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214900)

作品数:54 被引量:268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明旭杜传梅秦志宏陶秀祥王飞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矿业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化学工程
  • 13篇矿业工程
  • 9篇理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褐煤
  • 4篇水煤浆
  • 4篇微波
  • 4篇微波脱硫
  • 4篇煤浆
  • 4篇煤炭
  • 4篇光谱
  • 3篇氧化菌
  • 3篇有机硫
  • 3篇胜利褐煤
  • 3篇萃取
  • 3篇脱硫
  • 3篇煤炭脱硫
  • 3篇焦煤
  • 3篇
  • 3篇超声波
  • 3篇
  • 2篇单质硫
  • 2篇影响因素
  • 2篇铁矿

机构

  • 2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1篇中国矿业大学...
  • 8篇安徽理工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天津大学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枣庄学院
  • 1篇普林斯顿大学
  • 1篇山西天地煤机...

作者

  • 6篇杜传梅
  • 5篇秦志宏
  • 5篇张明旭
  • 4篇陶秀祥
  • 4篇王飞帆
  • 3篇邵菊芳
  • 3篇吕俊复
  • 3篇张丽芳
  • 3篇倪中海
  • 3篇冯莉
  • 3篇冷云伟
  • 3篇朱红威
  • 3篇闵凡飞
  • 2篇葛涛
  • 2篇李宁
  • 2篇李小川
  • 2篇马德刚
  • 2篇周敏
  • 2篇尹炜迪
  • 2篇程钰间

传媒

  • 5篇煤炭技术
  • 3篇清华大学学报...
  • 3篇煤炭工程
  • 3篇煤炭科学技术
  • 3篇Intern...
  • 2篇中国煤炭
  • 2篇量子电子学报
  • 2篇原子与分子物...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2篇洁净煤技术
  • 2篇辽宁大学学报...
  • 2篇粉末冶金材料...
  • 1篇化工生产与技...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煤炭转化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12篇2015
  • 12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炭微波脱硫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被引量:20
2012年
综述了煤中含硫组分的分类、赋存状态以及微波辐射作用下含硫化学结构对微波的断键响应;分析了煤炭微波脱硫的作用机理,同时对非热效应存在的理论依据进行了阐述。结合微波试验装置的发展,介绍了适用于煤炭微波脱硫的非热效应试验研究方法,并展望了煤炭微波脱硫技术的发展方向。
严东周敏
关键词:微波脱硫有机硫无机硫
煤炭微波脱硫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3年
综述了煤炭微波脱硫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微波脱硫技术的类型及研究进展,分析了煤炭粒径、微波功率、辐照时间、介电性质等因素对微波脱硫效果的影响.认为微波具有穿透性加热、选择性加热、无温度梯度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煤炭脱硫方法,并展望了微波脱硫技术的研究方向.
周敏杨絮宋利强文豪刘加朋
关键词:煤炭脱硫微波脱硫
激光诱导镍等离子体发射光谱Stark展宽和电子密度的空间分辨特性被引量:2
2013年
在大气环境下利用脉冲Nd:YAG激光532 nm输出烧蚀Ni靶,产生了激光等离子体。在350~600 nm波长范围内测定了激光诱导等离子体中Ni原子的空间分辨发射光谱。得到了385.83 nm发射光谱线的Stark展宽及其随径向的变化特性。由发射光谱线的强度和Stark展宽计算了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并讨论了激光等离子体的空间演化特性。结果表明,在沿激光束方向上,当距离靶表面0~2.5 mm范围内变化时,谱线的Stark展宽、线移和电子密度都随距靶面距离的增大而先增大,在离靶面约1.25 mm处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随距离的进一步增大而减小;电子密度在0.1~3.0×10^(16)cm^(-3)范围内变化。
杜传梅张明旭庞建勇
关键词:激光物理电子密度
Convenient synthesis of 2-arylbenzothiazoles and 2-arylnaphthothiazoles被引量:2
2012年
包括五 2-arylbenzothiazoles 和二 2-arylnaphthothiazoles 的 Thiazoles 在这个工作用简单合成策略被综合。2-Arylbenzothiazoles 和 2-arylnaphthothiazoles 能被 methylaromatics 的反应分别地面对元素的硫与苯胺或 naphthylamine 准备。所有七 thiazoles 被融化的点测量, FTIR, 1H NMR, 13C NMR 和 GCMS 分析描绘。
Li Fang ZhangZhong Hai NiDong Ying LiZhi Hong QinXian Yong Wei
关键词:GC-MS分析噻唑苯胺
不同萃取方式对胜利褐煤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选取丙酮、甲醇、四氢呋喃3种溶剂,采用索氏萃取、超声波辅助萃取和微波辅助萃取3种方式萃取胜利褐煤。通过比较萃余煤孔隙结构的改变,探索了不同能量场对小分子相溶出过程的影响。利用FT-IR、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对萃余煤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萃取过程对煤样官能团影响不明显,但对孔结构影响较大。说明萃取过程只是破坏了小分子相与煤大分子网络结构之间的各种弱相互作用力,并没有破坏煤的大分子结构。超声波辅助萃取和微波辅助萃取不仅增加了微孔的数量而且改变了微孔的孔径分布,主要增加了0.92 nm左右的微孔数量,说明在微波和超声波作用下,微孔中的小分子物质易溶出。煤样经3种方式萃取后,比表面积均增加,增幅为:超声波辅助萃取>微波辅助萃取>索氏萃取。
赵迎亚冯莉张曼于晓慧
关键词:褐煤萃余煤超声波辅助萃取微波辅助萃取
煤泥选择性絮凝浮选中聚丙烯酰胺的作用机制被引量:6
2016年
测试了阴离子型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PAM A401作用对煤及高岭石絮体表观粒径分布、样品红外光谱以及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并通过浮选速度实验验证PAM A401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12 mg·L-1PAM A401且循环搅拌11 min时,煤絮体累积粒度分布达到10%、50%和90%时对应的粒径分别是高岭石絮体的6.86、2.22和2.45倍,呈较好的絮凝选择性.吸附PAM A401后,煤的亲水性官能团特征峰增强,疏水性降低;高岭石的亲、疏水性官能团均有增加,疏水性略高.与常规浮选相比,选择性絮凝浮选实验的浮选速率较大,捕收剂用量降低30%.浮选3 min时,选择性絮凝浮选实验的可燃体回收率为81.57%,较常规浮选实验高3.64%,精煤灰分相当.PAM A401虽使煤颗粒的表面润湿性降低,但微细粒煤颗粒表观粒径增大的效应促进微细粒煤泥的分选.
邹文杰曹亦俊孙春宝张志军
关键词:浮选絮凝聚丙烯酰胺润湿性
亚格子过滤双流体模型的网格依赖性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双流体方程和颗粒动力学理论的计算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流化床的气固两相流数值计算,高精度网格是其准确计算流动的必要条件。一些经典的微尺度阻力模型,其网格尺度决定其模拟结果的精度。亚格子过滤双流体模型是一种有效的适用于粗糙网格的计算模型,其包含的气固相间作用力和颗粒相应力本构方程是在高精度网格条件下,以微尺度双流体方程和颗粒动力学理论计算得到的气固流场为基础,对计算结果进行小尺度过滤后得出。使用亚格子过滤双流体模型替换基于颗粒动力学理论的双流体模型,针对同一物理问题,在不同网格尺度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此计算模型相比经典阻力模型具有较好的网格无关特性,并且和实验结果较为一致。同时也对颗粒动力学理论与之相结合进行了尝试,即仅使用亚格子过滤阻力模型,颗粒相应力仍然使用颗粒动力学模型,其计算结果的网格无关性及与实验值的吻合程度优于经典模型。
闫小康William HollowaySankaran Sundaresan杨建国刘炯天
单质硫在对二甲苯存在下的热迁移研究
2015年
煤中硫及含硫化合物的热迁移规律研究是煤加工和洁净利用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选取对二甲苯中的甲基作为活性氢来源,研究了无机单质硫在225~300℃条件下的热迁移规律.反应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定量和定性.结果表明:GC-MS可检测到的产物有19种,其中含量较多两种是4,4’-二甲基二苯乙烷(I)和反-4,4’-二甲基二苯乙烯(II).此外,还检测到4种含硫化合物,均为噻吩类物质.反应混合物经提纯分别得到了两种主要偶联产物4,4’-二甲基联苄和反-4,4’-二甲基二苯乙烯的纯品.探讨了反应机理,认为该反应属自由基型反应.研究表明,单质硫在活泼甲基存在的热条件下主要以H2S的形式迁出,部分转变成更难迁出的噻吩类杂环硫.
张腾飞张丽芳秦志宏倪中海
关键词:二甲苯自由基反应
影响煤成浆性的机理因素分析与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在现有煤成浆性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孔隙率和表面特性是影响煤成浆性的实质上的机理因素,并以蒙东褐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经105℃空气氛围干燥3h后,干燥煤的成浆性变差,其主要原因是干燥过程导致的煤比孔容和比表面的提高;与之相对的,干燥煤接触角变大,说明单纯采用接触角测量数据推断煤成浆性是不严谨的。
张成联涂亚楠
关键词:水煤浆煤质成浆性孔隙率表面特性
噻吩类含硫模型化合物的降解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探究煤中噻吩类有机硫化合物降解规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搜索过渡态提出了两条反应路径.通过对反应路径中各物种的原子电荷、热力学、动力学参数和噻吩降解的势能剖面图分析得出:各路径发生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噻吩降解的最有利的反应路径为Path1,即首先是H9转移到S5上,接着H8从C3转移到C4上伴随着C4-S5键的断裂,然后H6转移到S5上,最后随着H7从C2转移到C1上,H2S离开原来的结构,丁二炔形成.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煤中噻吩类含硫模型化合物在不同降解路径中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可以有助于理解煤中噻吩硫的脱除机理,为煤中噻吩类有机硫的脱除实验及工业处理过程提供理论指导.
杜传梅胡国帅张明旭闵凡飞王飞帆张凌睿
关键词:降解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