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6KJB360131)

作品数:9 被引量:45H指数:5
相关作者:陈华圣许爱华崔德利任莉陈钢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解毒
  • 4篇解毒汤
  • 4篇肺癌
  • 3篇LEWIS肺...
  • 2篇凋亡
  • 2篇肿瘤
  • 2篇祛痰
  • 2篇化疗
  • 2篇基因
  • 2篇复发
  • 2篇复发转移
  • 2篇拆方
  • 1篇蛋白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端粒酶活性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机构

  • 9篇扬州大学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作者

  • 7篇陈华圣
  • 6篇许爱华
  • 3篇崔德利
  • 2篇任莉
  • 1篇贾玲昌
  • 1篇苏庆
  • 1篇陈钢
  • 1篇郑媛媛
  • 1篇沈婷婷

传媒

  • 2篇中药材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3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六君二陈解毒汤及其拆方抑制Lewis肺癌及对VEGF和nm23-H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六君二陈解毒汤及其拆方对小鼠Lewis肺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对移植瘤细胞VEGF和nm23-H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C57BL/6J小鼠Lewis肺癌模型,给药15 d后观察肺表面转移瘤结节数;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ewis肺癌移植瘤细胞VEGF和nm23-H1的表达。结果:六君二陈解毒汤及其拆方六君二陈汤、清热解毒汤3个治疗组的肺转移形成灶数皆少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其中六君二陈解毒汤肺转移抑制率为80%,明显优于其拆方;六君二陈解毒汤及拆方均可以降低移植瘤细胞VEGF的表达并提高nm23-H1的表达水平。结论:六君二陈解毒汤及其拆方能抑制小鼠Lewis肺癌肿瘤自发性肺转移的发生,其抗肿瘤转移机制可能与影响Lewis肺癌细胞VEGF和nm23-H1的表达有关。
崔德利陈华圣许爱华陈珏
关键词:清热解毒汤LEWIS肺癌VEGFNM23-H1
双苓扶正抗癌制剂对HL-60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双苓扶正抗癌制剂体外对HL-60细胞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MTT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L-60细胞体外增殖、凋亡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双苓扶正抗癌制剂(80~320mg·L^-1,48h)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及其增殖促进基因c—myc的表达,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并上调凋亡诱导基因bax的表达。结论双苓扶正抗癌制剂对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涉及增殖促进基因c—myc和凋亡诱导基因bax。
陈华圣许爱华任莉贾玲昌
关键词:HL-60细胞增殖凋亡基因
双苓扶正抗癌制剂对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p53蛋白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检测双苓扶正抗癌制剂对人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制剂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RAP-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SGC-7901细胞端粒酶活性为阳性,双苓扶正抗癌制剂(160和320μg/ml)2个给药组其端粒酶活性皆为阴性;对照组SGC-7901细胞的p53蛋白阳性标记率为(41±13)%,双苓扶正抗癌制剂(160和320μg/ml)2个给药组其p53蛋白阳性标记率分别为(15±5)%、(13±6)%。结果显示,双苓扶正抗癌制剂可抑制SGC-7901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结论:双苓扶正抗癌制剂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端粒酶活性和下调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有关。
陈华圣陈钢许爱华苏庆贾玲昌
关键词:胃癌细胞端粒酶P53蛋白
以“痰”为中心防治肿瘤复发转移的理论及临床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肿瘤的复发转移与"虚、痰、毒、瘀"等病理因素有关,中医痰的致病特点与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特性具有高度相似性,以"痰"为中心防治肿瘤复发转移,从形成痰的脏腑和主要病因以及情绪、饮食等因素进行中医药干预,值得关注与研究。
陈华圣
关键词:恶性肿瘤中医病机中医药疗法
六君祛痰解毒汤及其拆方对C57BL/6J小鼠Lewis肺癌转移的抑制作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研究六君祛痰解毒汤及其拆方对小鼠Lewis肺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C57BL/6J小鼠Lewis肺癌转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替加氟阳性对照组(78 mg.kg-1)、六君祛痰解毒汤(21 g.kg-1)及拆方六君祛痰汤(11 g.kg-1)、解毒汤(10 g.kg-1)和祛痰汤(5 g.kg-1)6组。ig给药15 d后剥瘤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摘取肺组织,固定后于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肺表面转移灶数,计算肺癌转移率和抗转移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瘤组织细胞中CD44的表达;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及Ⅳ型胶原(ColⅣ)的含量。结果:各治疗组皆可抑制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肺癌转移灶明显减少,以六君祛痰解毒汤效果最好。给药各组皆程度不同地抑制小鼠移植瘤细胞CD44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六君祛痰解毒汤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六君祛痰汤及祛痰汤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4个治疗组皆能降低荷瘤小鼠血清HA和ColⅣ的含量,六君祛痰汤的效果最好,六君祛痰解毒汤和祛痰汤次之(P<0.01),而解毒汤的作用则相对较弱。结论:六君祛痰解毒汤及其拆方对Lewis肺癌转移模型小鼠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对细胞外基质(ECM)的破坏、使其血清中HA和ColⅣ水平降低,下调肿瘤细胞CD44的表达、降低其与基质的黏附,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运动、侵袭和转移有关。
陈华圣许爱华沈婷婷崔德利朱亚林
关键词:LEWIS肺癌
六君祛痰解毒汤防治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不良反应及复发转移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六君祛痰解毒汤对术后化疗后消化道肿瘤患者不良反应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 3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化疗结束后口服六君祛痰解毒汤,2~3个月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卡氏评分、外周血象及相关肿瘤抗原变化情况,并对六君祛痰解毒汤进行加减,长期口服,观察 30个月内肿瘤转移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多数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卡氏评分和外周血象明显提升,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下降或略有下降,30个月内未增加转移病例数。结论:六君祛痰解毒汤可减轻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防止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后复发转移的作用。
陈华圣王树槐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术后复发转移
六君二陈解毒汤及拆方抗Lewis肺癌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比较研究代表性益气健脾、祛湿化痰、清热解毒三法配伍的六君二陈解毒汤及其拆方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C57BL/6J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给药15d后取瘤称重,计算抑瘤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小鼠肿瘤细胞的周期变化及凋亡百分率。结果:六君二陈解毒汤及其拆方六君二陈汤、半夏陈皮汤和清热解毒汤皆可抑制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抑瘤率分别为33.15%,21.54%,19.05%和17.59%;4个中药复方治疗组处于G0/G1期的肿瘤细胞及其平均凋亡率皆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六君二陈解毒汤及其拆方均能抑制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但以三法配伍的六君二陈解毒汤疗效最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于G0/G1期并诱导癌细胞凋亡有关。
崔德利陈华圣许爱华郑媛媛
关键词:治法配伍LEWIS肺癌细胞周期
双苓扶正抗癌制剂对SGC-7901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006年
目的:研究双芩扶正抗癌制剂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及其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培养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双芩扶正抗癌制剂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细胞凋亡率及其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阳性蛋白标记率。结果:双芩扶正抗癌制剂80-320μg/ml可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同时可促进凋亡诱导基因bax和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结论:双芩扶正抗癌制剂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其影响bax基因及bcl-2基因的表达而诱导癌细胞凋亡有关。
陈华圣许爱华任莉贾玲昌
关键词:SGC-7901细胞凋亡BAX基因BCL-2基因
健脾化痰类中药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Meta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系统评价健脾化痰类中药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期刊平台等数据库,收集健脾化痰类中药联合化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期刊文献,筛选并评价文献质量,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其中健脾化痰类中药联合化疗组492例,单纯化疗组48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联合化疗组的近期疗效[RR=1.44,95%CI(1.24,1.67),P<0.000 01]优于单纯化疗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RR=0.56,95%CI(0.49,0.64),P<0.000 01]、白细胞数目减少的发生率[RR=0.72,95%CI(0.65,0.79),P<0.000 01]及血小板数目减少的发生率[RR=0.61,95%CI(0.51,0.72),P<0.000 01]皆低于单纯化疗组。结论:健脾化痰类中药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近期疗效,降低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起到增效减毒的效果。
孙建陈华圣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健脾化痰化疗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