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9025)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吕世海郑志荣叶生星刘及东高军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呼伦贝尔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草原
  • 2篇生态
  • 2篇生态功能区
  • 2篇时空变化特征
  • 2篇土壤
  • 2篇群落
  • 2篇呼伦贝尔草甸...
  • 2篇呼伦贝尔草原
  • 2篇功能区
  • 2篇草甸
  • 2篇草甸草原
  • 1篇典型草原
  • 1篇多样性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盖度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指标体系
  • 1篇沙尘

机构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呼伦贝尔学院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大连民族学院
  • 1篇鲁东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吉林市气象局

作者

  • 4篇吕世海
  • 3篇叶生星
  • 3篇郑志荣
  • 2篇刘及东
  • 1篇冯宇
  • 1篇刁兆岩
  • 1篇高军靖
  • 1篇吴昊
  • 1篇马苏
  • 1篇王文杰
  • 1篇王海梅
  • 1篇刘军会
  • 1篇聂新艳
  • 1篇李政海
  • 1篇常学礼
  • 1篇吴新宏
  • 1篇多立安
  • 1篇杨婷婷
  • 1篇杨俊玲
  • 1篇李鹏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干扰类型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4
2013年
采用样方法,对比研究了2009—2011年刈割和围封干扰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09—2011年,围封干扰下建群种种群相对重要值分别为15.67%、17.73%、17.60%;而刈割干扰下建群种种群相对重要值分别为16.86%、14.84%、12.36%,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围封干扰可促进建群种种群生长,而刈割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种干扰类型导致的植物群落生态类型变化趋势差异尚不显著.2009—2011年,刈割干扰下,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6.05、4.58、4.27,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13、2.89、2.79,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90、0.91、0.90;围封干扰下,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6.46、6.03、5.3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26、3.18、2.98,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87、0.87、0.85.可见,在相同年份,刈割干扰下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围封干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围封干扰.说明围封干扰有利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维持,而适度的刈割干扰则有利于植物群落的均一化.
高军靖吕世海刘及东郑志荣叶生星
关键词:刈割围封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呼伦贝尔草甸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功能区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主要影响因子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8
2013年
以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对象,选择植被覆盖度、坡度、土壤可蚀性、大风日数和湿润指数作为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的评价指标,综合采用构建专家判断矩阵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ETM影像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功能区三期(2000—2003年、2004—2007年和2008—2011年)的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各单因子重要性和综合重要性的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是影响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的关键因子。2000—2011年,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功能区的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空间分布由东向西逐渐升高,沙带地区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较高,温性草甸草原区和温性草原区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较低。
冯宇王文杰刘军会吴昊马苏聂新艳
关键词:指标体系区域分异
锡林郭勒草原区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4
2011年
以锡林郭勒盟15个气象站点1981—2007年的气温数据为基础,对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年代为时间单位分析,自1981年以来,锡林郭勒草原区气温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之中,进人21世纪以后,气温上升趋势进一步增强,≥4℃的区域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显著扩张,<3—4℃的气温区间由原来面积较小的区片扩张为东西相互连通的大面积分布;基于像元水平的分析表明,整个锡林郭勒盟的年平均气温均呈现升高的趋势,平均气温的年变率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条带状,自西向东递减。
王海梅李政海乌兰杨俊玲
关键词:气温
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生长季流沙地及其接壤草地的沙物质粒径组成被引量:5
2015年
为进一步了解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生长季流沙地及其接壤草地沙物质粒径的组成。选择正蓝旗为研究区,在植物生长季,沿草地-流沙地的过渡带设置取样点,在流沙地上风处草地、流沙地、流沙地下风处草地各设置15个样点,每个样点取表层沙物质,然后测定植被盖度、高度和生物量鲜重,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植被盖度下的沙物质的粒径组成,发现流沙地上风处草地和流沙地下风处草地中沙(0.25-0.5mm)和细沙(0.1-0.25mm)含量较稳定,流沙地粗沙(>0.5mm)含量最高。通过分析植被盖度、高度、生物量与沙物质粒径组成的相关关系,得知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细物质(包括中沙(0.25-0.5mm)、细沙(0.1-0.25mm)、极细沙(0.05-0.1mm)、粉沙(<0.05mm))的百分含量在增加,而粗沙的百分含量在减少。该研究可为沙化草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贺晶吴新宏杨婷婷李鹏
关键词:植被盖度流沙地
降水波动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初级生产力年际动态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降水是控制草原植被生产力最关键的因素.为探明降水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波动及其对草原植被的响应机制,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选用反映年际降水量波动的降水集中度和偏离期2个因子,将以地面光谱生物量模型计算获得的草甸草原植被NPP(net primary production,净初级生产力)与不同周期降水量和降水波动因子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年际降水量波动对草甸草原植被NPP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区,以年内4—7月为关键期,Pk(关键期累积降水量)对草甸草原植被NPP的影响最大,Cdk(关键期降水集中度)平均值为0.439±0.182,dk(关键期降水偏离期)平均值为31.6 d,变幅为-3.6~94.2 d.2以Pk和以旬为单位的Cdk、dk构建的草甸草原植被NPP估算模型,y=-52.11+88.957Cdk+0.724dk+0.953Pk,能较好地反映草甸草原植被NPP与降水波动之间的关系,模型估测精度可达91.0%.因此,在半干旱草原区,利用基于遥感植被反射光谱构建的NPP模型计算草甸草原植被NPP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并且与样方调查结果有极高的关联性.
吕世海刘及东郑志荣叶生星常学礼
关键词:草甸草原
北方草原沙尘源地识别与生态修复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2022年
项目重点解决制约北方干旱草原区沙尘暴防治的沙尘源地空间识别技术、沙尘暴环境暴露参数识别、沙尘源地恢复与发展模式建立等关键技术,进一步明确北方草原区沙尘源地及其量化分级、建立北方草原区动态管控体系、开展沙尘暴缓解技术示范,预期成果不仅能够解决我国沙尘暴防治领域科技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有效提升国家环境综合决策能力,而且也能够为我国在东北亚沙尘暴环境履约谈判中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吕世海郑志荣刁兆岩贺晶刘及东王红梅关潇张孟衡金维林布和王铁梅苏德荣戴霞康振祥
关键词:沙尘暴环境暴露参数识别北方草原
呼伦贝尔典型草原三种植物群落土壤凝结水比较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呼伦贝尔地区不同植物群落产生的土壤凝结水量,为当地沙化草地植被恢复中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称重法测定3种植物群落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土壤凝结水形成的时间、数量和月动态变化,比较植被类型和环境因子对土壤的影响。[结果](1)3种植物群落内土壤凝结水的形成趋势基本一致,即每天18:00以后逐渐形成,至次日6:00结束。土壤凝结水夜间动态呈双峰型,其中第1个峰值出现在20:00左右,第2个峰值出现在4:00左右。(2)3种植物群落日均凝结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茵陈蒿样地、糙隐子草和羊草样地的日均凝结量分别为7月0.28,0.22,0.32mm,8月0.50,0.35,0.69mm,9月0.28,0.23,0.37mm。(3)土壤凝结水在土壤不同深度的凝结量大小依次为0—5cm>20—25cm>5—10cm>10—15cm>15—20cm,其中0—5cm的凝结量羊草样地的最多为0.147mm,其次为茵陈蒿样地0.125mm,最后是糙隐子草样地0.094mm。[结论]土壤凝结水来源主要有2个,植被类型的不同导致这两种来源对总量的贡献比例不同,其中羊草植物群落能够形成更多的土壤凝结水,在草原植被恢复中能够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佳依山多立安郑志荣叶生星刁兆岩吕世海
关键词:呼伦贝尔草原植物群落土壤凝结水环境因子
北方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限值与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
2020年
北方重要生态功能区是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防风固沙重要区、水源涵养重要区、土壤保持重要区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区.根据《全国生态功能区规划》划定的50个重要生态功能区,有23个集中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占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总数的46%.其中,水源涵养重要区9个,防风固沙重要区7个,生物多样性维护区4个,土壤保持重要区2个,洪水调蓄重要区1个.这些区域既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中的禁止或限制开发区,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吕世海
关键词:重要生态功能区土壤保持主体功能区划国家生态安全水源涵养防风固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