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8JJD820174)
-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3
- 相关作者:韩波刘金华乔欣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司法ADR制度的构建被引量:1
- 2010年
- 司法ADR是顺应法治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司法ADR制度必须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司法ADR制度的设置应当采取审前调解模式,适用一定类型的案件,并实行调解人员与审判法官分离制度。
- 刘金华
- 关键词:民事纠纷司法ADR
- 完善民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思考被引量:1
- 2010年
- 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变革、利益分化、观念更新的矛盾凸显期,社会矛盾日趋复杂,民事纠纷日益增加,迫切需要在诉讼外寻求其他纠纷解决方式来缓解社会矛盾。文章通过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含义、内容以及价值功能的分析研究,提出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议。
- 刘金华
- 关键词:民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 论执行异议之诉中的“利害关系人”被引量:7
- 2011年
- 利害关系人与案外人的准确界定是适用执行异议与执行异议之诉制度的基本前提。利害关系人与案外人不是并列关系、交叉关系,而是包容关系。利害关系人对案外人的包容是现实的选择。案外人就是实体性利害关系人。实体性利害关系人作原告的执行异议之诉与实体性利害关系人作被告的执行异议之诉都有合理性,但是,实体性利害关系人作被告的执行异议之诉的实效性值得考量。
- 韩波
- 关键词:执行异议之诉利害关系人案外人
- 关联交易纠纷诉讼中诉权与诉提起之形态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损害公司利益的不正当关联交易是以公司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实体法所规制的对象,提起关联交易纠纷之诉解决关联交易纠纷,是救济公司和股东因不正当关联交易所受利益损害的重要途径。公司法首次明确了关联关系的概念和关联方对公司的损害赔偿责任,这是研究关联交易纠纷之诉的基础。以此为基点,结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理论,对关联交易纠纷之诉提起的基础理论和审判实务问题进行探讨,在关联交易纠纷可诉性前提下,阐述当事人诉权的依据,并对相应诉讼提起形态与法院裁量进行分析。
- 乔欣
- 关键词:关联交易纠纷诉权可诉性
- 论举证时限的裁量空间被引量:4
- 2010年
- 举证时限制度设置的目的应为确立与法定顺序主义相适应的"双阶型"审判流程。证据适时提出主义赋予了法官过大的裁量权,与设置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目的相去甚远。我国民事审判流程的革新本身是想朝着"双阶型"审判流程而去,却深受民法法系国家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的影响,淡化了驱动"双阶型"审判流程的法定顺序主义,最终陷入"裁量陷阱"。《举证时限通知》的进步在于对法官在举证时限制度运行中过度裁量权的限缩。举证时限制度的合目的运行不仅需要程序技术的进步,更需要程序伦理的支撑与推动。《举证时限通知》的进步仅仅是程序技术方面的进步。
- 韩波
- 关键词:举证时限裁量
- 民事诉讼模式论:争鸣与选择被引量:32
- 2009年
- 本文以民事诉讼模式论演变史及主要争鸣点为线索,对民事诉讼模式的界定、类型划分及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定位及改革走向进行了分析。本文试图历览并辨明学界关于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马锡五审判方式、"协同主义"与"和谐主义"诉讼模式的主张与争鸣,力图正本清源并为正在进行的民事司法改革选择方向提供有价值的资鉴。
- 韩波
- 关键词: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协同主义诉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