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3JJD720008)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王福生曲达甘霖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哲学
  • 3篇主义
  • 2篇马克思主义
  • 1篇意识形态批判
  • 1篇异化
  • 1篇异化概念
  • 1篇异化劳动
  • 1篇遮蔽
  • 1篇整体性
  • 1篇政治经济学
  • 1篇政治哲学
  • 1篇证法
  • 1篇人学
  • 1篇社会
  • 1篇私有财产
  • 1篇苏格拉底
  • 1篇尼采
  • 1篇诺齐克
  • 1篇重温
  • 1篇庄子

机构

  • 10篇吉林大学

作者

  • 6篇王福生
  • 4篇曲达
  • 1篇甘霖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哲学研究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人文杂志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理论月刊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临沂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尼采眼中的苏格拉底的daimonion被引量:1
2016年
在尼采看来,daimonion是理解苏格拉底本质的钥匙。苏格拉底视理性为一切本能的主人,与此同时他又非常信赖与听从daimonion的声音。尼采对苏格拉底最大的批评是将其看作一个理性主义者,认为苏格拉底使理性僭越于其他一切本能之上,但苏格拉底的daimonion对这一理解构成了潜在的挑战。尼采直面这一挑战,最终将其归为本能的两个层面,即自然的、欲望的层面与通过学习、训练而得的层面,从而成功避免了苏格拉底陷入要么是流氓要么是疯子,要么诚实而愚蠢要么理智但骗人的两难困局。
王福生甘霖
关键词:尼采苏格拉底本能
庄子逍遥游之近孔子阐释
2019年
庄子以"天在内,人在外"的天人关系理解为基础,强调齐生死,一寿夭,万物无足以撄其心,出入人间世且作逍遥游。逍遥游实质上是自然而然,它反对逞其私智而以生事为能,也反对执着于有为之迹而累心,但自然无为并非不事事,逍遥游也不是在浩渺之乡孤芳自赏。道之为用,始于养生治身,而终于治天下,也就是说,由己之身而至国家、天下,无处不逍遥矣。庄子思贯孔、老两家,而其究竟处更近孔子之意在此处最为显明。
王福生
关键词:逍遥游孔子庄子
关注现实的人——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人学
2014年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以来,学者对文本中的人学思想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思想发生过断裂,人学不过是他"早期不成熟的思想"。有些人则仅仅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片面地理解马克思,反对社会主义。笔者以为:仅仅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人道主义固然是错误的。然而忽视人学的理论意义,把之看做意识形态加以排斥也是值得商榷的。本文主要通过《1844年经济学手稿》从人学的角度重新审视马克思。
曲达
关键词:人学资本
古典政治经济学中被遮蔽的三个假定
2016年
在西方经济学视阈下,马克思经济理论被认为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特别是李嘉图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完善,后来出现的"边际效用革命"才真正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这也就完全忽视了马克思的理论价值。笔者认为,仅仅从经济学发展的结果来评论马克思未免有失公允。从古典政治经济理论的发展线索看,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存在着几个"根深蒂固"的假定:"生产至上"假定,"伦理实体"假定,"等价交换和劳资合作"假定,通过对这些假定的批判,马克思提出了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正确方法,开拓了新的哲学领域,从而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
曲达
关键词:辩证法资本论政治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
分配正义与持有正义——解读罗尔斯与诺齐克的正义之争
2014年
罗尔斯与诺齐克是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两大杰出代表,两人同属新自由主义阵营,然而两人的观点在正义问题上却大相径庭。罗尔斯从自由平等的权利出发,通过契约论的方法,无知之幕的概念,主张用两个正义原则取代社会上流行甚广的功利主义作为社会经济分配的指导原则,而诺齐克则批判和继承了洛克的物权理论,从人对物所固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出发,论证了持有的正当性。实际上,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何为正义的标准以及平等自由的优先性问题。
曲达
关键词:持有分配正义自由主义
重思《巴黎手稿》中的异化概念被引量:2
2014年
随着《巴黎手稿》的文献学研究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包括《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在内的《经济学笔记》内在联系性的确定,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再次成为学者们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其最新进展是用后者中的交往异化理论补充、完善前者异化劳动理论中的第四个规定,但在如何理解这第四个规定、特别是四个规定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还有继续讨论的必要。实际上,四个规定之间绝没有所谓的"根本性转变"和"飞跃",有的只是理论逻辑的进一步深化和"成长"。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人的本质特别是其社会性的恰当理解。"社会"范畴强调人的本质的"现实性",但并没有改变而只是深化了马克思对人的理解。因此,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规定是一个整体,不能做人为的分割,而且其逻辑顺序也不能随意打乱。
王福生
关键词:《巴黎手稿》社会劳动异化交往异化
重温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两部著作,柯尔施清晰地向我们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质、哲学基础及其批判的和革命的本质。这种揭示平实而严整,既有独创性又合乎马克思的本意,但也可能正因如此,柯尔施在国内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受到的重视明显不够,而且还有诸多误解。重温柯尔施所诠释的马克思主义观,不仅有助于恢复柯尔施的本来面目,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王福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从私有财产到异化劳动——马克思对黑格尔“承认”问题的深化
2017年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主奴斗争篇章里描述了一种"片面的和不平衡的承认",这种承认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主奴斗争之后产生了不对等的自我意识。后来在《法哲学原理》里黑格尔对承认理论做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了由自由意志出发、以所有权为基础、以劳动为手段的市民社会,以此作为相互承认的主体交往活动的平台。马克思认为,黑格尔颠倒了私有财产与劳动之间的关系,黑格尔所谓人人平等、相互承认的市民社会实际包含着各种压迫和奴役。只要广泛地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的社会分工还存在,人类还必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的自然必然性而被迫从事劳动,平等而普遍的"承认"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曲达
关键词:私有财产异化劳动自由意志自我意识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及其内在结构被引量:3
2013年
内在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线,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因此,理解这种整体性及其内在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思想结构可以概括为"一体两翼"格局,所谓"一体"指的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批判,所谓"两翼"分别是指社会主义理念和意识形态批判,它们密切关联,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一生的思想事业。
王福生
关键词:意识形态批判
自由观念的四个区分被引量:1
2015年
自由概念的极其模糊和自由问题的牵涉极广使问题变得复杂难解。从贡斯当、伯林和韦尔默等人对自由的著名区分开始厘清自由概念的含义是本文的目的所在。从本质上讲,自由说的是某一行动主体免于束缚或强制去做某事,而它的实现既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相应的政治保障,也离不开关于行动者的某种形而上学解释。
王福生
关键词:贡斯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