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9BB010)

作品数:10 被引量:140H指数:7
相关作者:郭华春肖继坪刘艳王琼颉炜清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马铃薯
  • 2篇玉米
  • 2篇云南马铃薯
  • 2篇栽培
  • 2篇块茎
  • 2篇间作
  • 2篇彩色马铃薯
  • 1篇滴灌
  • 1篇滴灌栽培
  • 1篇地膜
  • 1篇地膜覆盖
  • 1篇新品系
  • 1篇营养品质
  • 1篇玉米间作
  • 1篇栽培技术
  • 1篇植株
  • 1篇植株生长
  • 1篇色素
  • 1篇生产技术
  • 1篇生物信息

机构

  • 1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宣威市农业技...

作者

  • 11篇郭华春
  • 4篇肖继坪
  • 2篇李婉琳
  • 2篇龙瑞平
  • 2篇王琼
  • 2篇颉炜清
  • 2篇刘艳
  • 1篇尹子娟
  • 1篇周晨
  • 1篇展康
  • 1篇黄红苹
  • 1篇张雅琼
  • 1篇沈词专
  • 1篇白磊
  • 1篇贾振华
  • 1篇廖虹
  • 1篇阮中腺

传媒

  • 3篇中国马铃薯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云南农业科技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铃薯与玉米间作群体的光合及产量效应被引量:23
2011年
试验研究了马铃薯与玉米间作群体的光合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间作使马铃薯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速率下降,从而导致单株生产力率下降。而间作改变了玉米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使玉米中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增强,从而促进玉米单株生产力的提高。但马铃薯各品种受到的影响差异较大,有些品种如云薯301较耐间作,产量下降不甚明显,而另一些品种如合作88则不耐间作。可以把叶片SPAD值和光合速率下降幅度作为品种耐阴性评价的指标。
肖继坪颉炜清郭华春
关键词:马铃薯玉米间作光合作用
彩色马铃薯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花色素苷是影响花色的主要色素,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基因是花色素苷合成的关键酶基因。本研究以云南地方彩色马铃薯品种‘剑川红’和‘转心乌’,外引品种‘黑美人’为实验材料,通过RT-PCR方法从其块茎表皮中克隆到DFR基因的完整cDNA序列,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供试的三个彩色马铃薯的DFR基因编码381个氨基酸,具有完整的开放式阅读框(ORF),DFR与NADPH的结合位点、底物特异性选择结合位点高度保守。同源比对表明,三个彩色马铃薯品种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9.24%,氨基酸同源性为98.78%,与茄科的烟草、矮牵牛等的同源性均在86%以上。三个彩色马铃薯品种DFR都不具有信号肽,无明显跨膜区域,可能为亲水蛋白,定位于细胞质的可能性最高。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DFR的主要二级结构元件,DFR属于NADB-Rossmann superfamily。
肖继坪王琼郭华春
关键词:彩色马铃薯CDNA克隆
云南马铃薯品种(系)块茎中的龙葵素含量测定被引量:25
2011年
【目的】测定云南省不同品种(系)马铃薯块茎中龙葵素含量,研究机械损伤、变绿、长芽、遭受虫蛀和局部霉烂等因素对龙葵素含量的影响,为马铃薯食用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溶剂超声提取龙葵素粗品,HPLC法测定云南省131个品种(系)马铃薯块茎中龙葵素的含量。【结果】云南主栽品种的龙葵素含量均不超过10 mg.(100 g)-1 FW,在安全范围内;地方品种也仅有3.12%超过安全值;而新品系超过安全值比例为12.12%,最高的达48.59 mg.(100 g)-1 FW;有30.30%在10—20 mg.(100 g)-1 FW。机械损伤、虫蛀、表皮变绿、发芽或局部霉烂等会使马铃薯块茎的龙葵素含量增加。【结论】云南马铃薯主栽和地方品种的龙葵素含量较低,而新引进和选育的品种(系)超出安全值的比例较高,这可能与品种遗传背景有关。随着中国马铃薯遗传资源引进与利用的扩大,应将新品种的龙葵素含量作为马铃薯品质评价的必测指标,以确保马铃薯的食用安全。
黄红苹郭华春王琼沈词专周晨
关键词:马铃薯龙葵素超声提取法HPLC
魔芋与玉米间作群体中魔芋植株生长及葡苷聚糖含量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8
2013年
设置玉米与魔芋1∶4、2∶4行比种植和净作魔芋3种不同的栽培模式,魔芋采用8.78、12.07、15.36和18.66万/hm24种种植密度,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和种植密度对魔芋主要生长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遮荫有利魔芋生长,表现为植株变高,生长繁茂,发病轻,叶绿素和葡苷聚糖含量套作都较净作高。综合考虑,魔芋与玉米间作,以玉米∶魔芋=2∶4的间作模式、种植密度为15.36万株/hm2最好。
刘艳郭华春张雅琼李婉琳
关键词:魔芋玉米间作种植密度
施钾对甘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2
2011年
研究了不同有效钾用量对甘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有效钾水平(0,150,300,450 kg/hm2),0 kg/hm2为对照,选用4个甘薯品种为试验对象,在其生长期分别对各品种主蔓长、总叶片数等生长动态进行观测,收获后对鲜薯产量及薯块内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及干物质等主要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钾肥对甘薯的茎叶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钾肥对薯块的增产效应显著,每公顷施300 kg纯钾时产量最高,同时钾肥可以改善甘薯的品质,即钾肥可提高4个品种的4种主要成分,但过高的钾肥用量会降低增产效果。
尹子娟郭华春李存芝
关键词:甘薯钾肥
云南省剑川县马铃薯“3414”肥效试验
云南省剑川县是滇西北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县和种薯生产基地,该地区的马铃薯生产一直停留在经验性施肥阶段,针对剑川县马铃薯生产中不合理的施肥问题,2010年在剑川县马铃薯主产区上关甸村,以品种"合作88"为材料进行了马铃薯氮、磷...
龙瑞平刘艳娟车吉星郭华春
关键词:马铃薯肥效试验
文献传递
中国马铃薯生产技术的区域特征与发展趋势
本文分析了中国马铃薯生产技术的区域特征,东北地区以规模化、机械化栽培为主,西北地区注重滴灌、覆膜等节水栽培技术;中原地区主要是早熟和套作栽培;南方则多为稻薯轮作;西南不论是时空分布还是栽培模式上都呈现多样化特征。随着气候...
郭华春
关键词:马铃薯生产技术
文献传递
马铃薯新品种(系)在大理州早春作的适应性评价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对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适应性评价,筛选出适合大理早春作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为该区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以‘合作88’为对照,对比了5个新品种(系)的植株形态特征,抗性表现,鲜薯产量及块茎品质。结果表明:‘同薯20-2’出苗早,出苗率高,茎叶浓绿,植株茂盛,感病相对较轻且产量、商品薯率、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均高于其他参试品种。经进一步试验后可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李婉琳杨子芬白磊包锡龙贾振华郭华春
关键词:马铃薯新品系
云南省宣威市马铃薯高垄栽培技术的优化
2010年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了云南省马铃薯主栽品种不同垄作模式、不同种植密度的配比组合下马铃薯主要生育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合下对于马铃薯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品种,适宜宣威地区马铃薯生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为大垄双行覆膜栽培,该模式下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筛选出的最佳组合模式为云薯201,大垄双行覆膜,种植密度为60 000.hm-2。
颉炜清展康郭华春
关键词:马铃薯垄作栽培技术
云南马铃薯地方彩色品种“剑川红”和“转心乌”的花色苷主成分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彩色马铃薯富含花色苷,是一种天然抗氧化食品。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引进品种"黑美人"为对照分析了云南马铃薯地方特色品种"剑川红"和"转心乌"花色苷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剑川红"色素主要为酰化天竺葵色素类花色苷,其主要成分为天竺葵素3-[6-O-(4-O-E-p-香豆酰-O-α-吡喃鼠李糖苷)-β-D-吡喃葡萄糖苷]-5-O-β-D-吡喃葡萄糖苷。"转心乌"和"黑美人"所含色素相似,主要为酰化矮牵牛色素、锦葵色素、芍药色素类衍生物,主要成分均为矮牵牛花色素3-[6-O-(4-O-E-p-香豆酰-O-α-吡喃鼠李糖苷)-β-D-吡喃葡萄糖苷]-5-O-β-D-吡喃葡萄糖苷。
肖继坪郭华春
关键词:彩色马铃薯色素花色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