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1B10200003)

作品数:6 被引量:55H指数:4
相关作者:周民伟秦伟毅向定成向仕平田燕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胸痛
  • 4篇胸痛中心
  • 2篇救治
  • 1篇电子伤票
  • 1篇动脉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信息管理
  • 1篇信息管理系统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技术
  • 1篇胸痛病人
  • 1篇移动ICU
  • 1篇预后
  • 1篇远程
  • 1篇伤票
  • 1篇时间管理
  • 1篇数据清洗
  • 1篇痛病
  • 1篇主动脉

机构

  • 6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6篇周民伟
  • 5篇秦伟毅
  • 5篇向定成
  • 3篇田燕
  • 3篇向仕平
  • 1篇董凤英
  • 1篇唐绍辉
  • 1篇谢志泉

传媒

  • 5篇中国数字医学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胸痛中心数据清洗方法研究
2018年
由于各种因素,垃圾数据是必然存在的,数据清洗是数据挖掘的重要前提之一。针对胸痛中心数据库,介绍其存在的数据质量问题,并根据不同的实例层数据问题,给出数据清洗的具体方法,为类似的数据处理提供参考。
李晓君周民伟向定成董凤英
关键词:胸痛中心数据清洗
我院胸痛中心建设的实践探索被引量:19
2012年
我国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在逐年增高,而总体的救治水平还很不尽人意。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危险,准确筛查出肺栓塞、主动脉夹层以及急性心肌梗死低危患者,减少误诊、漏诊及过度治疗,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建立胸痛中心势在必行,它对增强医生对胸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水平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院从2010年始开始建设胸痛中心,按照可实践、可推广和可评估的要求,边设计、边研究、边实践,
周民伟向仕平向定成秦伟毅
关键词: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主动脉夹层临床预后发病率
电子伤票在急性胸痛病人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兴起和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广泛应用,可穿戴设备成为医疗卫生领域物联网2.0时代发展及应用的突破点。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物联网技术研发一种智能可穿戴设备—利用信息技术研究制作电子化的伤票(腕带),并对其原理及针对可致命的急性胸痛病人救治中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唐绍辉田燕秦伟毅周民伟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电子伤票急性胸痛
胸痛中心建设发展与管理模式被引量:22
2015年
胸痛中心是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有效的分类治疗而形成新的医学模式。介绍了胸痛中心的概念,基本理念,胸痛中心的组织构架及流程与管理模式。包括:胸痛中心的职责,诊治优势,教育功能,组织构架,人员配备,仪器设备要求,前期准备,救治规范流程,管理模式。并规范了胸痛中心的建设方法。
周民伟向定成秦伟毅向仕平田燕
关键词:胸痛中心
依托云平台拓展“远程ICU”和“移动ICU”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基于现代传感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建立了区域远程医疗急救物联网云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远程ICU"和"移动ICU"落地,使大医院专家不受时空限制,实时为基层医疗机构急救现场提供技术支持;使危重患者在转运途中维持ICU水平的治疗,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实践中,不断拓展"远程ICU"和"移动ICU"的应用范围,在国家及地方的各项重大任务保障、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部队各级卫生所、卫生队、训练场、老干部保健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医疗手段,充分发挥其平战结合、军地两用的优势。
田燕向定成秦伟毅周民伟谢志泉
关键词:移动ICU信息化技术物联网
胸痛中心时钟同步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11
2013年
介绍了胸痛中心时钟同步系统的构成、时间采集系统,并对应用进行了论述,实践证明,该系统对胸痛中心时间管理是一种有效方案,提高了医疗质量和临床效率。
周民伟向仕平向定成秦伟毅
关键词:胸痛中心时间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