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CFA100125)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黄斌董云霞郝秀宁张慧吴美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财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教育
  • 2篇义务
  • 2篇义务教育
  • 2篇财政
  • 1篇以县为主
  • 1篇政策意图
  • 1篇政制
  • 1篇支付
  • 1篇中国义务教育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转移支付
  • 1篇县域
  • 1篇小学教育
  • 1篇历史变革
  • 1篇教育财政
  • 1篇财政成本
  • 1篇财政制度
  • 1篇财政转移
  • 1篇财政转移支付

机构

  • 4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4篇黄斌
  • 1篇王静
  • 1篇郝秀宁
  • 1篇董云霞
  • 1篇钟宇平
  • 1篇吴美华
  • 1篇张慧

传媒

  • 2篇教育与经济
  • 2篇全球教育展望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小学配套性财政资助的最优设计与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在配套性财政资助的公式设计中,如何测算配套率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技术性问题。本文基于Feldstein(1975)所提出的方法,并利用相关县级数据,就中国小学配套性财政资助中的最优配套率进行了测算。本文发现为实现中西部地区小学教育完全的财富中立,高层级政府不仅要为不同的县级地方设定不同水平的配套率,而且还要以一个较高的配套率平均水平,对数量众多的县级地方施以配套性教育财政资助。面对巨大的资助投入需要,高层级政府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对地方义务教育的财政资助力度,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对当前义务教育财政资助体系实施变革,并在未来配套性义务教育财政资助的规划与设计中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
黄斌钟宇平
关键词:小学教育
“以县为主”和“新机制”改革是否改善了县域间教育财政支出差异被引量:8
2013年
本文采用全国县级数据,就2001年"以县为主"改革与2005年"新机制"改革前后中国县级地方生均教育事业费的分布变动状况,以及两次改革对县域间生均教育事业费差异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1999年以来中国县域间生均教育事业费差异水平先升后降,中部地区县域间差异高于东部与西部,且持续增大;(2)改革后分布两端的极化现象得到改善,但同时有大量县级单位向分布下四分位区域转移,形成生均教育事业费处于中下和中上水平的县级单位之间的支出分化;(3)虽然两次改革对于县域间生均教育事业费差异都具有一定改善效果,但这一正面效果完全被地区间财力差异所产生的负面效果抵消。
黄斌郝秀宁董云霞
关键词:教育财政
现实与政策意图之间的偏差——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变革的历史与展望被引量:8
2010年
在过去的30年间,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曲折的变革过程。本文基于相关政策的文本分析,先回顾了1978-2000年间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分权化变革的历史过程,再就现实偏离政策意图之原因与后果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2000年后义务教育财政制度之变革内容,并提出了未来三个重要的制度变革方向,即制度的独立化、决策的民主化和财政转移支付的技术化。
黄斌
关键词:义务教育财政制度政策意图历史变革
义务教育财政成本:因素甑别与指标构建——基于江苏省1999-2007年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利用多层线性模型化方法和成本函数法,甄别义务教育成本影响因素,构建并测算了江苏省各市县义务教育成本指标。研究发现:生均自有财政收入、学生人数、地区类别变量、教育财政程度与生均教育事业费具有显著相关关系;成本调整之后的生均教育事业费在各市县之间差异缩小,说明考虑义务教育财政成本指标对地方教育支出需求的影响,并将其纳入财政转移支付设计之中,将有助于义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
吴美华张慧王静黄斌
关键词: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