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880033)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黄启兵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院校
  • 2篇院校设置
  • 1篇治校
  • 1篇晚清
  • 1篇校长
  • 1篇校长治校
  • 1篇历史演进
  • 1篇立案
  • 1篇民国
  • 1篇民国时期
  • 1篇教育
  • 1篇教育主权
  • 1篇教授治校
  • 1篇管理变革

机构

  • 5篇苏州大学

作者

  • 5篇黄启兵

传媒

  • 3篇高等教育研究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院校设置中的部门办学——以清华的隶属关系变化为例
2015年
晚清时期清华由外务部、学部共管,北洋政府时期由外交部单管,南京政府时期先由大学院与外交部共管,最后由教育部直辖。清华隶属关系的变化是由于"庚子赔款"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造成的。其变迁历史表明:两部共管的制度设计必然导致意见分歧与权力斗争,要解决部门办学问题须有赖于比各业务部门更高层政府机构的介入,清华大学改由教育部直辖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启兵
关键词:院校设置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的管理变革:从“教授治校”到“校长治校”被引量:4
2015年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实行"教授治校",其初衷是为了防止因校长变更而导致学校不稳定。该制度既是遵守《大学令》等相关法律规定的结果,也是对北大以前已经建立的评议会制度的"萧规曹随",同时与蔡元培借鉴德国大学评议会制度、实践其民主理念不无关系。蒋梦麟长校后,将"教授治校"改为"校长治校",其原因有四:《大学组织法》的颁布以及政府整顿教育的举措;评议会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如派系斗争、规则破坏、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等;蒋梦麟的个人威望不够,与评议会存在矛盾;北大的教授兼课问题与经费不足问题,评议会都无力解决。
黄启兵
关键词:教授治校校长治校
我国院校设置基准的历史演进被引量:2
2014年
院校设置基准是院校设置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院校设置基准经历了晚清时期从无到有、北洋政府时期从高到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从质性规定到量化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从缺失到完善的过程。我国院校设置基准的历史变迁表明:院校设置基准是院校设置中最重要的一般性制度,是院校设置规范化的重要举措;院校设置基准应保持适当的高度;院校设置基准尽可能量化、细化。
黄启兵
关键词:历史演进
院校设置中的教育主权:晚清教会大学立案考略被引量:5
2012年
晚清学部对于教会大学的基本立场是"无庸立案,不给奖励"。其原因主要有四:一是因为中西文化的冲突,担心教会大学的毕业生不能站在中国的立场上为国家服务,所以不愿承认;二是因为担心引起外交纠纷,且已有大量的教会人士为我所用,所以不可拒绝;三是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期望国家自强之后再解决教会大学立案问题;四是借鉴日本对于本国教会学校的不干涉政策。其目的之一乃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教育主权。
黄启兵
关键词:立案教育主权
北平大学区时期北京大学的合并与分离被引量:2
2013年
北平大学区时期,国民政府试图合并平、津、保三地的大学组成北平大学,遭到北京大学学生的激烈反对。其反对的原因不仅因为大学区制本身存在的理论困境与合并的现实困难,还夹杂着复校希望落空、经费不能解决、学阀控制的恐惧与北大精神的殒落等。尽管北京大学学生誓死反对合并,但最终却不得不妥协。其妥协原因,既有外部环境的政治高压,也有学生内部意见的分歧甚至严重对立,还有吴稚晖等人的斡旋调停。尽管北京大学风潮最终和平解决,但北平大学区制依然给北京大学乃至北方教育界带来极大的伤害。
黄启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