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TPR-2011-06)

作品数:4 被引量:55H指数:3
相关作者:肖军廖计华王华罗青汪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凹陷
  • 2篇东南
  • 2篇盆地
  • 2篇琼东南盆地
  • 2篇层序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油气
  • 1篇深水
  • 1篇深水勘探
  • 1篇期次
  • 1篇潜江凹陷
  • 1篇潜江凹陷潜江...
  • 1篇潜江组
  • 1篇区长
  • 1篇物性
  • 1篇物性特征
  • 1篇裂陷
  • 1篇流体
  • 1篇流体包裹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2篇王华
  • 2篇廖计华
  • 2篇肖军
  • 1篇李国良
  • 1篇蒲美玲
  • 1篇廖远涛
  • 1篇马丽娜
  • 1篇夏存银
  • 1篇叶加仁
  • 1篇严德天
  • 1篇李俊良
  • 1篇王苗
  • 1篇梅宾博
  • 1篇李彦丽
  • 1篇余江浩
  • 1篇邓大飞
  • 1篇刘杰
  • 1篇任桂媛
  • 1篇孙鸣
  • 1篇田杨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长昌凹陷构造演化及其对层序样式的控制被引量:29
2012年
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对长昌凹陷的3条典型地震测线进行平衡复原,揭示长昌凹陷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同沉积构造活动及其所形成的古构造格架,通过对凹陷内次级古构造单元及其演化类型的识别,综合分析构造演化对层序样式的控制,构建研究区沉积层序综合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长昌凹陷的构造格局依次经历了始新世-早渐新世断陷期、晚渐新世断坳转换期和新近纪坳陷期3个发展阶段,由此产生了3个具有不同古构造格架背景的盆地原型相互叠加。在裂陷Ⅰ幕和裂陷Ⅱ幕主要发育上倾坡脚型断裂陡坡带层序样式和多级陡坡断阶带层序样式,而裂陷Ⅲ幕发育下倾坡脚型断裂陡坡带层序样式和多级缓坡断阶带层序样式,在裂后热沉降阶段主要发育断裂型挠曲带层序样式以及少量下倾坡脚型断裂陡坡带层序样式,而裂后加速沉降阶段则发育简单挠曲带层序样式。与断坡带和挠曲带相关的大型低位三角洲、低位扇以及下切谷充填是长昌凹陷构造岩性或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发育区。
廖计华王华孙志鹏张道军肖军孙鸣李彦丽任桂媛罗青梅宾博汪晶
关键词:琼东南盆地层序样式深水勘探
南堡凹陷1号构造带东一段储层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14
2012年
通过对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南堡凹陷1号构造带东一段储层物性特征和沉积、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研究区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从沉积作用对储层岩石学特征的控制和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特征的关系2个方面分析了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物源区、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决定了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物性特征。沉积相带和物性资料综合分析表明,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浊积扇水道3种沉积微相的储层物性最好,为有利储层。在沉积微相内部,识别出复合反韵律型和均质韵律型2种储层物性模式,其中均质韵律型储层物性模式更有利于形成良好储层。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表现在机械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3个方面,其中溶蚀作用形成大量粒间溶孔,有效改善了储层物性。
王苗廖远涛邓大飞蒲美玲余江浩刘杰
关键词:储层物性成岩作用南堡凹陷
潜江凹陷潜江组油气成藏期次及时间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基于圈闭形成时间法推测潜江凹陷潜江组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为上始新统潜二段沉积初期,利用烃源岩生排烃吏法分析潜江凹陷潜江组油气成藏的最早时间为晚始新世,应用流体包裹体资料揭示潜江凹陷潜江组共经历了晚始新世一早渐新世(37~32Ma)、早渐新世一中中新世(32-14Ma)及中上新世一现今(3~0Ma)共3期油气充注过程,并以第2期早渐新世一中中新世油气充注最为重要,且自蚌湖向斜带和潜北陡坡带至周矶向斜带再至斜坡带,油气充注时间有逐渐变晚的趋势。由此得出,综合应用流体包裹体法、圈闭形成时间法、烃源岩生排烃史法等多种方法可较为有效地确定具有复杂构造一沉积背景与演化历史的含油气盆地(凹陷)的油气.成藏期次与时间。
马丽娜叶加仁田杨王柯
关键词:潜江凹陷潜江组流体包裹体成藏期次
琼东南盆地古近纪幕式裂陷及构造、层序和沉积的综合响应过程被引量:12
2012年
通过对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构造沉降阶段性演化以及断裂幕式活动和古构造格架变化等信息的识别与厘定,揭示了琼东南盆地古近纪构造活动的幕式演化过程及其特征。进一步结合层序地层与沉积充填综合分析,系统论述了幕式裂陷作用对沉积层序形成与演化的控制。研究表明:琼东南盆地古近纪经历了3个裂陷阶段,即裂陷Ⅰ幕(S100-S80)、裂陷Ⅱ幕(S80-S70)和裂陷Ⅲ幕(S70-S60),分别对应盆地的初始断陷期、主断陷期和断坳转换期。裂陷活动早期以强烈的差异性块断作用为主导,而晚期逐渐被区域性坳陷作用和少量断裂活动共同控制的均一化沉降作用所取代,整体呈现出弱-强-弱的演化特征。裂陷作用的幕式过程及不同裂陷幕同沉积构造活动的差异性通过对可容纳空间、沉降速率、同沉积断裂活动和古构造格架的深刻影响,进而控制了盆地内层序地层单元与沉积旋回的整体发育、沉积与沉降中心的时空展布以及层序地层格架下沉积体系域的构成样式。
廖计华王华肖军李俊良严德天李国良夏存银李彦丽任桂媛
关键词:琼东南盆地古近纪沉积充填地层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