以及周转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紫花苜蓿活细根现存生物量平均值以接种摩西球囊霉(Gm)处理最高(12.46 g·m-2),未接种对照最低(7.31 g·m-2),并且活细根现存量在9月中旬达到峰值;死细根现存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未接种处理高于接种处理,接种根内球囊霉(Gi)处理死细根现存平均生物量(3.11 g·m-2)又较接种组其他处理低.(2)苜蓿植株细根生长量以接种幼套球囊霉(Ge)处理最大(0.045 mm·cm-2·d-1),接种Gm处理和未接种对照最低(均为0.027 mm·cm-2·d-1);而未接菌植株细根死亡量(0.044 mm·cm-2·d-1)显著高于接种植株,接种组又以Gi处理最低(0.021 mm· cm-2·d-1).(3)紫花苜蓿在生长季节内细根生产和死亡的高峰分别出现在8月底和10月份,低谷出现在9月底到10月中旬和6月底到8月;接种地表球囊霉(Gv)后细根现存量和年生长量显著高于对照和接种其他菌种处理,细根的周转以对照组最大,而接种Gv和Gm处理较低.研究发现,通过接种丛植菌根真菌可以提高苜蓿细根生物量,降低细根的死亡,增加细根寿命.
任爱天娜丽克斯.外里鲁为华杨洁晶马春晖刘红玲
关键词:菌根真菌生物量细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