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7001522)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安华刘敏刘隆忠裴小青郑玮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造影
  • 5篇超声
  • 5篇超声造影
  • 4篇微气泡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生成
  • 3篇抗血管生成
  • 3篇超声检查
  • 2篇血管生成抑制
  • 2篇血管生成抑制...
  • 2篇血流
  • 2篇抑制剂
  • 2篇造影剂
  • 2篇制剂
  • 2篇鼠肝
  • 2篇肿瘤
  • 2篇组织血流
  • 2篇小鼠
  • 2篇小鼠肝
  • 2篇小鼠肝癌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6篇李安华
  • 5篇刘敏
  • 4篇郑玮
  • 3篇裴小青
  • 3篇刘隆忠
  • 3篇周建华
  • 2篇罗容珍
  • 1篇韩峰
  • 1篇李静怡
  • 1篇操隆辉
  • 1篇李毓红
  • 1篇陈芳

传媒

  • 4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6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肝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的误诊病例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的误诊原因。方法收集有病理诊断的578例肝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资料,将其中与病理诊断不符的7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肝良性病变被超声造影误诊为肝癌,占误诊的38.7%。20例肝癌被超声造影误诊为肝良性病变,占误诊的26.7%。1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被误诊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4例HCC被误诊为ICC。1例胆道乳头状黏液腺癌、1例肝转移癌和1例神经内分泌癌被误诊为HCC,1例HCC和1例ICC被误诊为肝转移癌。3例肝增生病变和1例炎性假瘤被误诊为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与肝内增生病变的混淆诊断占误诊的首位,炎性病变与恶性肿瘤的混淆诊断居次位。结论不同病变的增强模式相似是超声造影出现误诊的原因,分析造影图像细节,紧密结合临床,可提高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率。
裴小青刘隆忠郑玮刘敏李静怡李安华
关键词:超声检查微气泡肝疾病
肝硬化背景对肝细胞癌超声造影灌注曲线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 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进行超声造影灌注曲线,f(t)分析,探讨肝硬化背景对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 使用Sonoliver软件对115例HCC患者的超声造影动态图像进行脱机分析,其中有肝硬化背景86例,无肝硬化背景29例,获得分析区和参考区的,f(t),对,f(t)参数:峰值强度(maximum of intensity,IMAX)、上升时间(rise time,R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平均渡越时间(mean trasit time,mTT)和始消时间(washout time,W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肝硬化组HCC分析区的IMAX为(124.25±5.56)%,RT为(12.98±0.48)s,TTP为(13.70±0.52)s,mTT为(138.61±9.20)s,RS为10.11±0.60,WT为(34.17±2.91)s.非肝硬化组HCC分析区的上述参数分别为(113.65±5.58)%,(13.68 ±0.92)s,(14.39 ±0.94)s,(149.49±21.70)s,8.89±0.77,(28.36±3.25)s.两组HCC的分析区和参考区灌注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的灌注参数可评估肿瘤内的血流灌注,肝硬化背景不影响HCC的,f(t)灌注参数.
裴小青刘隆忠刘敏李毓红李安华
关键词:超声检查微气泡肝细胞血液动力学现象
肝局限性结节状增生的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灶大小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肝局限性结节状增生(FNH)在超声造影中的增强模式及中央瘢痕与病灶大小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44例肝FNH患者的44个病灶进行检查,分为小病灶组(直径<3cm,n=25)及大病灶组(直径≥3cm,n=19),对病灶在超声造影的动脉期增强模式、中央星状瘢痕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动脉期增强模式:小病灶组有18例(72.0%,18/25)、大病灶组有14例(73.6%,14/19)于动脉早期呈轮辐状离心性强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病灶则均为全瘤迅速强化。中央星状瘢痕:小病灶组于延迟期发现4个低增强中央瘢痕(16.0%,4/25),大病灶组可见10个低增强中央瘢痕(52.6%,10/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的FNH动脉期轮辐状离心性强化的检出率均较高。低增强中央瘢痕在大病灶组检出率较高,但在小病灶组的检出率较低。
刘隆忠裴小青李安华
关键词:局限性结节状增生超声检查造影剂
超声造影击破-再灌注法定量分析组织血流量评价抗血管生成治疗小鼠肝癌的疗效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击破-再灌注法测定组织血流量改变在评价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沙利度胺低剂量组和沙利度胺高剂量组3组,各模型自建立次日起分别经腹腔注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沙利度胺100mg/kg体重和沙利度胺200mg/kg体重,每天1次,连续给药7d。末次给药24h后采用击破-再灌注法行超声造影检查,然后采用指数函数进行拟合分析,计算血流量。超声检查完成后完整剥离肿瘤,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CD34表达情况,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沙利度胺低剂量组和沙利度胺高剂量组小鼠的体重和肿瘤体积均明显减少(P<0.05),但两治疗组小鼠体重和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沙利度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血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沙利度胺高剂量组的血流量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沙利度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微血管密度在两治疗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击破-再灌注定量测定肿瘤血流量的方法可以有效监测肿瘤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效果。
周建华郑玮罗容珍刘敏李安华
关键词:造影剂小鼠
超声造影组织血流灌注参数评价肝癌抗血管生成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组织血流灌注参数在评价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模型自建立次日起分别经腹腔注射0.5%羧甲基纤维素钠(对照组)和沙利度胺200 mg/kg(治疗组),每天1次,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24 h后行超声造影检查,然后脱机采用时间强度曲线软件进行分析,获取曲线下面积(AUC)、峰值强度(Imax)、灌注指数(PI)、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和拟合优度(GOF)等参数.超声检查完成后完整剥离肿瘤,免疫组化检测肿瘤CD34表达情况,计算微血管密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沙利度胺治疗对小鼠体质量和肿瘤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治疗组的AUC、PI和Imax和微血管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TT和TTP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组织血流灌注参数的改变可以有效评价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治疗效果.
周建华郑玮刘敏罗容珍韩峰李安华
关键词:微气泡肝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
超声造影评价抗血管生成治疗小鼠肝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价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小鼠H22肝癌皮下接种次日起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沙利度胺(200mg/kg)灌胃,对照组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连续7d,末次给药次日行超声造影检查,测量两组肿瘤最大横切面的面积和无强化区面积,计算无强化区面积比例。病理切片测量两组肿瘤最大横切面积及坏死面积并计算坏死面积比例。结果超声造影及病理切片测量肿瘤的最大横切面积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测量的肿瘤无强化区面积及其比例和病理切片上测量的肿瘤坏死面积及其比例在治疗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05)。超声造影测量的肿瘤最大横切面积、无强化区面积及其比例分别与病理切片测量的肿瘤最大横切面积、坏死面积及其比例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0.8,P〈0.001)。结论超声造影可以在肿瘤体积发生改变前检测出抗血管生成治疗引起的肿瘤内坏死和血流灌注的变化。
周建华郑玮陈芳操隆辉刘敏李安华
关键词:微气泡肝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