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7BS03028)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高德宗傅勤烨马忠兵李玉阳余之刚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腺癌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胸苷
  • 1篇胸苷酸合成酶
  • 1篇胸苷酸合酶
  • 1篇乳腺癌患者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肿瘤
  • 1篇腺肿瘤
  • 1篇临床病理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芯片
  • 1篇核苷
  • 1篇核苷酸

机构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作者

  • 2篇余之刚
  • 2篇李玉阳
  • 2篇马忠兵
  • 2篇傅勤烨
  • 2篇高德宗
  • 1篇孙任成
  • 1篇王峰
  • 1篇王斐
  • 1篇李亮
  • 1篇李亮
  • 1篇张强
  • 1篇田克立
  • 1篇郭明明
  • 1篇张强

传媒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乳腺癌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并探讨乳腺癌与自身正常乳腺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用全人类基因组芯片检测技术,筛查3对乳腺癌及其自身正常乳腺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real-time 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全基因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及其自身正常乳腺组织间有42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31个,下调基因196个。在这一组基因中,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基因有27个(12个表达上调,15个表达下调),与细胞黏附有关的基因有15个(4个表达上调,11个表达下调),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有13个(6个表达上调,7个表达下调)。结论乳腺癌组织与自身正常乳腺组织在基因表达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存在于不同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增殖、细胞黏附、细胞凋亡等)中。
郭明明余之刚马忠兵高德宗李亮李玉阳张强王峰王斐傅勤烨
关键词:乳腺肿瘤基因芯片差异表达基因
乳腺癌患者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2010年
目的 研究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基因多态性在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83例初诊乳腺癌患者外周静脉血,术前均未给予任何针对乳腺癌的治疗,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墓因型.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病理的关系采用卡方分析进行检验.结果 83例乳腺癌患者的基因分布情况为:(1)3R/3R、2R/3R及2R/2R 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68.7%、27.7%、3.6%;(2)按G→C单核苷酸多态性细分,2R/2R,2R/3C,2R/3G,3G/3G,3C/3C及3G/3C 6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3.6%、19.3%、8.4%、19.3%、37.3%及12.1%;(3)+/+6 bp、+/-6 bp及-/-6 bp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8.4%、50.6%及41.0%;(4)3种基因多态性均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另外TS 5′-UTR多态性与淋巴结转移(P=0.019)、Ki67(P=0.022)相关,TS 3′-UTR多态性与发病年龄相关(P=0.002),G→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21).结论 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中3R/3R、-/-6 bp基因型频率较高;TS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密切相关.
孙任成田克立马忠兵傅勤烨张强高德宗李玉阳李亮余之刚
关键词:胸苷酸合酶多态性单核苷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