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13470002-2)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卓佳曹煜成胡晓娟文国樑吴垠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大连海洋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斑节对虾血淋巴免疫指标变化与其养殖池塘理化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
- 2014年
- 2009年8月至9月期间,在广东粤西选择2口斑节对虾养殖土池(303、501号池),每14天一次定期采集养殖对虾和水样,检测了对虾血清的PO、SOD、Ua、AKP、ACP等免疫酶活力和水温、DO、氨氮、亚硝氮等环境因子,探讨养殖对虾免疫指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较高的COD、BOD、pH与较低盐度的303号池对虾血清SOD、Ua、AKP、ACP活力大体上低于501号池,PO活力高于501号池;8月25日到9月8日,501号池氨氮、亚硝氮和硝氮浓度由高于303号池转变为低于303号池,其对虾血清PO、SOD活力由低于303号池转变为高于303号池。本实验中COD、BOD、pH与盐度的耦合作用对斑节对虾血淋巴免疫指标的影响是明显的,氨氮、亚硝氮和硝氮为影响斑节对虾血淋巴PO、SOD等活力的关键因子。
- 文国樑张华军张家松郭志勋曹煜成胡晓娟李卓佳
- 关键词:斑节对虾血淋巴免疫酶土池
- 微囊藻和小球藻携带WSSV量的变化及对水体游离WSSV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研究了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携带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数量变化及对水体游离WSSV量的影响。试验设置微藻高、低密度组和不加微藻的对照组,分别加入等量的WSSV粗提液,于第2、第24、第72和第120小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藻液上清和沉淀藻体的WSSV数量。结果表明,微囊藻和小球藻可携带少量WSSV,且随时间延长而减少;微囊藻携带WSSV量与其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小球藻携带WSSV量与其细胞数相关性不显著(P>0.05);2种微藻均有促进水体WSSV数量消减的效果,且小球藻的消减效果优于微囊藻,对养殖对虾白斑综合症(white spot syndrome,WSS)的生态防控更有积极意义。
- 李凡曹煜成胡晓娟王善龙文国樑吴垠李卓佳
- 关键词:微囊藻小球藻TAQMANPCR
- 罗非鱼养殖系统潜在有机物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能力测定被引量:2
- 2014年
- 为筛选新的益生菌菌源,从罗非鱼养殖系统分离筛选6株有机物降解菌,研究其对罗非鱼饲料浸出液和饲料原液的降解能力以及菌株对碳源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6株菌对饲料浸出液的有机物均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实验72 h后,菌株D51对饲料浸出液有机物的降解率最高,达53.49%,其次为菌株D11,降解率为48.83%。各菌株对饲料原液的有机物均具有明显降解作用,菌株D51、D11和D45的降解效果最好,实验15 d饲料原液的COD分别降低了52.46%、46.03%和46.03%,饲料干重分别减少了58.25%、53.08%和52.08%。各菌株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有所差异,菌株D45对31种碳源表现出很强的代谢活性,菌株D51和D11次之,菌株D52和D53对碳源的利用能力相对较低。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D11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菌株D45、D51、D52和D53属于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 sp.)。鉴于菌株D11、D45和D51对有机物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可将其作为降解养殖池塘有机物的备选菌株开展后续研究。
- 胡晓娟曹煜成文国樑袁翠霖杨莺莺林小涛李卓佳
- 关键词:降解率碳源利用
- 解磷微生物在养殖池塘中应用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2
- 2014年
- 介绍了池塘养殖系统中磷的收支情况及解磷微生物的数量,并对自然环境中解磷微生物的数量及其分布、适应范围和解磷效果进行了综述,由此探讨了解磷微生物在养殖池塘中应用的可行性。针对目前的养殖实际,结合解磷微生物在水产养殖环境中应用的初步研究成果,对其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外源施加高效解磷微生物,可促进养殖池塘的磷循环,提高磷的利用率,解磷微生物在养殖池塘中应用具备可行性。
- 胡百文胡晓娟曹煜成许云娜吴垠李卓佳
- 关键词:解磷微生物
- 对虾养殖池塘混养罗非鱼对底质有机负荷的作用被引量:1
- 2015年
- 采用18个36 m2的围隔进行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实验,利用N、S、P综合相对污染指数对单养和混养围隔底质有机负荷进行研究。实验分为6组,每组3个围隔。各围隔放养体长为(0.45±0.01)cm的凡纳滨对虾3 000尾,放养体重为(201±25)g的罗非鱼分别为0(Ⅵ组)、4(Ⅰ组)、8(Ⅱ组)、12(Ⅲ组)、18(Ⅳ组)和24尾(Ⅴ组),放养对虾1个月后再放养罗非鱼。实验期间各围隔均不进行水交换,实验周期为70 d。结果表明,各围隔底质中N、P、S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但对虾-罗非鱼混养围隔底质中N、P、S的积累量均小于对虾单养围隔。其中,Ⅲ组的N、P、S增长率最小。各组围隔相对污染指数排列如下:Ⅵ(10.78)>Ⅴ(8.30)>Ⅰ(7.68)>Ⅳ(7.40)>Ⅱ(6.09)>Ⅲ(4.12),其中Ⅲ组的相对污染指数显著小于Ⅵ组(P<0.05)。Ⅲ组为本实验的效果最佳组,即混养最佳配比为凡纳滨对虾8.3×105尾/hm2、罗非鱼3 320尾/hm2,罗非鱼均重为(201±25)g/尾。本研究可为对虾–罗非鱼混养中选定合适的养殖容量提供参考。
- 虞为李卓佳林黑着陈利雄朱李春张燕娃黄春阳陈志红黄忠黄小林杨育凯李涛朱长波
- 关键词:对虾罗非鱼单养混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