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1119)

作品数:12 被引量:47H指数:4
相关作者:黄峰刘静胡骞周学俊王晶晶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华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4篇耐候钢
  • 4篇耐蚀
  • 4篇管线钢
  • 4篇合金
  • 3篇电化学
  • 3篇耐蚀性
  • 3篇腐蚀产物膜
  • 3篇MS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石墨
  • 2篇石墨烯
  • 2篇金元素
  • 2篇海洋大气
  • 2篇海洋大气环境
  • 2篇合金元素
  • 1篇低温冲击韧性
  • 1篇点蚀
  • 1篇电沉积
  • 1篇电化学腐蚀

机构

  • 12篇武汉科技大学
  • 5篇武汉钢铁股份...
  • 1篇江苏华能电缆...

作者

  • 12篇黄峰
  • 6篇胡骞
  • 6篇刘静
  • 5篇周学俊
  • 4篇王晶晶
  • 3篇陈江风
  • 2篇朱腾威
  • 2篇董洋洋
  • 2篇陆忠华
  • 2篇李具中
  • 2篇黄飞
  • 2篇程攀
  • 1篇袁玮
  • 1篇甘章华
  • 1篇张祥东
  • 1篇陈玉辉
  • 1篇万阳
  • 1篇程红娟
  • 1篇任光旭
  • 1篇姜鹏程

传媒

  • 6篇腐蚀与防护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腐蚀科学与防...
  • 2篇中国腐蚀与防...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金元素对SPA-H耐候钢显微组织和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L9(34)正交实验设计,在实验室轧制了9种铜、硅、镍含量不同的SPA-H耐候钢,研究了合金元素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夹杂物和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以及对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试验钢中的夹杂物均为Al2O3脆性夹杂物;合金元素对试验钢晶粒度和珠光体含量的影响不大,但对低温冲击韧性有明显影响,三种合金元素对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硅、镍、铜;试验钢冲击韧性的变化是显微组织和夹杂物综合作用的结果。
陈江风周学俊黄峰甘章华王晶晶李具中
关键词:耐候钢正交试验合金元素低温冲击韧性
碳钢表面电泳沉积制备石墨烯及其在海水中防腐蚀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在石墨烯纳米碎片C750片层间掺杂H+,采用电泳沉积法在碳钢基体表面电泳沉积制备C750石墨烯层,运用SEM、XRD、Raman光谱等技术对C750石墨烯层的物理性能进行表征,并采用电化学方法对C750石墨烯沉积层在模拟海水环境下的防腐蚀性能及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电泳沉积的方法可以在Q235碳钢基体上得到致密的C750石墨烯层,并且随着电解液中H^+-C750浓度的增加,此防护层的耐蚀性先提高后降低。C750石墨烯层主要通过改变阴极极化行为来起到防腐的作用。
蒋涛明黄峰胡骞刘静乔文玮
关键词:电泳沉积防腐性能
合金成分调整对09CuPCrNi钢耐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合金成分调整对09CuPCrNi耐候钢在实验室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中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中低含量的镍对09CuPCrNi耐蚀性能的影响不大;提高硅含量,试验钢板后期耐蚀性能比09CuPCrNi原钢板更好。经过大气腐蚀预测,试验钢完全满足实际工程要求,降低了09CuPCrNi耐候钢的生产成本。
朱腾威黄峰周学俊李具中陆忠华
关键词:耐蚀性能
石墨烯纳米碎片(Gnps)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耐蚀性被引量:4
2017年
以高级工程塑料聚醚酰亚胺(PEI)为基料制备了石墨烯纳米碎片(Gnps)复合防腐蚀涂料。采用光学照相机和接触角测定仪表征了涂层的物理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复合涂层的表面形貌,采用能谱分析Gnps在复合涂层中的分布情况。利用浸泡试验和电化学技术研究了含不同量Gnps的PEI基复合防腐蚀涂层对Q235B钢在3.5%NaCl(质量分数)溶液中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Gnps能明显改善PEI基防腐蚀涂层的耐蚀性,当Gnps的质量分数为1%时,涂层的耐蚀性最好。
黄飞黄峰蒋涛明刘静胡骞
关键词:聚醚酰亚胺耐蚀性
轧制工艺对集装箱用SPA-H耐候钢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CSP连铸连轧工艺与传统热轧工艺生产的SPA-H耐候钢,在3.5%NaCl(质量分数)溶液模拟的海洋大气环境中进行周期浸润腐蚀试验,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EIS)对比研究了两种工艺轧制钢试样锈层的形貌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的SPA-H耐候钢的显微组织要比传统热轧工艺生产的耐候钢的更为细小均匀;有Cl-存在的环境下,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的SPA-H耐候钢的耐蚀性能优于传统工艺生产的。
陆忠华周学俊黄峰朱腾威姜鹏程任光旭张志伟
关键词:耐候钢连铸连轧海洋大气环境电化学阻抗谱
AZ31镁合金表面钙磷涂层在Hank′s液中的腐蚀行为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钙磷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三维显微镜分析了涂层的相组成和形貌,采用析氢试验和动电位扫描技术研究了AZ31镁合金和钙磷涂层在Hank′s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电化学沉积法在AZ31镁合金基体上制备了均匀的透钙磷石(CaHPO4·2H2O)片状晶体。该钙磷涂层能有效地降低AZ31镁合金基体在Hank′s液中浸泡初期的腐蚀速率,自腐蚀电流密度较AZ31镁合金下降两个数量级;随着涂层的不均匀溶解,AZ31基体发生明显的局部腐蚀,出现半径约200μm,深度近500μm的腐蚀坑。残余涂层和基体间未出现明显的电偶腐蚀效应。
胡骞陈玉辉刘静张祥东黄峰
关键词:镁合金电沉积
X65 MS耐酸管线钢在H_2S环境中腐蚀产物膜的演变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表面测试技术,结合腐蚀失重法和电化学阻抗法对酸性环境用X65 MS管线钢在不同H2S浓度和不同pH值的5%Na Cl溶液中自然浸泡24 h后所形成的腐蚀产物膜的形貌、物相组成以及界面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对试样在其中的腐蚀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p H值相同时,X65 MS管线钢的平均腐蚀速率随H2S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H2S浓度相同且当浓度比[H2S]/[H3O+]<101.5时,腐蚀速率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当[H2S]/[H3O+]>101.5时,腐蚀速率与p H值和H2S浓度无关;在实验介质条件下形成的腐蚀产物膜主要是FeS的3种不同晶相,分别是非晶态FeS,晶态FeS和四方相FeS,且会随着p H值和H2S浓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此腐蚀产物膜对钢基体不具保护性。
董洋洋黄峰程攀胡骞刘静
关键词:X65PH值
镍铜质量比和硅含量对海洋环境用耐候钢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电化学方法快速研究了不同镍铜质量比和硅含量的海洋环境用耐候钢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随着镍铜质量比的增大,试验钢的自腐蚀电流密度逐渐降低;当硅含量为低、中水平(质量分数约为0.6%,0.9%)时,随着镍铜质量比的增大,自腐蚀电位逐渐正移;当硅含量为较高水平(质量分数约为1.2%)时,随着镍铜质量比的增大,试验钢的自腐蚀电位变化不大;硅含量和镍铜质量比对试验钢耐蚀性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当镍铜质量比较低或硅含量较高时,试验钢耐蚀性都较差;只有当钢中碳质量分数在0.9%左右,镍铜墙铁壁质量比为0.50时,试验钢的耐蚀性最佳。
周学俊黄峰王晶晶陈江风
关键词:耐候钢海洋环境
X52 MS管线钢在含Cl^-和饱和H_2S介质中腐蚀产物膜的演变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腐蚀失重法、线性电位扫描法以及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表面分析技术对酸性环境用X52 MS管线钢在H2S饱和的5%NaCl溶液中所形成的腐蚀产物膜的形貌、结构特征及物相组成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腐蚀产物膜的主要成分由非晶态FeS逐步转变为四方相硫铁矿(mackinawite)FeS,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腐蚀产物膜厚度逐渐增加,结构也越来越致密;无论是平均腐蚀失重速率还是瞬时腐蚀电流密度Jcorr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相对致密的mackinawite腐蚀产物膜对试样有一定的保护性,对X52MS管线钢的均匀腐蚀能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董洋洋黄峰王晶晶黄飞程红娟万阳
关键词:X52腐蚀产物膜
外加拉应力对X80管线钢点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运用电化学噪声测试技术,结合动电位极化方法研究了外加拉应力对X80管线钢在NaHCO3+NaCl体系中点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小的外加拉应力(σ≤100 MPa)对X80管线钢点蚀的发生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应力的增大而增大;较大的外加拉应力(σ≥200 MPa)对X80管线钢点蚀的发生有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随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袁玮黄峰胡骞刘静侯震宇
关键词:动电位极化电化学噪声X80管线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