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研究基金

作品数:12 被引量:77H指数:6
相关作者:吕军虞慧炯季敏刘寅李衡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曙光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老年期
  • 6篇老年期痴呆
  • 6篇痴呆
  • 3篇残疾人
  • 2篇老年
  • 2篇患病
  • 2篇患病率
  • 1篇行为和精神症...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照护
  • 1篇症状
  • 1篇人力资源
  • 1篇韧带
  • 1篇韧带损伤
  • 1篇筛查量表
  • 1篇身心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系统功能
  • 1篇前交叉韧带

机构

  • 11篇复旦大学
  • 11篇上海市残疾人...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吕军
  • 9篇虞慧炯
  • 8篇季敏
  • 7篇刘寅
  • 7篇李衡
  • 5篇张云
  • 5篇杨建萍
  • 5篇吴静华
  • 5篇傅传威
  • 4篇陈万春
  • 2篇阎元
  • 2篇徐洁
  • 2篇王海东
  • 1篇王予彬
  • 1篇孟涵
  • 1篇姚新伟
  • 1篇朱文辉
  • 1篇师东良
  • 1篇卢亮宇
  • 1篇徐依依

传媒

  • 8篇中国康复理论...
  • 3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区级残疾人康复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各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人员现状,探索下一阶段区级康复中心的发展策略。方法:利用自拟问卷普查上海市区级残疾人康复中心的人力配置情况。结果:上海市已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人员结构的区级残疾人康复中心人员队伍,但与城区相比,郊区康复中心人员在年龄、学历、岗位性质、工作年限和职称的分布上均存在差距。结论:消除上海市城郊区级残疾人康复中心人员结构差异,构建区级康复中心准入标准;为确保区级康复中心功能的实现,建立区级残联与康复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
陈万春虞慧炯李衡傅传威杨建萍刘寅吕军
关键词:人力资源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塑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观察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变化。方法:在Pubmed、EMBASE、CINAHL、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CNKI)进行文献检索,然后筛选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6篇文献入选本研究。这些文献主要使用了体感诱发电位、脑电图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了前交叉韧带损伤和重建术后的脑功能。发现: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P27电位缺失,重建手术并未恢复P27电位。P27电位缺失者功能较好。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大脑额部θ功率区活动增加。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对侧的丘脑、顶后部皮质、初级感觉运动区、基底核—外侧苍白球、次级躯体感觉区、扣带回运动区、运动前区和同侧的小脑和初级感觉运动区的激活消失,但是对侧辅助运动前区、对侧次级躯体感觉区后部和同侧颞下回后部的激活增强。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塑。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康复治疗有必要考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塑。
师东良李靖龙孟涵朱文辉卢亮宇王惠芳翟华王予彬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中枢神经系统
上海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协调员及街道管理人员现状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残疾人社区康复管理人员现状,为下一阶段残疾人社区康复管理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自拟问卷普查上海市残疾人社区康复管理机构。结果上海市已初步建立一支基于康复协调员和街道管理人员的残疾人社区康复管理队伍。然而,队伍的人员结构和规模仍有待完善。结论上海市下一阶段社区康复管理队伍建设的重点是优化康复协调员人员结构,适度扩大街镇管理人员规模;同时,需努力缩小城郊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差距。
陈万春季敏李衡徐洁杨建萍吴静华吕军
关键词:残疾人
上海市老年期痴呆患病现况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65岁及以上人群痴呆患病情况。方法运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以上海3个街道(镇)共计15158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调查对象,经过量表筛查和精神科医生确诊2个阶段,实施老年期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筛查阳性率为9.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阳性率为9.9%;有2306名老人作为可疑患者进入确诊流程;最终确诊老年期痴呆患者1271例,65岁及以上社区人群老年期痴呆粗患病率为8.1%,年龄标化后为6.1%,患病率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有关(P<0.01)。结论老年期痴呆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季敏姚新伟吕军薛海波张云刘寅虞慧炯
关键词:老年期痴呆患病率
上海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评估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了解上海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方法在前期老年期痴呆现况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神经精神量表(NPI)对1271例确诊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进行测评。结果 50.95%的患者近1个月内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行为和精神症状,32.17%为临床显著性症状(CSD)。对照顾者影响最大的症状是妄想(2.32±1.48),其次是异常的运动行为(2.30±1.31)和幻觉(2.16±1.25)。严重程度的分级为Ⅰ级(轻度)620例、Ⅱ级(中度)238例和Ⅲ级(重度)406例。结论上海老年期痴呆患者BPSD发生率较高,老年期痴呆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需结合研究目的进行确定。
张云薛海波吕军刘寅姚新伟虞慧炯季敏
关键词:老年期痴呆
上海老年期痴呆照护者身心状况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评估上海老年期痴呆照护者负担及容忍度。方法在前期老年期痴呆现况调查的基础上,对1271例患者的照护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照护者的人口学特征、照顾老人对照护者身体、心理、生活的影响以及对各种非适应性行为的容忍度。结果近60%的照护者感到有精神压力,近40%的照护者认为精神压力对自身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照护者对患者的各种非适应性行为能报以容忍态度。结论照护者身心状况不佳,有必要尽快探索建立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社会支持体系。
虞慧炯吕军姚新伟张云薛海波刘寅季敏
关键词:老年人痴呆
我国老年期痴呆研究现状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系统分析我国老年期痴呆的研究现况,为探索构建老年期痴呆患者社会支持体系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文献评阅对国内2000年以来发表的406篇老年期痴呆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老年期痴呆的筛查诊断方法日趋成熟,但病因机制仍不明确,无法根治,早期干预及护理、社会支持方面的研究开展严重不足。结论当前应规范筛查诊断标准、定期开展社区筛查评估;在明确危险因素基础上,加强病因学研究以期突破;开展系统化的干预研究,加强居家护理技术的培训;探索构建老年期痴呆患者社会支持体系。
吕军张云虞慧炯阎元刘寅季敏李衡吴静华
关键词:老年期痴呆
老年期痴呆筛查评估量表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分析国内老年期痴呆筛查和评估量表应用现状。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分析国内研究中老年期痴呆评估与诊断所采用的各种筛查评估量表、常用量表的特点及采用不同筛查工具的流行病学结果。结果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为老年期痴呆筛查的首选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为辅助筛查工具。结论形成国内MMSE筛查推荐界值、优化筛查量表间组合并研制更适宜的筛查工具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傅传威吕军张云虞慧炯吴静华李衡季敏刘寅
关键词:老年期痴呆筛查量表患病率
老年期痴呆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与老年期痴呆发病有关的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措施的研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分析与老年期痴呆发病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其关联程度。结果高龄为老年期痴呆的决定因素,血管性因素是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共同的危险因素。结论积极采取早期生活干预;关注女性人群及心理健康;进一步明确剂量-反应因素的阈值。
张云吕军季敏李衡王海东傅传威阎元虞慧炯
关键词:老年期痴呆影响因素
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人才培训现状及需求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各类康复相关机构培训的开展情况及需求。方法对上海市残联各类康复相关机构2010年度的培训主题、次数及对象进行普查,并对各类康复人才的培训意向进行重要性与紧迫性排序。结果各类康复相关机构均开展了一定数量的人员培训,内容因机构性质及级别不同而有所区别;现有培训内容与参加培训人员对培训内容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意向存在差异。结论目前上海市残联康复人才培训体系初步建立,应进一步完善培训的需求分析,确定适当的培训内容,探索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切实提升培训效果。
杨建萍虞慧炯李衡傅传威陈万春刘寅吕军
关键词:残疾人联合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