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983)

作品数:13 被引量:47H指数:5
相关作者:林菊生常莹黄锦宋宇虎董旭旸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同济医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基因
  • 6篇肝癌
  • 6篇PEG10
  • 5篇遗传印记
  • 5篇遗传印记基因...
  • 5篇印记基因
  • 3篇RNA干扰
  • 2篇移植瘤
  • 2篇真核
  • 2篇真核表达
  • 2篇肿瘤
  • 2篇细胞系
  • 2篇核表达
  • 2篇肝癌细胞
  • 2篇肝细胞
  • 2篇癌细胞
  • 2篇靶向
  • 2篇SIRNA
  • 2篇SIRNA真...

机构

  • 1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武汉同济医院

作者

  • 11篇林菊生
  • 8篇常莹
  • 5篇黄锦
  • 3篇董旭旸
  • 3篇张琼
  • 3篇宋宇虎
  • 2篇谢娜
  • 2篇何星星
  • 2篇王晓燕
  • 2篇刘瑶
  • 2篇唐滔
  • 2篇张强
  • 1篇田德安
  • 1篇叶达伟
  • 1篇吴伟
  • 1篇黎培员
  • 1篇谭锦泉
  • 1篇郑新民
  • 1篇周秀敏
  • 1篇吴小力

传媒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遗传印记基因PEG10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其皮下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变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 建立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PEG10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PCR阳性转基因鼠经RT—PCR、Westernblot鉴定后,皮下注射H22细胞,连续测量肿瘤体积。12d后取肿瘤和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肝脏组织进行SP染色,检测PEG10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的f检验。结果阳性首建鼠的肝脏中检测到目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转基因小鼠皮下瘤的体积(4.08、4.23cm3)及质量(6.89、6.48g)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1.61cm。及1.63g,P〈0.05),均向周围组织侵袭并出现肝转移,肝脏中检测到PEG10蛋白;野生型小鼠的肿瘤组织有包膜,未出现肝转移。结论构建的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可促进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刘瑶林菊生郑新民谭锦泉汪志军张强吴伟常莹
关键词:肝肿瘤转基因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食管癌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与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为治疗食管癌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11月医院收治的235例食管癌术后感染患者,统计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3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54株占81.41%,革兰阳性菌37株占11.86%,真菌21株占6.73%;革兰阴性菌对头孢曲松、美洛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均>50.0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33.00%;革兰阳性菌对苯唑西林、青霉素、阿奇霉素、头孢唑林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均>50.00%,对万古霉素均较敏感,耐药率为0。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感染的耐药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耐药菌的耐药性及特点,给予相应的治疗。
赵光磊谭辉田茂松潘铁成吴林鸿
关键词:食管癌病原菌耐药性
人遗传印记基因PEG10对L0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2008年
人遗传印记基因PEG10定位于人7号染色体长臂2区1带,是一个反转座子衍生而来的父系表达的遗传印记基因。PEG10基因高表达于肝癌细胞系HepG2和大多数肝细胞癌组织中,在良性肝病组织及非肝脏来源的肿瘤细胞系中没有检测出该基因的表达。PEG10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的转移潜能正相关,并且可以促进正常人肝细胞L02增殖,提示PEG10基因可能在人肝细胞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L02细胞转染前后线粒体膜电位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改变,初步探讨PEG10基因促人肝细胞增殖的机制。
廖家智张琼田德安覃华吴小力林菊生
关键词:膜电位PEG10
PEG10基因si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构建针对遗传印记基因PEG10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观察其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PEG10基因的3个siRNA靶序列,构建真核表达载体siRNA1,siRNA2和siRNA3,脂质体分别转染HepG2细胞后实时定量PCR,检测其对HepG2细胞PEG10基因表达的影响,MTT法、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检测转染siRNA后的HepG2细胞的生长活性及凋亡.结果:成功构建了针对PEG10基因的3个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它们不同程度地抑制了HepG2细胞PEG10基因的表达,以siRNA2抑制效率最高,可达93.99%.HepG2细胞的生长也明显受到抑制(P<0.05),大量HepG2细胞凋亡,siRNA2凋亡率最高,为66.91%.结论:靶向PEG10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凋亡,该作用与降低PEG10基因的表达有关.
黄锦林菊生董旭旸常莹宋宇虎
关键词:RNA干扰
靶向PEG10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靶向PEG10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psiRNA-PEG10)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细胞HepG2的荷瘤裸鼠模型,在接种后第14天分别将psiRNA空载体和psiR-NA-PEG10瘤内多点注射进行治疗,观察肿瘤大小变化、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病理改变。结果psiRNA-PEG10治疗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生理盐水组和psiRN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抑瘤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电镜下可见明显的细胞凋亡。结论靶向PEG10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生长有抑制作用。
黄锦唐滔林菊生董旭旸
关键词:SIRNA裸鼠肝癌移植瘤
人遗传印记基因PEG10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转染细胞株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构建人遗传印记基因PEG10的全长表达基因质粒,观察PEG10的过表达对人正常肝细胞及其非肝脏来源的对照细胞的作用。方法将PEG10基因全长cDNA直接连入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DNA3.1hisC中,以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该表达质粒pcDNA3.1hisC-PEG10转染入人正常肝细胞及其对照细胞,采用RT-PCR、Western blot、MTT、TUNEL等方法分析PEG10基因在正常人肝细胞及其对照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结果限制性酶切及DNA测序结果均说明所构建质粒为PEG 10全长表达质粒。该质粒经过稳定筛选后稳定表达于细胞内,促进人肝细胞的生长,抑制其凋亡,但对非肝脏来源的对照组细胞没有明显影响。结论PEG10全长表达质粒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PEG10基因的效应和机制提供了有利的工具,研究结果显示PEG10基因可以促进人正常胚肝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但对非肝脏来源的对照组细胞人胚肾细胞株293细胞没有明显效应。
张琼谢娜王晓燕常莹林园园林菊生
关键词:转染质粒
靶向遗传印记基因PEG10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构建并鉴定针对遗传印记基因PEG10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方法根据PEG10基因cDNA序列,设计针对目的基因的4个siRNA靶序列,将其插入H1启动子下游,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siRNA-hH1neo中,通过酶切鉴定和DNA测序鉴定。结果酶切鉴定及DNA测序结果显示插入片断正确。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针对PEG10的真核表达载体,可能成为肝癌基因治疗中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治疗载体。
黄锦林菊生常莹周秀敏
关键词:PEG10SIRNA真核表达载体
MiR-122调控肝癌遗传印记基因PEG10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遗传印记基因PEG10功能的异常与miRNA失调控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TargetScan预测可能参与PEG10调控的miRNA分子,筛选到miR~122。通过基于taqman探针的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比较miR-122在原代正常肝细胞和3株肝癌细胞株(Huh7,Hep3B,HepG2)中的表达差异。将miR-122的分子前体转染HepG2细胞,观察转染前后PEG10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多组均数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配对样本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miR-122可能参与了PEG10的调控。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PHHC,Huh7、HepG2、Hep3B细胞miR-122的表达量(2^△ △ Ct值)分别为1.0578±0.0975、0.5600±0.0632、0.0068±0.0012、0.0058±0.0008,H=9.667,P〈0.05。与原代正常肝细胞相比,miR-122在肝癌细胞株中表现为完全(Hep3B、HepG2细胞)或部分缺失(Huh7细胞),其表达水平与PEG10呈负相关。将miR-122分子前体转入HepG2细胞后,PEG10在mRNA水平并未显示出明显的下调,但Western blot结果提示miR-122分子前体明显抑制了PEG10蛋白的表达。结论miR-122参与了遗传印记基因PEG10的调控,其调控主要发生在翻译阶段,即蛋白质水平。miRNA的失调控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功能的异常可能早于受其调控的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改变,是肝癌发生的早期事件,这为肝癌的早期预警和基因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常莹何星星黎培员林菊生
关键词:肝细胞基因疗法MIRNA遗传印记基因PEG10
PEG10基因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中表达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通过对不同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株中PEG10基因(parternal express gene 10)表达水平的定量分析,探讨其作为肝癌转移基因的可能性。方法提取肝癌细胞株HepG2、MHCC-97L、MHCC-97H的RNA,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对反转录产物进行荧光定量PCR。用管家基因-βactin的cDNA起始浓度作为参照标化PEG10的cDNA起始浓度,对标化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HepG2、MHCC-97L、MHCC-97H标化后的PEG10 cDNA相对起始浓度分别为(3.15±0.05)×10-3(、5.06±0.03)×10-3(、6.14±0.09)×10-3,各肝癌细胞系之间PEG10表达量差异也存在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EG10基因表达水平与肝癌细胞的转移潜能呈正相关,可以推测PEG10基因可能是促使肝癌转移的癌基因。
张琼叶达伟常莹宋宇虎谢娜王晓燕林菊生
关键词:肝癌肿瘤转移荧光定量PCR
Suppressive Effects of Genomic Imprinted Gene PEG10 on Hydrogen Peroxide-induced Apoptosis in L0_2 Cells被引量:3
2009年
The effects of PEG10 on hydrogen peroxide (H2O2)-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 normal liver cell line L02 were investigated. The PEG10 gene was transfected into L02 cells by lipofectamine, the positive clone was screened by G418 and defined as L02/PEG10, while the cell transfected with empty expression vector (pEGFP-N1) was defined as L02/vector. L02/vector and parental L02 cells served as control. RT-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were employ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target genes. H2O2 (50–400 mmol/L) was administered to induce the apoptosis of L02 cells. Cells viability was measured by MTT and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apoptotic cells were determin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using hoechst33342 nuclei staining. DNA fragmentation was observed by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PEG10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in L02/PEG10 cel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cells. After treatment with 400 mmol/L H2O2 for 24 h, the cellular growth inhibition rate of L02/PEG10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58.2%) than that of L02 (92.5%) and L02/vector (88%). Distinct morphological changes characteristic of cell apoptosis such as karyopyknosis and conglomeration were not observed in L02/PEG10. Ladder-like DNA fragmentation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was observed in both L02 and L02/vector cell lines, but not in L02/PEG10. PEG10 over-expression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cytotoxicity induced by H2O2 on human normal liver cell line L02 by antagonizing H2O2-induced apoptosis.
刘瑶黄焕军林菊生张强谭锦泉任精华
关键词:基因组印迹WESTERN印迹肝细胞株形态学变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