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0592007-3D)

作品数:11 被引量:101H指数:5
相关作者:邱华毛德文龙富立胡振斌石清兰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中医学院课题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中医
  • 8篇肝炎
  • 6篇重型
  • 6篇重型肝炎
  • 5篇辨证
  • 4篇中医药
  • 3篇证型
  • 3篇中医证
  • 3篇中医证型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医药疗法
  • 2篇医药治疗
  • 2篇中医药疗法
  • 2篇中医药治
  • 2篇中医药治疗
  • 2篇慢性
  • 2篇肝硬化
  • 2篇辨证标准
  • 2篇辨证规范

机构

  • 11篇广西中医学院...
  • 2篇广西中医学院...
  • 2篇北海市第二人...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邱华
  • 10篇毛德文
  • 8篇龙富立
  • 5篇胡振斌
  • 4篇石清兰
  • 3篇黄古叶
  • 2篇周阳红
  • 2篇张荣臻
  • 2篇姜建国
  • 1篇韦新
  • 1篇陈月桥
  • 1篇武建华
  • 1篇曾芳
  • 1篇李益忠
  • 1篇王振常
  • 1篇黄鸿娜
  • 1篇黄彬

传媒

  • 2篇江苏中医药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医药导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新中医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7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型肝炎中医证型相关文献统计分析被引量:48
2008年
目的:通过对中医药治疗重型肝炎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文献为依据的重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检索1980—2007年中医药治疗重型肝炎中涉及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建立文献评价表。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45篇,其中报道重型肝炎辨证分型186种次,整合后实证证型排在前10位的分别为热毒炽盛、热入营血、热陷心包、痰浊内闭、湿热蕴结、瘀热互结、邪在卫(气)分、蒙蔽心窍、湿毒壅盛、热毒内陷,虚证证型排在前6位的分别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阴两竭、阴阳欲脱、肝脾虚弱、肝肾阳虚,虚实夹杂证证型前5位分别为正虚邪陷、湿困脾虚、气虚血瘀、气虚热毒、阳虚水泛;采用的辨证方法主要有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病因主要涉及热毒、邪(疫)毒、湿热、痰(湿)、瘀血,病位主要在肝、脾、肾、心包、心(脑)等。结论:重型肝炎的证型分布有规律可循,天津会议提出的辨证论治方案远不能涵盖重型肝炎证型分布情况的结论有待商榷,重型肝炎的辨证规范化研究亟待加快、加强。
邱华毛德文胡振斌韦新
关键词:重型肝炎中医诊断辨证分型流行病学
中医治疗重型肝炎药物配伍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索重型肝炎治疗中的遣药组方规律。方法:查阅古今文献17部和1993-2007年国内专业期刊文献328余篇,收集所载治疗重型肝炎的方剂503首,按证型分类确定树结构编写计算机统计程序。结果:表明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利湿化痰药在治疗重型肝炎的古今系列方剂中占主导地位。结论:结果与中医重型肝炎病因病机的理论高度吻合,反映出古今医家疾病识别系统的敏感和辨证与论治的高度统一。
毛德文龙富立邱华黄鸿娜张荣臻周阳红
关键词:重型肝炎方剂配伍规律
既病防变思想在肝衰竭治疗中的运用被引量:1
2008年
既病防变思想是中医"治未病"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当前重大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战略要求。肝衰竭具有病情复杂、传变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治疗十分棘手。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贯串到治疗本病的实践中,能及时截断、逆转疾病的发展,减少其并发症的出现,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为中医肝病急危重症的防治揭示了新的思路。
毛德文龙富立邱华黄古叶陈月桥石清兰
关键词:肝衰竭中医药疗法既病防变
慢性重型肝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总结了慢性重型肝炎的病因病机,从辨证论治、辨病论治、专方治疗、中成药静脉注射、中医外治疗法等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研究进展,认为中医药治疗此病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龙富立邱华毛德文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中医药
终末期肝病模型在中医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时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医参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中医药参与治疗后进行MELD评分。随访3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生存率,并分组比较。结果:随访3个月病死率30.4%;12个月病死率38.0%;24个月病死率为75.0%。以MELD系统R为18分组比较显示:〉18分组3个月、12个月的病死率明显高于≤18分组(P=0.001及0.006),24个月时则无明显差异:以R≤9分、10~19分、20—29分、30—39分、≥40分组比较,显示R≤9分组12个月的病死率为0,≥40分组3个月病死率100%,10分以上者24个月均有较高的病死率。结论:MELD对失代偿期肝病1年内的短期预后的判定较为准确,中医药参与治疗可能获得较为理想的远期较果。
黄古叶龙富立毛德文胡振斌邱华王振常石清兰
关键词:中医药肝硬化病死率MELD评分
肝性脑病灌肠治疗方案的效果和费用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探讨灌肠治疗肝性脑病3种方案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大黄煎剂、食醋和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方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大黄煎剂组、食醋组及乳果糖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5%、48.3%、81.8%;1个疗程费用分别为641.8元、622.2元、758.8元;每达到1个效果单位,成本分别为8.38、12.88、9.27元。结论: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药物经济学效果优于食醋、乳果糖。
邱华毛德文胡振斌龙富立石清兰
关键词:肝性脑病大黄煎剂食醋乳果糖直肠投药
健肝散联合恩替卡韦片对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观察健肝散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2组患者均给予健肝散口服,联合组加用恩替卡韦片口服。观察2组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2组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异常,治疗后联合组谷丙转氨酶(ALT)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纤维化各指标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间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联合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肝散联合恩替卡韦可显著改善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血清纤维化各指标。
黄古叶龙富立胡振斌邱华毛德文曾芳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恩替卡韦
毛德文辨病 辨证治疗重型肝炎的经验集要被引量:22
2007年
毛德文认为“毒”、“瘀”、“痰”胶结为重型肝炎的基本病因病机。临床诊疗特别强调必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制定了重型肝炎中医辨病论治指导方案,并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分为毒热炽盛、热毒入营、热入心包、痰浊蒙窍、寒湿发黄5型进行辨证论治。
邱华武建华
关键词:重型肝炎中医药疗法
重型肝炎中医证型辨证标准探析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初步建立重型肝炎中医证型辨证标准。方法选择2005—06~2007—06于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4家医院肝病科收治入院的重型肝炎患者,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方法,研究建立重型肝炎中医证型辨证标准。从多角度实现变量的筛选和证候标准的制定,为该病的中医证型辨证确定较可靠的依据。结果八十多个症状条目经6种方法筛选,最后保留42个对重型肝炎9个证型有意义的变量。3种及以上方法都被选择“+”的可被纳入证候标准。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重型肝炎证型辨证标准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际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
龙富立毛德文邱华石清兰黄彬姜建国游学兴
关键词:重型肝炎辨证规范化中医证型
重型肝炎中医证型辨证标准探析之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初步建立重型肝炎中医证型辨证标准。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于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4家医院肝病科收治入院的重型肝炎患者,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方法,研究建立重型肝炎中医证型辨证标准。从多角度实现变量的筛选和证候标准的制定,为本病的中医证型辨证确定较可靠的依据。结果:80多个症状条目经6种方法筛选,最后保留42个对重型肝炎9个证型有意义的变量。3种及以上方法都被选择"+"的可被纳入证候标准。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重型肝炎证型辨证标准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际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
毛德文龙富立邱华李益忠姜建国游学兴张荣臻
关键词:重型肝炎辨证规范化中医证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