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2MS1173)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于静红李志军孙瑞芬张元智李筱贺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腰椎
  • 3篇腰椎黄韧带
  • 3篇韧带
  • 3篇黄韧带
  • 2篇三维重建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骶
  • 1篇腰骶神经
  • 1篇腰骶神经根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张量成像
  • 1篇神经根
  • 1篇示踪
  • 1篇数字化
  • 1篇体层摄影
  • 1篇突出症
  • 1篇椎间盘

机构

  • 4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4篇于静红
  • 3篇孙瑞芬
  • 3篇李志军
  • 1篇李筱贺
  • 1篇张元智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腰椎黄韧带肥厚骨化的数字化重建模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基于CT断层图像重建腰椎肥厚及骨化黄韧带三维数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估。方法 102例行腰椎螺旋CT扫描的黄韧带肥厚和/或骨化患者,将CT扫描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计算机,应用Mimics 16.0软件分别对腰椎椎体、黄韧带、骨化黄韧带进行阈值分割、区域增长、编辑、三维重建,进行布尔运算、图像组合,建立三维数字模型;测量三维模型上黄韧带厚度,并与CT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02例均成功建立三维模型,整体建模时间平均约30min;三维模型上测量各节段黄韧带最大厚度与CT横断面上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imics 16.0软件,利用薄层CT扫描数据可快速准确建立腰椎黄韧带肥厚骨化三维数字化模型,为临床手术提供立体、直观的解剖学依据。
于静红孙瑞芬张元智李志军
关键词:腰椎黄韧带三维重建MIMICS软件
腰椎黄韧带肥厚骨化的数字化表现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通过对腰椎退变黄韧带的数字化重建,为影像诊断和临床手术规划,提供立体直观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收集腰腿痛患者薄层螺旋CT影像资料,在后处理工作站中观察退变黄韧带形态及分布,选取轴位像中黄韧带厚度大于4 mm和/或有钙化患者63例,男31例,女32例,年龄32-80岁。将原始数据导入Mimics16.0软件重建图像,观察其形态、分布。结果 315个腰椎节段中205个节段出现黄韧带肥厚和/或骨化。黄韧带单纯肥厚占总出现节段79.51%,单纯骨化占6.34%,肥厚伴骨化占14.15%。205个节段全部成功建模,肥厚黄韧带建模形态有合页状、不规则片状和柱状;骨化黄韧带建模形态有短柱状、短锥状、不规则片状;肥厚伴骨化黄韧带重建后形态各异。结论 数字化技术重建黄韧带能清楚显示其分布、形态、邻近结构,还可将所建退变黄韧带模型与腰椎骨性模型随意组合、切割,便于立体直观地显示病变细节。
孙瑞芬于静红李志军李筱贺
关键词:黄韧带腰椎三维重建计算机体层摄影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纤维束示踪成像技术在腰骶神经根检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是在MR-DW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能无创检测活体组织的微观结构及其变化。DTI联合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较多,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的研究也正迅速发展,现综述DTI及DTT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腰骶神经根检查中的应用进展。
许铖龙于静红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示踪成像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骶神经根
腰椎黄韧带肥厚骨化的影像学研究现状被引量:2
2014年
腰椎黄韧带肥厚骨化已成为腰椎非骨性椎管狭窄的常见致病因素,断层影像学上观测到黄韧带肥厚骨化厚度超过4 mm时,被公认为是一个诊断黄韧带肥厚的指标,但是由于人体骨性椎管大小的差异,所以单纯用黄韧带厚度来判断椎管狭窄,难免出现个别诊断与临床症状不符的现象。本文对黄韧带肥厚骨化的三维立体可视化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其规律,为临床术诊断提供依据。
孙瑞芬于静红李志军
关键词:腰椎黄韧带影像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