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CZW033)

作品数:1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张玉玲张春歌戴玉梅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浙江大学江苏省技术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学

主题

  • 8篇诗歌
  • 5篇昌耀
  • 4篇昌耀诗歌
  • 2篇诗人
  • 2篇诗艺
  • 2篇西部诗歌
  • 2篇命运
  • 1篇道者
  • 1篇新诗
  • 1篇殉道
  • 1篇殉道者
  • 1篇意象
  • 1篇郁结
  • 1篇哲学
  • 1篇中国诗坛
  • 1篇中国现代诗
  • 1篇中国现代诗歌
  • 1篇审美
  • 1篇审美倾向
  • 1篇审美趣味

机构

  • 8篇江苏技术师范...
  • 3篇浙江大学
  • 1篇江苏省技术师...

作者

  • 10篇张玉玲
  • 1篇张春歌
  • 1篇戴玉梅

传媒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江苏技术师范...
  • 1篇小说评论
  • 1篇齐鲁学刊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职教通讯(江...
  • 1篇文学评论丛刊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新文学评论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昌耀对中国当代主流诗歌的超越被引量:1
2010年
对昌耀写于1961年的一首小诗的文本进行剖析,将昌耀诗歌纳入文学史中,从文学史的视野中指出昌耀诗歌对主流诗歌超越的诸种质素,并进一步揭示出昌耀诗歌产生的深层原因和一个伟大诗人产生的规律,进而探寻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实践基石。
张玉玲
关键词:昌耀
一种被忽略的审美倾向——西部诗歌审美趣味的当代性发掘
2009年
中国当代西部诗歌作为一种文学现象被评论界所关注始于1980年代初期的"新边塞诗"。当时的"新边塞诗"以其英雄主义的浩歌崛起于诗坛,它与古代边塞诗的诗歌风格一脉相连。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西部诗歌虽然被边缘化,但却在更广阔的意义上摆脱了"新边塞诗"的局限,它所呈现的审美趣味更呈现出现代人的审美趣味。这一特征显示出当代西部诗歌丰富的内涵和高雅的品味,但过于"西部精神"强调却使这特征的丰富内涵长期被遮蔽或忽略。
张玉玲
关键词:新边塞诗审美倾向审美趣味
论中国当代西部诗潮中的民歌特色——以甘肃诗人叶舟、古马、高凯的乡土诗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从民谣中吸取营养,是西部诗人获得超语言的重要手段。叶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力践于一种简约、奔跑、义无反顾和戛然中止,像一把断裂的刀子,锈迹缠身,镶刻了可能的诗句。需要重铸的依旧是内心的飞行、吹鸣、隐忍和迎头痛击———因此,我执义于文字的正义和血,吟唱深处的速度和加速度,泥沙俱下,坚守甚至退却,即使含有隐约的失败和微明的真理。”①同时,他意识到“花儿”的巨大感染力:“在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旧称河州,有‘中国的麦加’之称)和青海积石山为中心的穆斯林聚居区内,流布着一首世代传唱、影响久远的‘花儿’体民歌。
张玉玲张春歌
关键词:诗人古马民谣诗潮
双重视野下沈苇的诗歌
2008年
沈苇的诗歌存在两种艺术视角,一种是儿童视角,一种是成人视角。选取这样一种角度是基于这样一种发现,即诗人在诗歌中无处不在的对生命的关注和好奇,同时又充满了对生命的悲悯之情和终极关怀。这两种视角同时存在于沈苇不同时期的诗歌中,构成了沈苇诗歌既单纯又深刻的品格。儿童视角使诗人能够发现生活中的诗性存在,成人视角帮助诗人把生活的底蕴揭示出来。
张玉玲
关键词:儿童视角成人视角
中国当代西部诗歌的终极关怀被引量:3
2009年
西部诗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艺术精神,它的独立品格也在悄悄形成。其中终极关怀源于人对生命意义的一种终极关切,是对宇宙、人生的一种形而上的思考。西部诗歌表达了对灵魂的叩问,对时间的关注与对人生的思考。西部诗歌所具有的终极关怀使西部诗歌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悲剧色彩,增强了西部诗歌的焦灼感。
张玉玲
关键词:终极关怀命运
昌耀诗歌成因初探
2010年
昌耀的诗歌已经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洪子诚先生就曾这样评价过昌耀的诗:"他从古老的、带有原始表征并且世代绵延不息的生活中,寻找生命的美……在昌耀的诗中,有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形而上的孤独感’。"这样的评论无疑是准确的!但遗憾的是洪子诚先生并没有指出昌耀诗歌特质存在的内因。
张玉玲
关键词:诗歌理论现代新诗诗歌现象诗歌意象中国诗坛
被动的写作者:昌耀诗歌创作动因被引量:3
2011年
对昌耀的"被动"诗歌理论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一理论揭示了诗歌产生的规律:即诗歌创作来自于情感的驱使,情感的产生来自于对生存困境的体悟。情感的郁结是诗歌产生的动因。昌耀的诗歌理论形成与诗人对生命的理解与苦难经历密切相关。昌耀的"被动"诗歌理论是其诗歌产生的基础。
张玉玲
关键词:昌耀抒情主体郁结
昌耀诗歌艺术的产生被引量:1
2011年
昌耀的诗歌为生活的逼迫所造就。正是生活之'重',造就了昌耀诗歌之'重'。身为'右派',流徙祁连山腹地、青藏高原二十二年的经历,使得昌耀的诗歌内容从'歌颂'转向'灵魂的歌吟'。生活中的困顿与困境,事业、爱情之多舛,死亡的显身,让诗人深切体味到生命之沉重,命运之残酷。昌耀对生命之重的表达是借助于对西部的抒写来完成的。对生存困境的直面与表达使昌耀诗歌突破了可见之域,并使其诗歌具有当代诗歌中少有的深刻性与悲剧性。
张玉玲
关键词:昌耀命运
论西部诗歌中的苦难意识
2010年
苦难在西部诗歌中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即具体化的苦难,而西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及诗人个人的经历和对命运的理解影响着西部诗人对苦难意识的领悟。与经典作家的比较表明,对生命价值的终极确认使得西部诗歌未在生命价值方面表现苦难意识,且民族苦难意识在当代中国西部诗歌中没有得到表现。
戴玉梅
关键词:西部诗歌
诗歌与哲学是近邻——郑敏诗艺观及重要哲学主题研究
2009年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郑敏的创作是个奇迹。这不仅因为她是九叶诗人中为数甚少的女诗人之一,更重要的在于她是九叶诗人中创作激情保持得最为长久的一个人,直到20世纪90年代,她的创作还甚为活跃,甚至还能不断地超越自我。
张玉玲
关键词:九叶诗人中国现代诗歌诗艺存在主义哲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