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KZCX3-SW-NA3-04)

作品数:13 被引量:513H指数:12
相关作者:张平宇苏飞高晓娜桑秋李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浙江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城市
  • 4篇脆弱性
  • 3篇经济系
  • 3篇经济系统
  • 3篇城市群
  • 2篇社会
  • 2篇社会系统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辽中南城市群
  • 2篇分形
  • 2篇城市经济
  • 2篇城市经济系统
  • 2篇脆弱性评估
  • 1篇引力模型
  • 1篇中国煤矿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北京清华城市...

作者

  • 13篇张平宇
  • 10篇苏飞
  • 2篇桑秋
  • 2篇高晓娜
  • 1篇李鹤
  • 1篇黄建毅
  • 1篇辛馨

传媒

  • 3篇地理科学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人文地理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资源与产业

年份

  • 2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中南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演变特征被引量:71
2010年
运用城市首位指数、城市规模分布的基尼系数和分形等理论与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的现状及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辽中南城市群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呈位序-规模分布;城市体系中大城市规模偏大,中等城市偏小,小城市规模较小;城市规模空间分布不均衡,区域分异明显。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发生显著变化,城市规模与数量均呈快速扩张态势;城市首位指数均不断降低,城市规模结构由首位分布向位序-规模分布转变;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数不断增加,城市规模差异逐渐减小,不断向均衡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沿海城市带的发展、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重视矿业城市转型等建议。
苏飞张平宇
关键词:城市规模分布位序-规模法则分形
辽中城市群县域综合发展水平差异的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40
2008年
经济发展规模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水平是影响辽中城市群发展差异的主要因子,2000~2005年经济发展规模水平因子由第二主因子上升为第一主因子;以指数方法测度,县域综合发展水平差距要小于经济发展规模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的差距;城市群县域综合发展水平呈双核结构,具有南北分异、东西分异、高值西南集聚、低值东北集中的空间正相关性特点,呈现南北分异的空间变动特征,使各县域空间正相关性增强;在市域范围内,基本上距离市域核心越远,县域综合发展水平下降越多;大多数县域协调度下降,城市群整体协调状况不理想。
桑秋张平宇高晓娜辛馨
关键词:空间分异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以大庆市为例被引量:60
2009年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价值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结果的综合化与定量化,可作为表征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一个综合指标。本文以2001-2006年大庆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参照谢高地等制定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系数及评估方法,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对估算方法进行了修正,对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大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进行了估算,并通过构建环境经济协调度指数(CDEE)对研究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大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2001年的182.47亿元下降到2006年的180.69亿元,损失率为0.98%;(2)研究区整体的环境经济发展属于低度冲突水平,处于不协调状态;(3)研究区西北部的环境经济协调度高于东南部,其中林甸、杜蒙和肇源三县处于低度协调水平,除萨尔图区外的其他市辖区以及肇州县处于低度冲突水平,萨尔图区则处于严重冲突水平。
苏飞张平宇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土地利用变化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石油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以大庆市为例被引量:44
2009年
基于经济系统脆弱性内涵,从石油城市经济系统对区域可采石油资源逐渐枯竭的敏感性及应对能力两个方面构建了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利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法对经济系统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估。以大庆市为例,分析其2001年以来经济系统脆弱性时序变化特征,同时选择5个典型地级石油城市与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大庆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但仍处于脆弱等级;与其他石油城市相比,2006年大庆市经济系统脆弱性低于西部城市,高于中东部城市,与东北其他城市相近。最后提出了降低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石油城市经济转型提供科学参考。
苏飞张平宇
关键词: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估熵值法石油城市
大庆市城市经济系统可持续性评价被引量:14
2009年
三角模型作为一种直观的平台能够很好地图解区域可持续综合发展状况及长期趋势。由于具有直观性和简明性,三角模型易于被不同层次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理解和应用。根据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的相互关系,结合生态学表现,利用三角模型工具分析评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和长期趋势。本文选择我国最大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大庆市作为典型案例。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下辖5个区和4个县,2006年全市土地总面积为2.1219万hm2,总人口269.3万。结果表明,大庆市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状况不容乐观,"八五"、"九五"时期处于不可持续和弱可持续性状态,"十五"中后期才缓慢进入一般可持续性状态;"八五"时期大庆市经济系统具有一般可持续性发展趋势,"九五"时期呈现强可持续性发展趋势,进入新世纪后却呈现出由强可持续性向一般可持续性的发展趋势。
苏飞张平宇
关键词:经济系统可持续性
沈抚同城化的生成机制和对策研究被引量:66
2009年
近年来,一些产业关联、人文历史相似的相邻城市合作的程度大大提高,呈现出"同城化"的趋势,促进了区域一体化和城市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对于"同城化"这种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新现象,初步阐释了同城化的基本内涵,并以沈抚同城化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城化是区位邻近、人文历史相似、产业结构互补的城市在社会经济联系达到一定程度后而呈现的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现象;沈抚同城化的生成源于两市间日益紧密的经济社会空间联系、政府企业化与城市间合作型管治方式;同城化的主要对策包括发展战略协调、行政壁垒消除和协调组织独立化等。
桑秋张平宇罗永峰高晓娜
关键词:同城化区域管治城市群
中国煤矿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被引量:79
2008年
在对经济系统脆弱性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煤矿城市经济系统对区域可采煤炭资源储量的暴露-敏感性和应对能力两个方面构建了脆弱性评估模型,并对全国25个地级以上煤矿城市进行了评估;在综合考虑不同煤矿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脆弱性得分运用聚类分析法划分为3种类型。结果表明:(1)我国煤矿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总体上随着城市发展阶段的不断演进而增大;(2)不同地域的煤矿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平均得分呈现出东北>中部>西部>东部的趋势,脆弱性高的煤矿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3)不同规模的煤矿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平均得分呈现出大城市>中等城市>特大城市>小城市的变化趋势。
苏飞张平宇李鹤
关键词:煤矿城市脆弱性经济系统主成分分析
辽中南城市群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被引量:54
2010年
采用人口分布的结构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并结合GIS技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中南城市群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2007年,辽中南城市群的人口分布具有各地市人口总量差异较大、人口密度呈西高东低态势、市县人口密度差异显著、人口沿交通轴线集中分布、人口分布的局部空间集聚现象十分显著等现状特征;②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群的人口分布变化具有各地市人口增幅差异明显、人口分布具有不断集中趋势、人口重心逐渐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人口分布趋同趋势不断增强等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空间自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能够更好地揭示出人口的分布特征、人口集聚及其变化的热点,对于人口的合理布局方案等政府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苏飞张平宇
关键词:人口分布空间自相关辽中南城市群
阜新市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价被引量:24
2008年
矿业城市面临着严峻的群体性贫困、集体性失业和人居环境恶劣等社会问题,具有明显的脆弱性特征。在深入阐释社会系统脆弱性概念的基础上,构建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估模型,选取资源型产业产值比重及其从业人员比重作为敏感性分析指标,从资源分配、人口结构、教育水平、卫生条件、社会秩序、社会保障和基建设施状况7个方面选取24项指标构建应对能力指标体系,对阜新市所辖5个城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阜新市各区的社会脆弱性差异显著,新邱区最高,太平区次之,细河区最低。最后探讨阜新市社会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苏飞张平宇
关键词:脆弱性社会系统层次分析法
中国区域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分析被引量:39
2008年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是能源安全的核心问题。在对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脆弱性评估模型以及由对外依存度、能源消耗弹性指数、能源储量比、能源生产弹性指数、运输线路长度和人均GDP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对全国30个省(市、区)"十五"时期的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安全供给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①我国区域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程度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征;②能源安全供给风险的应对能力差异是区域脆弱性分异的主导因素。
苏飞张平宇
关键词:能源安全脆弱性评估聚类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