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455)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3
相关作者:李聪毛欣炜杨玉龙俞亭超赵敬国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余氯
  • 3篇管网
  • 2篇水管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饮用水
  • 1篇饮用水标准
  • 1篇饮用水水质
  • 1篇饮用水水质标...
  • 1篇余氯衰减
  • 1篇三卤甲烷
  • 1篇砂滤
  • 1篇双酚
  • 1篇双酚A
  • 1篇水质
  • 1篇水质标准
  • 1篇水质条件
  • 1篇水中余氯
  • 1篇铁释放
  • 1篇去除方法
  • 1篇紫外线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

作者

  • 7篇李聪
  • 3篇毛欣炜
  • 2篇杨玉龙
  • 1篇张土乔
  • 1篇俞亭超
  • 1篇张燕
  • 1篇张仪萍
  • 1篇俞洪良
  • 1篇王子龙
  • 1篇何凯军
  • 1篇陈新波
  • 1篇赵敬国
  • 1篇任庆亮
  • 1篇虞介泽
  • 1篇徐卿
  • 1篇王磊

传媒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科技通报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磷酸盐在两种水质条件下对铁释放的影响
2014年
利用管段反应器,通过连续监测一定停留时间的铁释放量,定量比较4种磷酸盐(正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分别在淡化海水(低碱度、低硬度、高氯离子等水质条件)和自来水中对于铁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二氢钠和六偏磷酸钠分别在淡化海水和自来水中抑制铁释放效果最好。
王磊杨玉龙李聪张仪萍何凯军
关键词:铁释放磷酸盐自来水
咸水膜处理后在管网中余氯衰减及卤乙酸生成规律探讨
2014年
根据沿海地区水源水的特点,对高咸水经过纳滤和超滤膜处理后,研究了其在管网中余氯衰减以及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卤乙酸的生成规律。用荧光光谱分析了超滤膜处理后的水、纳滤膜处理后的水以及杭州地区自来水的水质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超滤膜处理后的水、纳滤膜处理后的水以及自来水在管网系统中余氯衰减和卤乙酸生成规律。试验结果发现,自来水中的余氯衰减最快。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管网中三种不同水质的余氯值都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快速衰减,管网中卤乙酸的生成量也会随之增加。
巴依尔明达李聪张燕俞洪良毛欣炜赵桃桃
关键词:管网余氯卤乙酸
国内外饮用水标准中部分指标的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比较中国和美国以及欧盟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重点分析了各国饮用水标准中微生物指标、无机物指标和消毒剂及消毒副产物指标的差别及其产生的原因,探讨了我国现行饮用水标准存在的不足,为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未来的修订提供依据。
陈新波李聪
关键词:饮用水水质标准
改进的水质服务水平与加氯费用优化分析
2013年
为了能够综合表征供水管网中余氯及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HMs)对水质的影响,建立THMs中不同组分的服务水平表达式,采用平均值、标准差和连乘3种表达式建立关联余氯及THMs服务水平的水质服务水平表达式.为了优化管网二次加氯时的加氯费用,提出考虑加氯点建设费用和基于加氯质量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消耗量的加氯费用表达式.采用Net3管网模拟余氯衰减和THMs生成,优化算法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将计算得到的Pareto前沿面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加权平均表达式为关联余氯和THMs服务水平的最优方式.随着二次加氯点数量的增加,水质服务水平的最大值增加,较高水质服务水平时的加氯费用降低.管壁余氯衰减系数对Pareto前沿面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加氯点数量、基于余氯消耗的THMs生成比例系数和出厂水THMs质量浓度,出厂水最小余氯质量浓度的影响可以忽略.
虞介泽李聪张土乔毛欣炜
关键词:供水管网THM多目标优化
甾体类环境雌激素污染现状及去除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甾体类环境雌激素作为新兴的环境微污染物已经被证实会对暴露于其中的水生生物造成雌激素效应。在阐述典型甾体类环境雌激素(雌酮、雌二醇、雌三醇、乙炔基雌二醇)来源及危害的基础上,概括了甾体类环境雌激素在我国的污染现状。探讨了生物技术、膜处理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和吸附技术对甾体类环境雌激素的作用,为甾体类环境雌激素的深入研究提供支撑。
赵桃桃李聪俞亭超
关键词:污染现状去除方法
紫外线消毒对砂滤水中余氯及三卤甲烷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以嘉兴市某水厂砂滤出水为对象,对经过工业紫外线消毒装置照射后水中余氯的衰减规律以及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的生成量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紫外线剂量的增加,水中余氯总体呈减小的趋势.当紫外线剂量小于540mJ/cm2时,余氯的质量衰减速率较快;当辐照剂量为0和270mJ/cm2时,反应5h后,余氯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4和0.92mg/L,衰减幅度达40%.当紫外线剂量为1 620mJ/cm2时,余氯的质量浓度为0.61mg/L.初始余氯的质量浓度与其衰减速率成负相关关系.有紫外线照射比无紫外照射时三卤甲烷(THMs)生成量会有增加,水样初始余氯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5和3.75mg/L,紫外线照射剂量为1 620mJ/cm2,反应24h后,三卤甲烷的质量浓度分别是88.48和103.88μg/L,相对无紫外线照射时,分别增加50%和66%.经紫外线照射后,水样中总有机碳值减小.当紫外剂量相同时,相对于低紫外照射强度,高强度下水样中余氯的质量浓度更高,三卤甲烷的质量浓度更低.
李聪赵敬国杨玉龙赵桃桃
关键词:消毒余氯
给水管网中双酚A降解影响因素
2014年
利用大型给水管网实验平台,研究双酚A(BPA)在不同管材、水力学条件及水质条件下的降解规律.将管网实验结果与BPA和次氯酸钠在烧杯中的反应降解规律进行对比.BPA利用HPLC荧光检测法进行检测,激发波长为225nm,发射波长为310nm,结果表明,BPA降解除与次氯酸钠主反应有关外,还受到管壁和主体水中化学物质的影响.余氯质量浓度、pH值、溴离子质量浓度、流速和温度的增加有利于BPA的降解.不同管材对BPA的降解存在影响,BPA的降解速率在不锈钢管中最大,PE管次之,内衬水泥球磨铸铁管中最小.研究结果显示,管壁对BPA降解的贡献率约为10%,主体水中氯化产物的贡献率约为30%(其中最终氯化产物的贡献率为20%,剩余10%由氧自由基等贡献).
王子龙李聪任庆亮徐卿刘嘉涵毛欣炜
关键词:余氯管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