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08DZ1206304)
-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4
- 相关作者:赵冬至董鹏徐韧刘汉奇刘材材更多>>
-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L波段Stokes参数遥感数据射频干扰检测及特性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近岸海域盐度卫星微波遥感精度受射频干扰(RFI)严重影响,针对近岸海域检测RFI源并分析其影响特性对后续开展射频干扰抑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SMOS卫星传感器MIRAS独特的全极化特性,以中国海域沿岸陆地为研究区域,通过合成第3、第4 Stokes参数来表征RFI源的辐射强度,生成了RFI源分布图并分析了其影响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中国海域的RFI源主要分布于中国沿海陆地区域,渤、黄海全部、东海的西部及南海的北部受RFI污染严重,卫星降轨数据和升轨数据受RFI影响具有很大的差异性。RFI源主要可能是微波发射站,表现为点状射线源,受天线辐射旁瓣的影响,会导致其周围数百公里区域卫星数据污染,并且由于受RFI源辐射衰减和天线辐射方向图各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对卫星的影响极其复杂,抑制其影响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 王新新王祥韩震杨建洪
- 关键词:射频干扰
- 基于ENVISAT ASAR影像的浙江沿海风能资源评估被引量:3
- 2013年
- 基于星载含成孔径雷达(SAR)遥感影像,研究了浙江近岸海域风能资源的分布。利用2005-2011年443景ENVISATASAR影像反演了浙江沿海长时间序列高分辨率海面10m高度处的风场数据,风速反演采用CMOD4模式,风向信息来自全球再分析场资料NCEP-NCAR。基于所提取的风场数据,对浙江沿海风能资源进行了评估。利用研究海域浮标观测的风速数据对基于ENVISATASAR影像的风能资源评估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显示,Weibull分布参数尺度因子A相对误差为1.59%,形状参数k相对误差为7.83%。对浙江沿海风能资源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沿海风能资源极为丰富,该海域海面10m高度处的多年平均风速为5~10m/s,近岸海域50km范围内年平均风能密度达到100~300W/m^2,其南部海域风能资源最为丰富,年平均风能密度最大可达500W/m^2。浙江沿海风能资源的分布在季节上呈现"秋冬季资源量大,春夏季资源量小"的特征。
- 常俊芳黄韦艮楼琇林史爱琴张华国
- 关键词:ENVISATASAR海面风场风能资源评估
- 不同粒径与浓度的清洁疏浚物对骨条藻生长的影响
- 2014年
-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粒径、不同浓度的悬浮清洁疏浚物对骨条藻(Skeletonema sp.)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6 h的试验周期里,0~16、16~63、63~88μm粒径范围的清洁疏浚物对骨条藻生长的影响极显著(P〈0.01),而88~125μm粒径范围清洁疏浚物培养液中10 mg/L浓度组对骨条藻生长影响不显著(P〉0.05)。在相同浓度清洁疏浚物培养液中,粒径越小,对骨条藻生长影响越大;在相同粒径清洁疏浚物培养液中,浓度越高,对骨条藻生长影响越大。0~16μm粒径清洁疏浚物对骨条藻生长的96 h-EC50为2 507 mg/L,88~125μm粒径清洁疏浚物对骨条藻生长的96 h-EC50为7 645 mg/L,随着清洁疏浚物粒径范围的变大,对骨条藻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小。本试验用疏浚物为清洁疏浚物,不用考虑疏浚物本身析出的污染成分对骨条藻生长的影响,而其可能通过遮光效应引起的藻细胞光合作用减弱是对骨条藻生长产生影响的主要限制因子。
- 董鹏徐韧刘材材刘汉奇
- 关键词:粒径
- 不同磷条件下塔玛亚历山大藻氮的生态幅被引量:6
- 2012年
- 藻类氮的生态辐是指在一定氮浓度范围内藻类能生长和繁殖的浓度范围。它由藻类生长的最佳氮浓度、氮适宜生长范围和氮耐受限度构成。为了定量计算藻类的氮生态幅,在室内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低磷(0.48μmol/L)、中磷(0.97μmol/L)和高磷(1.45μmol/L)3种不同磷起始浓度条件下不同氮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细胞数和最大比生长率的影响,依据Shelford耐受性定律建立了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的氮耐受性模型,并得到了藻类生长的最佳氮浓度、氮适宜生长范围和氮耐受范围的定量表达。结果表明,在低磷、中磷和高磷条件下,当氮浓度小于适合藻类生长的最佳氮浓度时,藻类细胞数和最大比生长率均随着氮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氮浓度大于适合藻类生长的最佳氮浓度时,藻类细胞数和最大比生长率均随着氮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藻类生长的氮耐受性模型与谢尔福德耐受定律较为吻合,定量得到在低磷、中磷和高磷培养条件下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最佳氮浓度分别为30.36、62.07和77.85μmol/L;氮适宜生长范围分别为18.30—42.42、37.71—86.43和41.52—114.18μmol/L;氮耐受限度分别为6.24—54.48、13.35—110.79和5.19—150.51μmol/L。研究显示不同磷起始浓度条件下,藻类的氮生态幅也不相同。
- 文世勇宋琍琍龙华余骏高树刚赵冬至
- 关键词:塔玛亚历山大藻
- 不同温度、盐度和起始密度下清洁疏浚物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
- 2014年
-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室内模拟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和起始密度3因素的不同水平组合下悬浮清洁疏浚物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长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起始密度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影响非常显著(P<0.01),温度对其生长影响显著(P<0.05),盐度则影响不显著(P>0.05).在本实验范围内,悬浮清洁疏浚物在培养条件为温度25℃,盐度22,起始密度0.1×104cells·mL-1时中肋骨条藻的比生长速率最大,藻细胞生长的抑制影响最小.0~16 μm粒径清洁疏浚物主要通过遮光效应引起藻细胞光合作用减弱,从而对藻细胞生长产生影响.
- 董鹏徐韧刘材材刘汉奇
- 关键词:温度盐度中肋骨条藻
- 温州瓯飞浅滩海域悬沙输运特征及其来源探讨被引量:10
- 2012年
- 基于2011年温州市瓯飞浅滩海域冬、夏季大、小潮共4次大面同步海流和悬沙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和物质长期输运机制分解方法,初步分析研究海域悬沙时空分布和水体、悬沙三维输运特征。结果表明,海域悬沙浓度平面上呈现近岸高、外海低,高浓度区出现于河口,浅滩外沿存在相对低值区的分布格局;垂向分布受复杂水动力(包括波浪、潮流、径流和沿岸流等)影响具有准直线型、抛物线型以及混合型分布等多种分布形态,且底层悬沙浓度与流速变化趋势具有虽同步但存在一定滞后的特性。水体与悬沙长期输运受径流、风生表层流、闽浙沿岸流等多种作用影响,存在明显季节变化和区域特征;其中河口站因径流作用表层输运强度大于其它区域,中底层泥沙由于波流共同作用影响、河口区显著的潮泵效应使得冬、夏季输运特征迥异;浅滩站表层水沙输运主要受风生表层流影响,中、底层的悬沙因潮致余流作用多指向岸线,外海受闽浙沿岸流的影响加强,垂向上输运强度差异减小。浅滩海域泥沙的主要来源为海域来沙(浙江沿岸流输沙和外海沉积水下沙洲的再搬运)和瓯江、飞云江的河流陆域输沙。
- 堵盘军张蓓费岳军
- 关键词:悬沙输运泥沙来源
- 东亚气候异常与东海赤潮发生频次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利用东海区20年的赤潮实况资料以及EAR-40海洋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分析赤潮年际变化规律,重点研究赤潮发生频次与厄尔尼诺年份的相关关系,得出厄尔尼诺次年赤潮发生次数偏多的结论。同时探讨了东亚季风的年际变化及异常对东海赤潮的影响,尤其是东海近海对于气候异常的响应主要表现在近地层大气辐散能力增强,且大值区集中在长江口以南至台湾海峡海域,正与赤潮发生次数剧增的时间和海区相吻合。本文讨论了大尺度的气候异常对东海赤潮的影响,为赤潮的年度预测研究工作提供分析依据,也为赤潮的监测和预警报工作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 徐丽丽龚茂珣徐婷婷郑晓琴吕忻
- 关键词:海气相互作用东亚季风气候变异
-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大洋河河口海域营养盐遥感反演被引量:12
- 2012年
- 综合利用大洋河河口海域水体调查的实测数据及环境一号CCD影像数据,进行了该区域营养盐反演研究.结果表明,对数函数拟合NO2--N与Rrs(Band2)效果最佳,而线性函数拟合NH4+-N与Rrs(Band2)、NO3--N与Rrs(Band1)、TIN与Rrs(Band1)效果最佳,相关性R2分别可达0.939、0.935、0.945、0.970,未发现较佳的PO43--P反演模型;营养盐在可见光波段并非光敏感性物质,其与等效遥感反射率存在相关性的主要原因在于河口海域陆源输入物质典型的扩散特征,使得营养盐与某些水色参数存在较高的相关性,NO2--N、NH4+-N、NO3--N以及TIN与有色溶解性有机物吸收系数ag(400)的相关性R2分别可达0.836、0.808、0.786、0.854,这决定了在河口海域进行营养盐遥感反演的可行性;从卫星产品专题图可看出,大洋河河口海域NO2--N、NH4+-N、NO3--N以及TIN都存在一个明显的高值区,该高值区营养盐浓度由河口向外逐渐降低,直至外海最低.
- 王林赵冬至杨建洪
- 关键词:环境一号卫星营养盐遥感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