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项目

作品数:615 被引量:2,963H指数:22
相关作者:张其林黄惠杰刘成倩易建中李红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4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8篇建筑科学
  • 93篇医药卫生
  • 74篇自动化与计算...
  • 53篇环境科学与工...
  • 45篇航空宇航科学...
  • 43篇交通运输工程
  • 43篇农业科学
  • 42篇理学
  • 37篇化学工程
  • 35篇机械工程
  • 29篇电气工程
  • 27篇金属学及工艺
  • 2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8篇电子电信
  • 17篇生物学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经济管理
  • 10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水利工程
  • 5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2篇污泥
  • 20篇细胞
  • 20篇建筑
  • 19篇污水
  • 18篇合金
  • 17篇肿瘤
  • 16篇有限元
  • 16篇复合材料
  • 16篇复合材
  • 13篇网络
  • 12篇厌氧
  • 11篇厌氧消化
  • 10篇可靠性
  • 10篇仿真
  • 9篇繁殖
  • 8篇神经网
  • 8篇神经网络
  • 8篇猪繁殖
  • 8篇基因
  • 7篇机器人

机构

  • 67篇同济大学
  • 40篇上海市政工程...
  • 30篇上海交通大学
  • 26篇复旦大学
  • 23篇上海理工大学
  • 23篇上海海事大学
  • 23篇上海市农业科...
  • 22篇上海航天设备...
  • 16篇第二军医大学
  • 15篇华东理工大学
  • 15篇上海化工研究...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上海现代建筑...
  • 1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3篇上海医药工业...
  • 13篇上海计算机软...
  • 12篇上海化工研究...
  • 12篇上海宇航系统...
  • 11篇华东建筑设计...
  • 1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12篇张其林
  • 11篇黄惠杰
  • 9篇李红
  • 9篇易建中
  • 9篇刘成倩
  • 8篇王林辉
  • 7篇孙颖浩
  • 7篇周艳君
  • 7篇王荣昌
  • 7篇杜晓宁
  • 6篇解晶莹
  • 6篇叶华茂
  • 6篇陈启军
  • 6篇赵建夫
  • 6篇张维冰
  • 6篇王亚宜
  • 6篇周建龙
  • 6篇杨宝喜
  • 5篇曾爱军
  • 5篇贾斌

传媒

  • 19篇净水技术
  • 10篇上海农业学报
  • 9篇给水排水
  • 9篇电焊机
  • 8篇宇航学报
  • 8篇建筑施工
  • 8篇塑料工业
  • 8篇中国给水排水
  • 8篇城市道桥与防...
  • 8篇上海航天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7篇计算机应用与...
  • 6篇合成纤维
  • 6篇机械工程材料
  • 6篇光学学报
  • 5篇中国激光
  • 5篇中国医药工业...
  • 5篇同济大学学报...
  • 5篇振动与冲击
  • 5篇计算机辅助工...

年份

  • 8篇2023
  • 33篇2022
  • 40篇2021
  • 62篇2020
  • 73篇2019
  • 65篇2018
  • 44篇2017
  • 48篇2016
  • 63篇2015
  • 52篇2014
  • 61篇2013
  • 37篇2012
  • 32篇2011
  • 20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6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石化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以中石化某公司净一车间生化系统出水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O3-BAF工艺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原水CODcr为60-123mg/L时,BAF工艺连续运行约5d后可正常运行。辅以臭氧氧化后,接触时间相同条件下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COD去除稳定性和平均去除率均相应增加,臭氧投加量为15mg/L时去除效果最佳,COD平均去除率高达44%。臭氧投加量相同且接触时间取1.7h时,BAF工艺对COD的去除效果最好,反冲洗周期约3d。
桂新安张大鹏李晖叶方清徐达坤张声浩
关键词:化学需氧量(COD)
结合尺度预测的核相关滤波器目标跟踪方法被引量:2
2017年
视觉目标跟踪问题中,被跟踪目标的尺度变化普遍存在。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在核相关滤波器目标跟踪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结合尺度预测的目标跟踪方法,简称为KCFSE。该方法使用两种更新策略不同的岭回归模型。在实际跟踪过程中,先采用可塑性强的模型跟踪目标的位置偏移。然后,以此位置为中心,构建图像金字塔,利用稳定相强的模型预测目标的尺度变化。对10组视频序列进行的实验测试表明,该方法在处理尺度变化的被跟踪目标时性能明显优于其他目标跟踪算法。
夏翔张晓林李嘉茂
关键词:视觉目标跟踪
高分子相变材料的导热改性研究综述被引量:4
2022年
主要叙述了提高相变材料(PCM)导热性能的制备方法,特别是对构筑三维导热网络的制备方法和导热性能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旨在为新型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提供借鉴。
石姗姗钱钊姜涛张磊蔡计杰孙昊王明王瑛李文戈吴新锋
关键词: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三维网络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GUO安全性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对实验室筛选得到一株具有降胆固醇作用的植物乳杆菌GUO(Lactobacillus plantarum GUO)进行致突变性试验和毒力试验,以测定该菌株的食用安全性。致突变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加大鼠肝微粒体酶S9和不添加的条件下,与自发回变菌落数的差异皆不显著,且与剂量效应无关,而阳性对照的回变菌落数均显著增加(P<0.05),说明Lactobacillus plantarum GUO无致突变作用;毒力试验结果表明:Lactobacillus plantarum GUO低、高浓度培养液与各自对照组相比,对小鼠体重增加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受试小鼠无毒力性反应或死亡。
郭翔艾连中吴艳张灏陈卫郭本恒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致突变性毒力安全性
索膜结构风致流固耦合气动阻尼效应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根据三角形重心坐标系原理提出了基于松耦合计算的流固耦合网格协调插值新方法,提高了流固耦合的计算效率;为解决由于柔性结构加速度过大而导致的求解不稳定问题,通过在1个时间步上进行流体及结构间反复交替求解来得到稳定的时程解。应用上述方法对一柔性平屋盖结构进行风振响应的数值模拟计算,通过与风洞试验的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并较全面地再现结构在风作用下的实际行为。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法(EMD),随机减量法(RDT)和希尔伯特变换法(HT)从结构的动力响应时程数据中提取到了结构的气动阻尼特性信息。分析结果表明,气动阻尼在柔性结构的风振响应中作用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四周封闭建筑的阻尼比远小于迎风面开孔建筑的阻尼比,且四周封闭状态下气动阻尼随风速变化小,其对总阻尼的影响较小;而迎风面开孔状态下气动阻尼较大且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对于柔性且阻尼较小的结构,特别对于开孔结构,气动阻尼的影响不可忽略。
卢旦楼文娟杨毅
关键词:流固耦合动力响应气动阻尼
运用SNP-CAPS分子标记定位香菇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根据香菇单核菌丝体135A和135B的全基因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筛选出香菇功能基因CAP、GLA1、TLG1结构域中的非同义SNP位点,开发出3对SNP-CAPS分子标记。结果表明:这3对功能基因SNP-CAPS分子标记可将23个香菇单核体供试菌株分成135A型(分别为16株、20株、2株)和135B型(分别为7株、3株、21株),这些标记表现出的多态性为进一步研究香菇菌株的来源和功能基因的定位提供参考价值;并建立起可以简单、快速、准确地调查重要功能基因的SNP位点变异情况的方法。
黄杰谭琦鲍大鹏
关键词:香菇功能基因
锁底结构VP-TIG焊缝未焊透缺陷返修工艺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VP-TIG锁底环焊缝未焊透缺陷,设计返修工艺方案,分析返修后焊缝的内外部质量、常温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确认最优返修工艺方式及对应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针对3~8mm锁底焊缝未焊透缺陷,保护气中氦气比例由30%提升至70%、频率由120Hz提升至200Hz、占空比由75%提升至82%,可增大焊接电弧的穿透性,实现未焊透区域的焊透;同时焊接电流由220A降低至160A,以降低焊接热输入对焊接变形及焊缝性能的影响。补焊后的焊缝检测合格,力学性能良好。
张聃汤化伟李颖徐奎尹玉环
关键词:未焊透热输入
一种混合迭代算法在大离焦距离TIE相位恢复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研究了一种基于强度传输方程(TIE)和角谱迭代传播算法的混合迭代算法。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比了TIE算法与混合迭代算法在不同离焦距离下的相位恢复效果。结果表明,与TIE算法相比,混合迭代算法提升了大离焦距离下的相位恢复精度,同时提高了相位恢复的空间分辨率。该算法为高精度相位恢复提供了解决方案。
郭怡明张方宋强朱菁司徒国海袁乔杨宝喜黄惠杰
关键词:相位恢复图像处理
泥水盾构隧道废弃泥浆改性固化及强度特性试验被引量:24
2018年
泥水盾构隧道施工产生大量的废弃泥浆,可能带来环境污染、侵占土地等问题,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本文以厦门市某隧道施工现场产生的废弃泥浆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固化技术处置泥浆,测试不同影响因素(固化剂种类、固化剂掺入比、泥浆初始含水率)对改性固化后泥浆抗压强度、pH值、含水率等特性的影响,分析固化机理并解释相关现象,获取最优固化剂种类、掺入比、泥浆初始含水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固化剂种类为CERSM泥浆固化剂Ⅱ,掺入比为10%,泥浆初始含水率为100%。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改性固化后泥浆的强度特性,28 d后固化泥浆抗压强度可达1.5 MPa,是普通水泥固化泥浆强度的4倍,可用做建筑填料,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并实现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
石振明薛丹璇彭铭陈亿军
关键词:固化剂强度特性
一株淡剑灰翅夜蛾病原性真菌莱氏绿僵菌的多基因序列鉴定被引量:5
2018年
为明确从草坪害虫淡剑灰翅夜蛾Spodoptera depravata(Butler)罹病虫体分离得到的病原性真菌菌株DT2011N7的分类地位,通过形态学观察、BLAST序列比对以及基于ITS、β-tubulin和rpb2a的单基因序列分析和3个基因联合的多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菌株DT2011N7在萨氏麦芽糖酵母浸粉培养基上培养时,菌落初期呈白色,产孢后表面密布孢子呈淡绿色;分生孢子为椭圆形,大小为3.5~5.5μm×2.0~2.8μm。BLAST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菌株DT2011N7与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一致性最高,达99%~100%;在3个单基因及多基因系统进化树中,该菌株均与莱氏绿僵菌聚在同一进化分支中,自展值达99~100。结合形态学特征、同源性比对结果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将菌株DT2011N7鉴定为莱氏绿僵菌M.rileyi。
罗卿权路广亮徐颖李丽王凤
关键词:系统进化树单基因多基因
共6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