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1JCZDJC19400)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王东王世民陈荣杰王新平徐小林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缺血
  • 2篇颅内
  • 2篇脑缺血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狭窄
  • 1篇血性
  • 1篇烟雾病
  • 1篇预后
  • 1篇评分
  • 1篇窦血栓形成
  • 1篇颅内静脉
  • 1篇颅内静脉窦
  • 1篇颅内静脉窦血...
  • 1篇颅内静脉窦血...
  • 1篇颅内外
  • 1篇颅内外血管狭...
  • 1篇脑出血

机构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王世民
  • 3篇王东
  • 2篇陈荣杰
  • 2篇徐小林
  • 2篇王新平
  • 1篇王雅静
  • 1篇王金
  • 1篇吕凤琼
  • 1篇杨柳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11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短期预后。方法收集CVST患者112例,根据影像学上是否有脑实质损伤分为继发脑实质损伤组与无脑实质损伤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不同,以及是否有脑实质损伤对治疗效果及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CVST多见于中青年,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继发脑实质损伤组更易出现癫痫、意识障碍、肢体无力症状,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高于无脑实质损伤组;两组治疗的有效率无差异,但无脑实质损伤组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率较高、短期预后较好。结论 CVST继发脑实质损伤者临床症状重,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率及短期预后均较无脑实质损伤者差,故对此类患者应及早采取规范化治疗以期获得良好的预后。
杨柳徐小林王东王世民王新平
关键词:窦血栓形成颅内预后
成人烟雾病缺血及出血性事件的危险因素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探讨成人烟雾病(MMD)缺血性事件或出血性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68例成人MMD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44例(缺血组),发生出血性事件24例(出血组).缺血组中23例(52.27%)为TIA,前循环受累19例,后循环受累4例;21例(47.73%)为脑梗死,大脑半球受累13例,基底节受累10例,胼胝体受累2例,间脑与脑干受累各1例.出血组中16例(66.67%)为脑出血,单纯脑实质受累6例,单纯脑室受累6例,脑实质合并脑室受累4例;5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为脑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组29例行血管重建术,患者术后3~17个月复查,显示均已建立颈外动脉至颈内动脉交通支.对可能影响MMD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或出血性事件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缺血组与出血组入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5.230±3.072)、(8.790 ±3.811)分,住院期间最高NIHSS评分分别为(5.550±3.302)、(9.880±5.007)分,出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3.500±3.386)、(3.290±4.438)分,两组入院及住院期间最高NIHSS评分比较,P均<0.01.单因素分析发现,出血组有反复头痛头晕史、嗜烟、合并脑动脉瘤比例明显高于缺血组(P均<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脑动脉瘤是成人MMD患者发生出血性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缺血是MMD患者发生出血的根本原因,缺血性事件主要是前循环TIA及大脑半球、基底节脑梗死,出血性事件主要是脑出血,出血患者发病时症状重于缺血患者;合并脑动脉瘤是成人MMD患者发生出血性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金徐小林王东王新平王世民陈荣杰
关键词:烟雾病脑缺血脑出血
ABCD2评分对TIA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风险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采用ABCD2评分法结合颅内外血管检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7 d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进行评估,为早期防治TIA、降低脑梗死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148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ABCD2评分,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血管超声及经颅多普勒(TCD)检查,65例(44.0%)行主动脉弓—颅内CT血管成像(CTA)检查。发病7 d内行头颅MRI检查,结合临床体征诊断脑梗死。计算7 d内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对ABCD2评分≥4分的不同程度颅内动脉狭窄患者TIA 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148例TIA患者中,低、中、高危者分别为53、68、27例,20.3%的患者7 d内进展为脑梗死,低、中、高危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9%(1/53)、27.9%(19/68)、37.0%(10/27),三者相比,P均<0.01。脑梗死发生率与TIA的ABCD2评分呈正相关(r=0.712,P<0.05);ABCD2评分≥4分者中,重度颅内动脉狭窄者TIA 7 d内脑梗死发生率为46.9%(15/32),明显高于正常及轻度者的16.7%(4/24),P<0.05。结论 ABCD2评分在TIA 7 d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结合颅内血管检查,可提高对TIA短期内脑梗死发生风险预测的准确性。
吕凤琼王世民陈荣杰王东王雅静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ABCD2评分颅内外血管狭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