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作品数:389 被引量:1,041H指数:13
相关作者:沈敏邹冬华陈忆九万雷范利华更多>>
相关机构: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4篇医药卫生
  • 334篇政治法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52篇法医
  • 113篇法医学
  • 58篇病理
  • 57篇法医病理
  • 57篇法医病理学
  • 46篇司法
  • 38篇司法鉴定
  • 38篇法医遗传学
  • 31篇法医毒理学
  • 25篇质谱
  • 23篇精神病
  • 22篇法医学鉴定
  • 21篇精神病学
  • 20篇法医毒物
  • 16篇色谱
  • 16篇法医人类学
  • 15篇外伤
  • 14篇精神活性物质
  • 14篇活性
  • 13篇短串联重复

机构

  • 251篇司法鉴定科学...
  • 87篇中华人民共和...
  • 48篇苏州大学
  • 27篇华东政法大学
  • 27篇复旦大学上海...
  • 23篇温州医科大学
  • 19篇内蒙古医科大...
  • 13篇贵州医科大学
  • 1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1篇四川大学
  • 1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0篇沈阳药科大学
  • 10篇上海市公安局
  • 9篇复旦大学
  • 6篇中山大学
  • 6篇上海健康医学...
  • 5篇佳木斯大学
  • 5篇郑州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6篇沈敏
  • 15篇邹冬华
  • 14篇万雷
  • 14篇范利华
  • 14篇陈忆九
  • 13篇蔡伟雄
  • 11篇朱广友
  • 11篇李正东
  • 11篇向平
  • 11篇夏文涛
  • 10篇卓先义
  • 10篇应充亮
  • 8篇林源
  • 8篇黄平
  • 8篇陈芳
  • 8篇陈丽琴
  • 7篇秦志强
  • 7篇张素静
  • 6篇李莉
  • 6篇马栋

传媒

  • 224篇法医学杂志
  • 134篇中国司法鉴定
  • 4篇中国法医学杂...
  • 3篇分析测试学报
  • 2篇刑事技术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汽车工程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编辑学报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质谱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出版与印刷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8篇2023
  • 39篇2022
  • 51篇2021
  • 46篇2020
  • 31篇2019
  • 55篇2018
  • 45篇2017
  • 16篇2016
  • 24篇2015
  • 22篇2014
  • 17篇2013
  • 22篇2012
  • 4篇2011
3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区骨折MSCT图像后处理显示与诊断探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MSCT(Multi-slice spiral 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鼻区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疑有鼻区骨折的伤者行MSCT容积扫描,并采用骨算法及软组织算法薄层重建,在工作站上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观察有无骨折并判定其骨折类型。结果 120例患者中,MPR、VR及MIP诊断为不伴移位的线性骨折49例、24例、30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1.2%、80.0%、100%;MPR、VR及MIP诊断为伴移位的线性骨折30例、19例、22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3%、86.4%、100%;MPR、VR及MIP诊断为粉碎性骨折24例、19例、20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2%、95.0%、100%;MPR、VR及MIP诊断为伴上颌骨额突骨折17例、13例、15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2%、86.7%、100%。对于不伴移位和伴移位的线性骨折,MIP与MPR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伴移位的线性骨折,MIP与VR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容积扫描及MPR、VR、MIP的联合应用对于判断有无鼻区骨折及骨折类型具有重要价值。MIP可以准确区分鼻骨缝、鼻骨孔和鼻区骨折,新鲜与陈旧性骨折要结合轴位图像及MPR综合评定。
汪茂文檀思蕾刘霞万雷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图像处理鼻区骨折
质谱成像技术及其在法医毒理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质谱成像(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MSI)是一种新型的成像技术,可在无标记的情况下同时检测并记录样品表面多种分子的空间分布信息。MSI的主要原理是将质谱与成像技术相结合,通过离子束或激光照射样品切片使其表面的分子离子化,经检测器获得质谱信号,再由成像软件将获得的数据转化成像素点并重构出目标化合物在组织表面的空间分布图像。MSI的样品制备包括样品收集与储存、组织切片、组织预处理、基质的选择与应用。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新药研发以及蛋白质组学等领域,其在法医毒理学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MSI的原理、样品制备过程,叙述了MSI在各种材料基质、草药混合物、潜指纹、毛发和动植物组织中的滥用物质及代谢物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在法医毒理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MSI技术在法医毒理学中的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周莉英王鑫向平
关键词:法医毒理学
微视野与视诱发电位在黄斑病变中的法医学应用
2015年
目的研究微视野仪与视诱发电位检测结果与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探索检测眼底黄斑病变者最佳矫正视力的途径。方法对62例黄斑病变者(黄斑病变组,62眼)及1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36眼)进行最佳矫正视力、微视野仪及视诱发电位的检测。结果 (1)微视野仪检测示黄斑病变组视网膜平均敏感度、固视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置信椭圆面积均大于对照组;视诱发电位检测示0.5周期/度(circle per degree,cpd)及2 cpd P100波振幅较对照组降低,潜伏期延长(P<0.05)。(2)黄斑病变组最佳矫正视力与其视网膜平均敏感度、置信椭圆面积及黄斑中心2°、4°固视百分率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视网膜平均敏感度与P100波的振幅呈线性相关(P<0.05)。(3)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053 x1+0.008 x3+3.897(y为最佳矫正视力,x1、x3分别为视网膜平均敏感度与2 cpd P100波振幅)。结论联合使用微视野仪与视诱发电位有助于判断黄斑区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客观最佳矫正视力。
周姝刘冬梅彭书雅孙婧刘瑞珏夏文涛
关键词:法医学黄斑微视野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眼动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 探讨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与正常对照人的眼动数据差异,以作为伤残鉴定新的客观评定指标。方法 本研究于2016年4~12月以1:1招募颅脑外伤脑软化灶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让被试完成反射性眼跳、反向眼跳及探索性眼球运动范式,记录被试眼动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反向眼跳范式中,脑软化灶组正确数、眼跳潜伏期、眼跳持续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探索性眼球活动范式中,脑软化灶组NEF、RSS分别要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反射性眼跳参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与正常人在反向眼跳、探索性眼球运动范式中眼动数据存在明显的不同,为新的客观评定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俊杰张丽英李豪喆戴婧
关键词:颅脑外伤眼动眼跳
湖南省人群血液中33种元素的正常值范围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调查湖南省一般人群血液中33种元素[锂(Li)、铍(Be)、硼(B)、镁(Mg)、铝(Al)、钙(Ca)、钛(Ti)、钒(V)、铬(Cr)、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锌(Zn)、镓(Ga)、砷(As)、硒(Se)、铷(Rb)、锶(Sr)、锆(Zr)、钼(Mo)、银(Ag)、镉(Cd)、锑(Sb)、铯(Cs)、钡(Ba)、金(Au)、汞(Hg)、铊(Tl)、铅(Pb)、钍(Th)、铀(U)]的正常值范围。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检测血液中33种元素,测定其正常值范围,并考察区域、性别和年龄对人群血液中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建立了湖南省人群血液中33种元素的正常值范围,其中B、Mg、Ca、Ti、Mn、Fe、Co、Cu、Zn、As、Se、Rb、Sr、Ag、Cd、Cs、Hg和Pb在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因年龄不同有差异的元素有Co、Ni、Cs和Hg(P<0.05),男性因年龄不同有差异的元素有Cu、Se和Hg(P<0.05)。结论不同地区人群血液中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建立了湖南省四个市的正常值范围。
王瑶张素静王跃进卓先义
关键词:法医毒理学血液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代谢组学在法医毒理学的应用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迅速兴起的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组群指标分析,进行高通量检测和数据处理,对生物体内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动态的定性定量分析,可灵敏地发现由毒物作用引起的异常代谢变化,获得毒物毒性效应、作用机制和生物标记物的信息。本文从代谢组学在滥用药物、农药和有毒动植物毒理学研究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阐述这一法医毒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严慧沈敏
关键词:法医毒理学代谢组学
神经纤维瘤病1型患者交通事故后肠破裂死亡1例
2022年
1案例1.1简要案情姜某,男,39岁,某年3月21日驾驶残疾人专用车与一辆小轿车发生碰撞后受伤,经医院救治无效于4月4日死亡。1.2病史摘要某年3月21日,姜某因“车祸外伤致会阴部肿痛2 h”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100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8.4/12.7 kPa(138/95 mmHg),腹软,无移动性浊音,会阴部高度隆起,压痛。
杨琦帆田志岭万雷邹冬华王彦斌张广政刘宁国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交通事故肠破裂骨骼畸形
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3种兴奋剂类毒品及其代谢物被引量:3
2013年
建立了3种常见兴奋剂类毒品3,4-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MDMA)、甲基苯丙胺(MA)、可卡因及其代谢物同时分离与鉴定的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LC-ESI-ITMS)方法。通过体外代谢方法得到大鼠肝微粒体S9组分中MDMA、MA、可卡因及代谢产物混合体系后,利用LC-ESI-ITMS联用技术对各代谢物进行分析,得到各代谢物的[M+H]+分子量信息,进一步结合多级串联质谱(LC-MSn)分析结果获得结构信息,对代谢物进行鉴定,从而快速推测代谢物结构,得到MDMA、MA、可卡因的主要代谢产物。所建立的方法用于3种常见兴奋剂类毒品及其代谢物的分析,具有快速、高效、灵敏、选择性好等特点。
陈学国宋鸣朱昱吴迪许英健
关键词:毒物分析肝微粒体体外代谢
基于3D激光扫描、多刚体重建和遗传算法优化的车-人碰撞事故再现模拟与损伤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利用3D激光扫描技术,结合多刚体动力学和遗传算法优化对一起汽车与自行车及其骑车人碰撞的交通事故进行再现模拟与损伤分析,为法医学死因鉴定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利用3D激光扫描技术对肇事汽车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建立人-自行车-汽车多刚体模型,并设置优化变量的取值范围,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最优近似解,并与事故现场附近监控视频记录进行比较。结果事故车辆激光扫描重建结果良好,通过遗传算法优化收敛所获得的最优近似解中的假人、自行车、汽车的动力学行为与监控视频中所记录的三者动力学行为相符合,假人的损伤参数也与事故中骑车人的损伤情况及部位相一致。结论利用3D激光扫描技术,结合多刚体动力学和遗传算法优化可以对人-自行车-汽车碰撞前的运动状态、碰撞致伤过程进行重建,并对受害者的损伤进行力学分析,在交通事故受害人致伤方式鉴定及死因分析中具有应用价值。
孙杰王涛王涛邵煜张志勇冯浩邹冬华陈忆九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生物力学多刚体动力学遗传算法
小肠破裂继发弥漫性腹膜炎死亡致医疗损害1例被引量:1
2017年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杨某,男,73岁,某年10月13日13时因邻里纠纷被人殴打致伤,后送至某县人民医院治疗,当日21时许死亡。因家属认为医院在救治杨某过程中存在医疗过错,申请进行医疗损害司法鉴定。
柳鸿麒张建华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腹膜炎小肠破裂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