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1219)

作品数:7 被引量:200H指数:5
相关作者:钱大玮张健彭蕴茹李友宾段金廒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菊花
  • 5篇黄酮
  • 2篇心肌
  • 2篇学成
  • 2篇总黄酮
  • 2篇化学成分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细胞
  • 1篇心肌细胞损伤
  • 1篇亚急性衰老
  • 1篇亚急性衰老模...
  • 1篇药理
  • 1篇药理活性
  • 1篇药理作用
  • 1篇药理作用研究
  • 1篇药理作用研究...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中黄
  • 1篇乳鼠

机构

  • 7篇江苏省中医药...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5篇钱大玮
  • 4篇彭蕴茹
  • 4篇张健
  • 2篇朱玲英
  • 2篇罗宇慧
  • 2篇李友宾
  • 2篇段金廒
  • 1篇杜贯涛
  • 1篇殷志琦
  • 1篇沈红
  • 1篇丁安伟
  • 1篇吴肖
  • 1篇刘国卿
  • 1篇丁永芳
  • 1篇石磊
  • 1篇钱仕辉

传媒

  • 2篇江苏中医药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草药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木犀草素对H_2O_2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Luteolin)对H2O2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建立H2O2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木犀草素(1×10-6、3×10-6、1×10-5mol/L)对乳酸脱氢酶(LDH)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LDH活性及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的木犀草素可以降低细胞LDH活性及MDA含量,增加SOD活性。结论:木犀草素对H2O2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杜贯涛彭蕴茹刘国卿
关键词:木犀草素心肌细胞过氧化氢SD大鼠
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80
2006年
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反复柱层析、纯化,从菊花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分离鉴定为香叶木素(chrysoeriol,1),木犀草素(luteolin,2),芹菜素(apigenin,3),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chrysoeriol 7-O-β-D-glucopyranoside,4),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 7-O-β-D-glucopyranoside,5),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acacetin 7-O-β-D-glucopyranoside,6),刺槐苷(acacetin 7-O-β-D-glucopyranosyl(6→1)-α-L-rhamnopyranoside,7),金合欢素7-O-(6″-O-乙酰)-β-D-葡萄糖苷(acacetin 7-O-(6″-O-acetyl)-β-D-glucopyranoside,8),金合欢素(acacetin,9),山奈酚(kaempferol,10),异泽兰黄素(eupatilin,11),大黄素(emodin,12),大黄酚(chrysophanol,13)和大黄素甲醚(physcion,14)。其中化合物8-14均为首次从菊花中分离得到。
张健钱大玮李友宾殷志琦
关键词:菊花化学成分黄酮蒽醌
不同生长期菊茎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动态变化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索不同栽培类型菊茎中黄酮类成分在不同生长期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不同栽培类型不同生长期菊茎叶中木犀草素、金合欢素-7-O-β-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葡萄糖苷和金合欢素-7-O-(6″-O-鼠李糖)-β-D-葡萄糖苷的量。结果不同栽培类型菊茎叶中黄酮类成分的量差别较大,随着生长期的改变菊茎叶中黄酮类成分的量也有较大的变化。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菊茎叶中黄酮类成分的量,方法简单、可靠。本研究结果为测定菊茎叶中黄酮类成分的量,菊采花后茎叶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钱大玮朱玲英段金廒张健吴肖孙晓东
关键词:黄酮类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不同生长期
菊花、茎、叶中总黄酮及绿原酸含量动态分析评价被引量:26
2005年
目的为菊茎、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品种菊花、茎、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比较总黄酮及绿原酸在菊花、茎、叶中的含量高低,结合药理实验结果判断菊茎、叶的利用价值。结果不同品种的菊叶在各个采收期总黄酮及绿原酸的含量均高于菊花,菊茎中含量最低。结论含量测定结果结合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菊茎、叶在抗菌、抗氧化、控制急性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损伤方面体现较强的活性具有化学物质基础,可进一步利用菊茎、叶,充分体现菊的经济价值。
钱大玮朱玲英彭蕴茹沈红
关键词:菊花总黄酮绿原酸
菊花总黄酮提取物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0
2006年
目的观察菊花总黄酮提取物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菊花花及茎叶中的总黄酮提取物对大鼠心电图、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含量、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菊花花及茎叶中的总黄酮提取物可对抗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缺血大鼠的心电图T波抬高及S-T段的异常偏移,使血清LDH降低,并可增加心肌组织SOD的活力,减少MDA生成。结论:菊花花及茎叶中的总黄酮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彭蕴茹石磊罗宇慧丁永芳
关键词:心肌缺血菊花总黄酮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62
2006年
概述了菊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菊花为药食同源的常用中药,其主要成分为黄酮、三萜类等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心血管、抗病毒、抗肿瘤方面活性研究报道较多。
张健李友宾钱大玮钱仕辉段金廒丁安伟
关键词:菊花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菊花提取物对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彭蕴茹钱大玮张健罗宇慧
关键词:衰老菊花黄酮KM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