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5Z442)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马伟斌龚宇烈吴治坚骆超卜宪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热发电
  • 4篇发电
  • 2篇地热发电
  • 2篇余热发电
  • 1篇单级
  • 1篇低温余热
  • 1篇低温余热发电
  • 1篇质传递
  • 1篇中低温余热发...
  • 1篇竖管
  • 1篇热力循环
  • 1篇热质
  • 1篇热质传递
  • 1篇降膜
  • 1篇氨水
  • 1篇STAGE
  • 1篇BINARY
  • 1篇CONVER...
  • 1篇CYCLE
  • 1篇GEOTHE...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龚宇烈
  • 4篇马伟斌
  • 4篇吴治坚
  • 3篇骆超
  • 1篇卜宪标

传媒

  • 2篇可再生能源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石油规划设计
  • 1篇2009国际...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余热发电两级能量转换系统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为提高余热发电的经济性,提出余热热水发电的两级能量转换系统,并建立了该系统的两级闪蒸和两级双工质循环的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对电站的功率和效率进行了计算,以此对单级及两级能量转换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计算所给的热水温度(100~200℃)和冷凝温度下,两级闪蒸比单级闪蒸的发电量多24.8%~31.2%;两级双工质循环比单级双工质循环的发电量多14.5%~24.0%;两级闪蒸比两级双工质循环的发电量多7.2%~67.5%。
吴治坚龚宇烈骆超马伟斌
关于在我国开展“增强型地热资源发电”的建议被引量:1
2010年
增强型地热资源是地球热库中一种潜力巨大的能源资源。根据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及我国火力发电和地热发电的技术水平,以及当前我国的经济实力,认为我国目前已具备条件开展增强型地热资源发电这项工作。对这项发电工作,提出可开发的各种中小型机组及其研究目标。同时,为了实现对增强型地热资源的发电工作,提出了开展此项工作的6点建议。
吴治坚龚宇烈骆超马伟斌
关键词:地热发电
中低温地热发电热力循环系统分析
低温地热发电提出三种可供选择的单级能量转换系统,并给出每种系统的热力计算模型,对发电系统的功率和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双工质循环采用过热系统是不可取的.对闪蒸系统和双工质循环的比较表明,前者对中低温地热发...
龚宇烈吴治坚马伟斌骆超
关键词:GEOTHERMALSTAGEBINARYCYCLE
余热发电单级能量转换系统被引量:4
2009年
利用对中低温余热的热水发电提出了可供选择的3种单级能量转换系统,给出每种系统的热力计算数学模型,对电站的功率和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双工质循环方式采用过热系统是不可取的。通过对闪蒸系统和双工质循环系统的比较表明,对中低温热水发电来说,前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较好的单级能量转换系统。
吴治坚龚宇烈马伟斌骆超
关键词:中低温余热发电
氨水竖管降膜蒸发实验和理论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增强氨水竖管降膜蒸发过程中的热质传递效果,建立了降膜蒸发过程的数学模型,基于有限容积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用数学模型计算了溶液的速度场、浓度场、膜厚和换热量,得出结论:降膜蒸发过程的入口段小于100 mm,在入口段,溶液的流速和膜厚都发生剧烈的变化;最佳的布膜厚度是由溶液进口流量决定的;单位管长氨气的蒸发量随管长由上而下逐渐减小,前3 m管长的蒸发量占整个蒸发量的80.64%。基于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确定不同流量下的布膜器最佳布膜厚度和管道最佳长度,为降膜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卜宪标马伟斌龚宇烈
关键词:竖管降膜地热发电热质传递KALINA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