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SH059)

作品数:7 被引量:125H指数:5
相关作者:刘爱玉陈彦勋黄俊平刘明利田志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农民
  • 3篇农民工
  • 3篇民工
  • 2篇信任
  • 2篇企业
  • 2篇组织信任
  • 2篇城市
  • 1篇信任研究
  • 1篇社会信任
  • 1篇社会学
  • 1篇社会责任
  • 1篇失序
  • 1篇市民
  • 1篇市民化
  • 1篇市民化问题
  • 1篇讨价还价
  • 1篇讨价还价能力
  • 1篇农民工权益
  • 1篇企业伦理
  • 1篇企业社会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作者

  • 5篇刘爱玉
  • 2篇陈彦勋
  • 1篇田志鹏
  • 1篇黄俊平
  • 1篇刘明利

传媒

  • 2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北京大学研究...
  • 1篇理论探索
  • 1篇社会发展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企业社会责任层级划分与提升策略被引量:8
2012年
企业社会责任与其权利既有相互联系的方面,又有相互独立的方面,把握好这一点是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含义的前提。按照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质,可以将其划分为不侵害责任和扶助支持责任,其中不侵害责任属于基本层面的责任,企业必须履行;扶助支持责任属于较高层面的责任,应由企业依据其能力,在社会道德准则框架的引导下自愿施行。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恰当的层级划分和界定可避免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中的盲目性,减少企业的抵制,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稳步提升,"互利双赢"的行为属于企业经营策略,不宜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更不宜作为其提升重点;当前企业社会责任应以不侵害责任为重点,健全相关法律,加强其执行力,发挥企业伦理的约束和引导作用,并通过制度化的机制稳步提升企业社会责任。
陈彦勋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伦理
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被引量:71
2012年
本文认为,目前官方的关于2009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7.6%的结论,只是一种表象,原因在于官方城镇人口统计中的农民工群体,其目前的生存状态无法与作为城市化主体的市民相称。农民工市民权的缺失表现为非正规工作、社会保障的有限性与不平等性、政治参与和利益代表不足、家庭分离的居住形式、平等教育权的缺失。文章从历史的视角考察了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制度安排和结构性压力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影响,指出农民工市民化的出路在于外部"赋能"与自身"增能"。为此,需要:(1)国家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对农民工的市民化予以高度重视,对农民工的城市化进程、定位、路径安排等要有整体性的规划与布局,要将农民工看作是公民而不仅仅是城市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2)国家全面、系统地改革现行的社会政策体系,而不仅仅是考虑改革户籍制度甚至取消户籍制度本身;(3)让农民工获得足够的收入并拥有支付城市生活费用的能力,特别是组织能力和市场能力。
刘爱玉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城市化
市场霸权下的失序专制主义——农民工研究的一个视角
2009年
劳动社会学对于农民工的研究,关注资本和农民工之间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力关系,以及在此过程中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的机制和阶级形成的状态。布若威(Burawoy)所提出的"工厂政体"(factory regime/production regime)作为劳动社会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陈彦勋
关键词:劳动社会学劳动力再生产讨价还价能力城市劳动力
就业不稳定与无保障:基本表现、成因与前景被引量:8
2012年
文章探讨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日趋严重的就业不稳定与无保障问题。工作不稳定与无保障表现为在一个单位工作的平均年限降低、长期失业增加、工作无保障感增加和非正规就业的增加;市场化改革与企业改制重构、经济结构的"非国有化"、需求约束的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的合力是促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工作不稳定与无保障问题的缓和需要在社会政策设计上注意:平衡灵活性与保障之间的关系;寻求、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创造更多有保障的工作;进行公民社会建设,为工人增权。
刘爱玉黄俊平
企业制度安排与员工组织系统信任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在梳理制度与组织信任研究基础上,提出"制度化过程下人际信任与系统信任双向转化"的研究框架,并通过量化数据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基本假设,着重分析了现有研究较少关注的组织系统信任。研究发现,在控制个体社会经济特征和个体层面人际信任后,组织内部制度对"个体—组织层面"的系统信任度仍有重要影响。通过对企业员工调查数据的序次Logit模型分析,本研究厘清了制度安排、参与、认知、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对组织系统信任的差异性影响,为实践层面的组织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也弥补了组织信任定量研究方面的不足。
刘爱玉田志鹏
关键词:组织信任劳动关系
劳动权益受损与行动选择研究:两代农民工的比较被引量:32
2011年
新生代农民工利益抗争行动参与比例远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利益抗争行动的主要因素是工资权益受损及认知、人生及健康侵害经历和认知、结社力量;影响第一代农民工利益抗争行动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工会与居住状况。客观权益受损及其认知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利益抗争行动的影响说明工人的意识、觉醒及阶级经历对于行动的重要意义。
刘爱玉
关键词:农民工权益
城市融入、组织信任与农民工的社会信任——以对纺织服装业农民工的调查为例被引量:5
2012年
研究8个城市24个纺织服装企业850个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表明,农民工社会信任总体状态处于中间水平,其组织信任(组织系统信任和员工-管理者信任)和城市融入程度越高,社会信任程度也越高。以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感受为表征的城市融入之于社会信任的重要性,说明传统的信任途径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建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安排与实践、制度认知和评价基础上的组织信任对于社会信任变异解释力说明了社会信任建构的制度影响。农民工的社会信任既是关系的,也是结构和制度的,其社会信任水平的提升,有赖于通过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法制建设提升组织系统信任和员工管理者信任,以及消弭社会排斥使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刘爱玉刘明利
关键词:社会信任组织信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