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专项基金

作品数:399 被引量:3,596H指数:26
相关作者:卞卡安红梅王峥涛王建新刘继勇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8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6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7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7篇色谱
  • 34篇相色谱
  • 33篇中医
  • 30篇细胞
  • 28篇液相色谱
  • 28篇高效液相
  • 28篇高效液相色谱
  • 23篇色谱法
  • 22篇学成
  • 22篇中药
  • 22篇化学成分
  • 20篇疗效
  • 18篇中医药
  • 18篇小鼠
  • 17篇皂苷
  • 16篇液相色谱法
  • 16篇正交
  • 13篇蛋白
  • 13篇液相
  • 12篇轻度

机构

  • 181篇上海中医药大...
  • 84篇第二军医大学
  • 63篇复旦大学
  • 41篇上海交通大学
  • 28篇上海中医药大...
  • 17篇德克萨斯大学
  • 15篇上海市中药研...
  • 14篇同济大学
  • 13篇上海中医药大...
  • 7篇复旦大学附属...
  • 7篇上海市针灸经...
  • 6篇山东中医药大...
  • 6篇上海市第一人...
  • 6篇吉林农业大学
  • 6篇上海市中医医...
  • 6篇福建中医药大...
  • 5篇国家工程研究...
  • 5篇上海市中医老...
  • 5篇上海张江中药...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9篇刘继勇
  • 18篇卞卡
  • 16篇王峥涛
  • 16篇王建新
  • 16篇安红梅
  • 14篇侴桂新
  • 13篇李亚明
  • 12篇范忠泽
  • 12篇贾伟
  • 12篇邱明丰
  • 10篇冯怡
  • 10篇孙珏
  • 10篇张静喆
  • 9篇杨晓伶
  • 9篇陈家宽
  • 9篇辛海量
  • 9篇魏品康
  • 9篇程舟
  • 8篇李珊
  • 8篇顾超

传媒

  • 31篇中成药
  • 18篇中国中药杂志
  • 18篇上海中医药杂...
  • 17篇时珍国医国药
  • 14篇中国实验方剂...
  • 13篇中草药
  • 12篇中国中医药信...
  • 1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0篇辽宁中医杂志
  • 10篇药学服务与研...
  • 9篇药学实践杂志
  • 9篇中药材
  • 9篇中华中医药杂...
  • 9篇中华中医药学...
  • 7篇中国临床药学...
  • 7篇世界科学技术...
  • 6篇上海中医药大...
  • 6篇中国医药工业...
  • 6篇中西医结合学...
  • 6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5篇2016
  • 25篇2015
  • 37篇2014
  • 65篇2013
  • 47篇2012
  • 51篇2011
  • 53篇2010
  • 35篇2009
  • 33篇2008
  • 24篇2007
  • 20篇2006
  • 5篇2005
3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位滴定法测定五味子中总游离有机酸被引量:16
2007年
吴建兵王誉洁赵铁赵爱华贾伟邱明丰
关键词:北五味子电位滴定法木脂素类成分木兰科植物酸碱滴定法
去甲异波尔定在大鼠肝微粒体中葡萄糖醛酸化代谢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去甲异波尔定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葡萄糖醛酸化酶促反应动力学。方法:优化去甲异波尔定与大鼠肝微粒体的反应体系,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量检测孵育体系中去甲波尔定代谢产物去甲异波尔定-9-O-α-葡萄糖醛酸苷的浓度,并应用Linewearve-Burk作图分析数据,计算酶促动力学常数。结果:去甲异波尔定-9-O-α-葡萄糖醛酸苷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Km40.7μmol.L-1,Vmax=909.1 pmol.(min.mg pro)-1,肝清除率CLint(Vmax/Km)=22.3μL.min-1.mg-1。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可靠,适应于去甲异波尔定的葡萄糖醛酸化代谢研究;葡萄糖醛酸化是去甲异波尔定代谢的重要途径之一,提示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基因多态性及相关性的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去甲异波尔定活性和毒性作用的变化值得进一步关注。
陈建忠侴桂新王长虹王峥涛
关键词:肝微粒体葡萄糖醛酸化
白花蛇舌草中熊果酸的透皮吸收试验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考察白花蛇舌草中熊果酸的透皮吸收特性。方法:采用HPLC测定熊果酸含量。选择SD大鼠背部皮肤,通过Franz垂直扩散池考察熊果酸的透皮性能,并考察氮酮(azone)、桉叶油、冰片、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熊果酸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熊果酸很难透过皮肤,需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才能有效地透过皮肤。不同质量分数促进剂对熊果酸促透作用顺序为5%醇提物>5%醇提物+2%冰片>5%水提物>2%azone+10%丙二醇(PG)>2%桉叶油>4%azone>3%桉叶油>2%azone>1%azone。结论:Azone和桉叶油是白花蛇舌草中熊果酸的良好促透剂,复方水提取物和醇提物具有协同促透的作用。
努尔拉江.帕合尔丁吐鲁洪.卡地尔沈腾西尔艾力.吐尔逊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熊果酸透皮吸收促进剂
新药金龙蛇颗粒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新药金龙蛇颗粒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金龙蛇颗粒体外对人胃癌细胞MKN-45、人肺癌细胞SPCA-1的作用。结果 MTT法结果表明,对MKN-45细胞金龙蛇低、中、高剂量组24h抑制率为30.69%、32.67%、43.56%,48h为36.99%、39.04%、43.84%,对SPCA-1细胞24h抑制率则为23.33%、24.44%、37.78%,48h为28.46%、33.33%、46.34%,皆与空白组存在统计学差异,并且体现了剂量依赖效应,抑制率随剂量增加而增高。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对MKN-45细胞金龙蛇低、中、高剂量组100个细胞克隆形成率为25.67%、22.17%、19.83%,200个细胞为22.09%、19.75%、17.67%,对SP-CA-1细胞100个细胞克隆形成率为33.50%、28.17%、24.17%,200个细胞为24.59%、20.25%、18.25%,同样与空白组存在差异,并体现出了剂量效应。结论体外实验观察新药金龙蛇颗粒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施俊林厚文陆烨魏品康
关键词:新药抗肿瘤体外实验
纳滤在制药及食品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8
2008年
丁礼琴刘力徐德生
关键词:纳滤制药食品
正交试验法优选水溶性紫朱软膏基质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优选水溶性紫朱软膏的基质组成及配比。方法:以软膏的外观性状、稳定性、延展性、稠度、pH及显微镜检观察等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基质中纯水、泊洛沙姆407、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4000等所占比例进行优选。结果:筛选出水溶性基质紫朱软膏的最佳处方为主药12.5%,纯水35%,泊洛沙姆407 17%,聚乙二醇400 4.5%,聚乙二醇4000 1.5%,聚乙二醇1500 4.5%,泊洛沙姆188 12%,甘油13%。结论:按优选工艺制备的水溶性基质紫朱软膏外观细腻均匀,稠度及延展性适宜,性状稳定,符合临床使用要求。
于鑫李西林柳国斌米健芳
关键词:正交试验
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而冠心病引起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心衰类型。
丁茹于淼桂艳萍陈金明吴宗贵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冠心病心力衰竭
H_2O_2氧化损伤血管内皮模型的构建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对损伤的逆转作用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构建离体血管H2O2氧化损伤模型,并初步探讨其损伤机制,实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对该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构建H2O2氧化损伤血管模型,通过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引起的舒张评价该模型的内皮功能;通过硝普钠(nitroprusside sodium,SNP)引起的舒张及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引起的收缩评价该模型的平滑肌功能。同时,用120U·ml-1的SOD作用于该模型30min,评价SOD对模型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H2O2氧化损伤的血管,对SNP引起的舒张及PE引起的收缩无影响,而对ACh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舒张程度降低,120U·ml-1 SOD作用后,能明显改善该模型的氧化损伤状态。结论H2O2 1mmol·L-110min能够氧化损伤大鼠胸主动脉内皮,120U·ml-1的SOD可以较好地修复H2O2造成的内皮损伤。
陈刚领郑建普李亚娟卞卡
关键词:H2O2主动脉内皮平滑肌血管舒张
青葙总皂苷对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青葙总皂苷(CES)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大鼠慢性肝损伤以及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并对实验动物肝功能、肝脂质过氧化指标以及病理组织进行检测和观察。结果 CES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清ALT、AST;能显著性降低肝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同时还可以提高SOD活性,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给药组动物肝细胞受损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CES对CCl_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大鼠慢性肝损伤以及刀豆蛋白A所致免疫性肝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其保肝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唐颖梁琳郭美丽
关键词:青葙子肝损伤保肝
HPLC法测定蟾酥中4种蟾毒内酯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蟾酥药材中蟾蜍他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的方法。方法 10批蟾酥药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04%三氟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96 nm。结果蟾蜍他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分别在0.05~2.61μg(R2=1),0.10~4.96μg(R2=1),0.10~5.03μg(R2=1),0.10~5.18μg(R2=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2%,97.34%,97.23%,97.34%,RSD值均<2.0%。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10批不同来源的蟾酥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药材中蟾蜍他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含有量相对稳定,脂蟾毒配基含有量则波动较大。
徐玲玲蔡国琴敬应春张聪
关键词: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蟾酥
共4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