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KJ2007A119ZC)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张盛周郭慧魏超周乃珍潘飞燕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肝癌
  • 3篇肝癌细胞
  • 3篇癌细胞
  • 2篇序贯
  • 2篇药物
  • 2篇化学治疗
  • 2篇肝癌细胞BE...
  • 2篇C-MET
  • 1篇药物联合
  • 1篇药物联用
  • 1篇用药
  • 1篇增殖
  • 1篇增殖抑制
  • 1篇增殖抑制作用
  • 1篇索拉非尼
  • 1篇重组腺病毒
  • 1篇组织化学
  • 1篇胃癌
  • 1篇胃癌组织

机构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作者

  • 4篇张盛周
  • 2篇周乃珍
  • 2篇魏超
  • 2篇郭慧
  • 1篇蒋焱熠
  • 1篇戴光云
  • 1篇张宏霞
  • 1篇朱升学
  • 1篇李朝军
  • 1篇潘飞燕
  • 1篇刘银华
  • 1篇韦金鑫
  • 1篇王洋
  • 1篇朱联九

传媒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序贯的索拉非尼与化疗药物联用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抑制作用
2011年
应用MTT法检测了靶向性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分别与阿霉素(ADM)、氟尿嘧啶(5-FU)、顺铂(DDP)和紫杉醇(PTX)等4种化疗药物按照不同给药序贯联合作用对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索拉非尼与4种化疗药物联用对Bel-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效果均要好于单独用药,对细胞的IC_(50)明显低于单独用药。联合用药效果受到给药序贯的影响,索拉非尼先于化疗药物给药,CI值(除与紫杉醇联用)均大于1,表现为拮抗效应;索拉非尼后于化疗药物给药,CI值均小于1,表现为明显的协同效应。研究结果可供肝癌临床治疗参考,有助于临床降低用药剂量,减轻药物毒副作用。
魏超蒋焱熠韦金鑫郭慧周乃珍张盛周
关键词:索拉非尼化学治疗肝癌
腺病毒介导的siRNA下调c-Met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生长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siRNA技术下调c-Met表达对c-Met过表达肝癌细胞在体外生长和成瘤性的影响。方法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siRNA技术下调c-Met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以MTT法和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情况;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情况;以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考察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结果重组腺病毒介导的siRNA可使HCCLM3细胞c-Met的表达量下调90%以上。下调c-Met表达可使HCCLM3细胞生长停留在G1/G0期,增殖速率下降30%以上;下调c-Met表达可使HCCLM3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下降约78%(P<0.01)。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siRNA下调c-Met表达具潜在的肝癌基因治疗价值。
张盛周张宏霞潘飞燕李朝军
关键词:C-METRNA干扰重组腺病毒肝癌
不同序贯的吉非替尼与化疗药物联合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应用MTT法检测了靶向性药物吉非替尼(gefitinib)分别与阿霉素(ADM)、氟尿嘧啶(5-FU)、顺铂(DDP)和紫杉醇(PTX)等4种化疗药物按照不同给药序贯联合作用对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吉非替尼与4种化疗药物联用对Bel-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效果均要好于单药治疗,其对细胞的IC50较单独用药时明显较低.联合用药效果受到给药序贯的影响,用靶向性药物前先用化疗药物的效果要好于先用靶向性药物后用化疗药物.研究结果可供肝癌临床治疗参考,有助于临床降低用药剂量,减轻药物毒副作用.
魏超周乃珍郭慧朱联九张盛周
关键词:吉非替尼化学治疗肝癌联合用药
c-Met与Fa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c-Met和Fas在胃癌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Met和Fas在正常胃黏膜(n=17),胃癌旁组织(n=51)及胃癌组织(n=51)中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胃黏膜、胃癌旁组织及胃癌组织中,c-Met阳性率呈递增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81,P<0.01);Fas阳性率有递减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0,P<0.01)。χ2检验显示c-Met在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组内阳性表达率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性别和组织分型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在浸润深度组内阳性表达率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性别、组织分型和淋巴结转移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c-Met和Fas表达呈正相关(rs=0.599,P<0.01)。结论c-Met过表达和Fas表达下调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c-Met表达可能是胃癌细胞逃逸Fas介导的细胞凋亡的一种机制。
戴光云刘银华王洋朱升学张盛周
关键词:胃癌C-METFAS免疫组织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