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210-010-001)

作品数:7 被引量:182H指数:6
相关作者:徐建刚周亮孙东琪蒋金亮张明斗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淮河流域
  • 3篇污染
  • 2篇水环境
  • 1篇点源
  • 1篇点源污染
  • 1篇动力因子
  • 1篇增产
  • 1篇时空变化分析
  • 1篇水环境污染
  • 1篇水环境影响
  • 1篇水污染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农业
  • 1篇农业非点源
  • 1篇农业非点源污...
  • 1篇农业生产
  • 1篇农业生产效率
  • 1篇综合评估
  • 1篇污染防治
  • 1篇下山

机构

  • 7篇南京大学
  • 2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徐建刚
  • 6篇周亮
  • 5篇孙东琪
  • 3篇蒋金亮
  • 2篇张明斗
  • 1篇蒋海兵
  • 1篇倪天华
  • 1篇袁艳华

传媒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地理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5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淮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特征解析及分类控制被引量:56
2013年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导致流域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识别流域内关键源区并加以重点控制是流域非点源污染治理的最有效手段.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清单分析法核算了流域173个县(市、区)的畜禽养殖、农村生活、农田种植、水产养殖4种污染源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利用SPSS和GIS软件对污染排放强度进行聚类分析、敏感性评价及空间解析,解析出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敏感地区、重点污染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依据污染源贡献大小对流域进行分类控制.结果表明,2009年淮河流域农业非点源COD、TN、TP排放量分别为206.74×104t、66.49×104t、8.74×104t;排放强度分别为7.69、2.47、0.32 t·hm-2;COD、TN、TP排放比重分别为73%、24%、3%.识别出COD、TN、TP的主要贡献污染源为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解析出淮河上游沙河、颍河、北汝河、贾鲁河以及清潩河等子流域为整个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敏感区和优先控制区,畜禽养殖为流域优先控制区中的重点污染源.畜禽污染型和综合污染型分别是流域污染贡献率最高和控制难度大的污染类型.
周亮徐建刚孙东琪倪天华
关键词:污染非点源
江苏淮河流域工业点源负荷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搞清流域工业点源的空间分异特征,可为水环境整治与工业规划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工业污染源普查数据建立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在GIS技术、密度分析法与ESDA方法支撑下,探析江苏淮河流域工业点源与工业污染负荷空间格局与特征。结果显示:工业点源集聚于城市、县城及专业乡镇,污染行业地域分异现象显著,其中,河流、港口及临湖地区成为高负荷工业点源集聚地区,化工、造纸、化纤与医药等行业的工业集中于临海、临河及临湖地区,饮料制造业、副食品加工业点源集中于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北部流域的少数乡镇,工业氨氮多数来自化工业。在不同工业化水平下,工业污染负荷空间差异大,南部流域负荷整体水平高于北部,北部流域高负荷区分布于少数乡镇与城区。
蒋海兵徐建刚
关键词:淮河流域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山东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及有序性测度被引量:27
2014年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Malmquist效率指数、信息熵及均衡度,对山东省17个地市2003—2012年的土地利用效率和有序性进行测度。结果表明:①快速城市化发展10年来,山东城市土地利用整体效率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动态测度得知,鲁中和鲁北的济南、潍坊等18个地市Malmquist指数大于1,属于有效增长型;青岛、威海、济宁等9个市Malmquist指数小于1,为无效增长型,此外,临沂市为强无效增长型。②城市土地利用规模报酬测度得知,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青岛、淄博、东营、日照4个市实现了土地利用DEA有效,土地利用规模报酬不变;2012年样本的静态测算中青岛、淄博等11个市实现了DEA有效,规模报酬不变,而济南、枣庄等6个市未实现DEA有效,规模报酬递减。③城市信息熵和均衡度测算得知,山东省的城市土地利用有序性整体经历了调整—非平稳—再调整的动态演进过程,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也经历了由不合理利用调整为有序合理发展的过程。因此,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及有序性是山东城市土地利用的关键。
周亮张明斗徐建刚孙东琪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
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与化肥消费时空变化及对水环境影响被引量:30
2014年
以淮河流域172个县为研究单元,基于1990、1995、2000、2005和2010年分县粮食、化肥及2010年水环境数据,采用ESDA模型、重力模型、回归分析和GIS空间技术方法,分别对流域粮食生产与化肥消费的空间集聚程度及重心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流域粮食生产与化肥消费的动态时空变化规律、耦合关系及其对流域水环境影响。结果表明:①粮食生产与化肥消费的"高-高"和"低-低"集聚区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空间聚集特征明显,"高-高"类型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流域下游的苏北平原和皖北平原,"低-低"类型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流域上游的伏牛山、桐柏山和沂蒙等山区;②重心分析表明,20 a来粮食生产和化肥消费的重心逐步由流域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分别移动了29.51 km和34.97 km,两者重心之间距离呈现近似"W"的"先减后增再减再增"徘徊特点;③流域粮食生产与化肥消费的"高-高"和"低-低"集聚区在流域空间位置上高度耦合,呈现增减协同的时空演进格局,且两者重心时空演变轨迹具有同向性,空间耦合特征显著;④回归分析表明化肥消费是流域水环境污染的主要贡献因子和污染来源,也表明流域粮食生产过程中环境成本较大,呈外部不经济效应。
周亮徐建刚蔡北溟蒋金亮孙东琪
关键词:粮食生产水环境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空间差异被引量:15
2013年
采用淮河流域35个地市2010年社会经济、网络调查和水环境污染相关数据,在突出主导因素和可操作原则的基础上,系统的构建了流域水污染防治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对流域各市水污染防治能力进行评价,并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的总体、局部的空间差异变化、特征和规律进行探索。结果表明:①淮河流域各地市水污染防治能力普遍较低,且呈现显著空间差异性,流域水污染防治能力整体呈现干流高于支流,下游高于中游,中游高于上游的梯级趋势;②流域经济发达地区防治能力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省会城市防治能力远高于普通地级市;③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能力空间分布与流域实测水质空间分布高度契合,即防治能力较高地区水质普遍较高,防治能力较低地区水质则较差。
周亮徐建刚蒋金亮袁艳华孙东琪
关键词:水环境污染防治淮河流域
大尺度流域水污染防治能力综合评估及动力因子分析——以淮河流域为例被引量:27
2013年
水污染是影响公众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化快速发展,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压力日趋严峻。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遵循大尺度流域水污染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GIS空间分析法和回归模型等技术方法,通过流域水污染控制处理、监测预警、监督管理、防治投入等四个方面的能力,对流域35个城市水污染防治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并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动力因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①流域水污染防治力空间差异显著,东部平原地区污染防治能力较高,西部山区以及各子流域大部分地区防控能力较低,淮河干流及干流以南的中游区域防治能力中等偏低。②污染防治驱动力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流域内源动力,即公众教育、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子是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根本驱动力;舆论监督、外商投资等外源动力是区域水污染治理关键动力。
周亮徐建刚
关键词:水污染动力因子淮河流域
粮食增产背景下淮河流域农业生产效率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28
2013年
在流域粮食增产与水环境约束双重背景下,采用DEA模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000~2011年淮河流域35个地市的农业生产效率及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2000~2011年淮河流域农业生产效率普遍较高,技术效率在流域综合效率提升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决定综合效率最优的规模效率却有微弱下降;②农业生产效率空间分析发现,流域生产效率呈现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空间梯度分布格局;③农业生产效率变化时空特征研究表明,2000~2011年流域综合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其中流域西部下降最为显著,而技术效率与生产率却呈现提高趋势,其中东部提升最为显著;④依据综合效率计算结果和时间变化特征,将农业生产效率变化划分为5种基本类型,发现综合效率持续不变的a类型地市最多,是流域农业生产效率变化的主要类型。
周亮徐建刚张明斗蒋金亮孙东琪
关键词:农业DEA模型淮河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