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1205)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赵惠贤刘香利李冰冰刘振华徐广博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基因
  • 1篇短柄草
  • 1篇选择标记基因
  • 1篇烟草转化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 1篇植物
  • 1篇植物表达
  • 1篇植物表达载体
  • 1篇植物表达载体...
  • 1篇农杆菌
  • 1篇农杆菌介导
  • 1篇启动子
  • 1篇位点特异性
  • 1篇位点特异性重...
  • 1篇小麦
  • 1篇基因枪
  • 1篇基因枪法
  • 1篇基因枪介导
  • 1篇二穗短柄草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3篇刘香利
  • 3篇赵惠贤
  • 1篇周鹏
  • 1篇池青
  • 1篇赵洁
  • 1篇吴静
  • 1篇徐广博
  • 1篇刘丹
  • 1篇刘童
  • 1篇胡文祥
  • 1篇李政

传媒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因枪介导的转PYL5基因小麦的获得与鉴定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基因枪介导共转化,获得转拟南芥抗旱基因PYL5的小麦植株,为转基因小麦的抗旱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小麦品种西农889、绵阳19和宁春16为供试材料,通过基因枪介导法将诱导型启动子Rd29A启动的PYL5基因和筛选标记基因Bar共转化到小麦幼胚愈伤组织中,经过除草剂PPT(Phosphinothricin)筛选和愈伤组织分化,获得再生植株。根据目标基因PYL5和Bar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引物,对移栽成活的小麦T0代再生植株进行基因特异性PCR检测。【结果】采用基因枪分别轰击西农889的1800个、绵阳19的800个和宁春16的800个幼胚愈伤组织,经过筛选和分化分别获得了9,5和14株小麦再生植株;对转基因小麦T0代再生植株的基因特异性PCR检测结果表明,西农889、绵阳19和宁春16 Bar基因的转化率分别为0.280%,0.500%和0.750%,PYL5基因的转化率分别为0.110%,0.125%和0.500%,Bar和PYL5基因的共转化率分别为0.110%,0.125%和0.500%。【结论】PYL5基因成功转入到了小麦品种西农889、绵阳19和宁春16中。
池青周鹏刘香利程绘绘赵惠贤
关键词:小麦基因枪法
热诱导的位点特异性重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烟草转化
2013年
选择标记基因安全性问题是限制转基因植物商品化种植的重要因素。为了从转基因后代中诱导性剔除选择标记基因,本研究克隆了拟南芥热激蛋白Hsp18.2基因启动子,并构建了Hsp18.2启动子诱导表达的CinH/Rs位点特异性重组删除植物表达载体。结果表明,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烟草转化,转化后的烟草经过除草剂筛选和PCR检测,得到转基因阳性植株。本研究为利用位点特异性重组建立植物无标记基因转化体系奠定了基础。
徐广博李政赵惠贤刘香利赵洁刘丹吴静
关键词:位点特异性重组选择标记基因
二穗短柄草成熟胚再生体系建立及农杆菌介导转化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建立二穗短柄草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体系,以二穗短柄草BD21-3成熟胚为外植体,对成熟胚愈伤诱导、分化以及农杆菌侵染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有2.5mg·L^(-1) 2,4-D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出愈率最高为93.83%;在含有0.2mg·L^(-1) KT的分化培养基上,分化率最高为38.18%;对二穗短柄草胚性愈伤组织农杆菌转化和GUS染色结果表明,侵染的过程中农杆菌菌液浓度OD_(600)为0.6、侵染时间为5min时转化率最高。
胡文祥杨帼一刘童赵惠贤刘香利
关键词:二穗短柄草成熟胚愈伤组织农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