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科技计划项目(2006-Z-10-1)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军黄慧民李大光赖桂棠魏关锋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市鹏辉电池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番禺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锂离子电池纳米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7年
-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技术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应用的最新进展,重点阐述了纳米LiCoO2、LiMn2O4及LiFePO4等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模板法及水热法等,电极材料的纳微米化对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性能的改善有着显著的意义。
- 李军黄慧民夏信德李大光赖桂棠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
- 碳掺杂改善LiFePO_4电化学性能
- 2007年
- 采用葡萄糖为碳源,通过固相合成法制备了掺碳的LiFePO4正极材料,并对样品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少量的碳掺杂并未改变LiFePO4的晶体结构但显著改善了其电化学性能,LiFePO4/C样品的粒度较小粒径分布均匀,0.1 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1.9 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下降11.2 mAh/g,以1 C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6.5 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7.2%。
- 李军黄慧民夏信德李大光赖桂棠
- 关键词:磷酸铁锂掺杂电化学性能
- 共沉淀法制备球形磷酸亚铁铵被引量:4
- 2007年
- 以FeSO4.7H2O、NH4H2PO4、NH3.H2O为原料,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用于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前驱体磷酸亚铁铵(NH4FePO4),通过XRD、SEM、FTIR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在该工艺条件下材料振实密度达到1.73g/cm3。
- 赖桂棠李大光李军黄慧民夏信德薛建军
- 关键词:共沉淀法球形正极材料FESO4磷酸铁锂
- 锂离子电池纳米阴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2007年
- 阐述了锂离子电池纳米级阴极材料的特点,综述了纳米LiCoO2,LiMn2O4及LiFePO4等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纳米技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锂离子电池纳米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模板法、喷雾干燥法及水热法等,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 李军黄慧民李大光赖桂棠夏信德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纳米级阴极材料
- 碳掺杂磷酸铁锂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6
- 2007年
-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碳掺杂的LiFePO4复合正极材料,用XRD、SEM、激光粒度分布仪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组装成实验电池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及充放电测试等对样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LiFePO4/C具有单一的橄榄石晶体结构,少量的碳掺杂能显著改善其电化学性能,LiFePO4/C样品的粒度较小且分布均匀,0.1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1.8mAh/g,循环50次后容量衰减了7.69%.
- 李军黄慧民夏信德李大光赖桂棠
- 关键词:磷酸铁锂掺杂电化学性能固相法
- 掺碳LiFePO_4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为提高LiFePO_4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固相合成法制备了掺碳的LiFePO_4正极材料,并用XRD、SEM、电化学工作站及充放电测试等对样品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少量的碳掺杂并未改变LiFePO_4的晶体结构但显著改善了其电化学性能,LiFePO_4/C样品的粒度较小,粒径分布均匀,0.1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1.9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下降了11.2mAh/g,以1C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6.5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7.2%。
- 李军黄慧民魏关锋夏信德李大光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掺杂
- 改进固相法制备LiFePO_4/C正极材料及其性能被引量:7
- 2007年
- 采用改进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掺碳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并用XRD,SEM,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激光粒度分布仪等对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具有单一的橄榄石结构和较好的放电平台(约3.4V),粒度较小粒径分布均匀,0.1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7.8mAh/g,循环2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2.6%,以1C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9.6mAh/g,循环20次后容量下降10.8%。
- 李军黄慧民魏关锋夏信德李大光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固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