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1B020307010)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安利苗玉涛冼健安唐精萧培珍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血细胞
  • 4篇细胞
  • 3篇杂色鲍
  • 3篇中华鳖
  • 3篇流式细胞
  • 3篇流式细胞术
  • 2篇代鱼粉
  • 2篇鱼粉
  • 2篇植物
  • 2篇植物蛋白
  • 2篇替代鱼粉
  • 2篇虾类
  • 2篇流式细胞术检...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功能
  • 1篇低蛋白
  • 1篇低蛋白质
  • 1篇毒性
  • 1篇对虾
  • 1篇对虾类

机构

  • 9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北京市营养源...

作者

  • 7篇王安利
  • 5篇苗玉涛
  • 3篇张宝彤
  • 3篇萧培珍
  • 3篇冼健安
  • 3篇唐精
  • 3篇潘训彬
  • 2篇叶超霞
  • 2篇郭慧
  • 1篇王春艳
  • 1篇刘襄河
  • 1篇李彬
  • 1篇彭键
  • 1篇钱坤
  • 1篇寇红岩

传媒

  • 1篇饲料博览
  • 1篇饲料研究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水产科学
  • 1篇中国饲料
  • 1篇四川动物
  • 1篇第九届世界华...

年份

  • 3篇2014
  • 6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植物蛋白部分替代鱼粉对中华鳖血清生化指标及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
2013年
试验为探讨中华鳖饲料中植物蛋白部分替代鱼粉对其生理机能的影响,选取360只初质量(4.26±0.14)g的稚甲,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以6种等蛋白等脂肪饲料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试验。其中,对照组(FM组)鱼粉添加量为52.5%,5种试验饲料鱼粉添加量为45%,依次为混合植物蛋白替代组(MP组)、菜籽粕替代组(RS组)、棉籽粕替代组(CS组)、葵仁粕替代组(SF组)和豆粕替代组(SB组)。养殖结束后,分析血清生化指标及非特异性机能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中三酰甘油(TRI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血糖(glu)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SF和SB组中血清谷草转氨酶(GOT)活力有显著升高(P<0.05),表明肝有受损现象;MP组中呼吸爆发活力和血清溶菌酶活力较其他组有显著升高(P<0.05),表明混合植物蛋白部分替代鱼粉有利于中华鳖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提高。
唐精王安利张宝彤苗玉涛萧培珍
关键词:中华鳖非特异性免疫力血清生化指标
JC-1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测定虾类血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被引量:2
2013年
以新鲜虾血细胞为阴性对照,α-羰基氰化氯苯腙处理的虾血细胞为阳性对照,建立以JC-1为荧光标记的测定虾类血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流式细胞术方法。将凡纳滨对虾离体血细胞经不同浓度Cd2+(10-9~10-3 mol/L)处理6h后,应用该方法测定血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显示10-4 mol/L和10-3 mol/L Cd2+导致血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表明该浓度的Cd2+会破坏虾血细胞线粒体的功能。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应用JC-1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测定方法适用于虾类血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研究。
冼健安李彬郭慧苗玉涛王安利
关键词: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术虾类血细胞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杂色鲍血细胞的分类、结构和免疫功能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杂色鲍血细胞.根据血细胞的前向角散射光和侧向角散射光的不同,可明显分为三个亚群:透明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组成比例分别为:32.71%,58.17%和8.55%.利用Annexin V-FITC...
冼健安郝选潘训彬苗玉涛郭慧张胜鹏叶剑敏冯丽娜叶超霞王安利
关键词:杂色鲍血细胞免疫流式细胞术
亚硝酸盐对虾类毒性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14年
1 水体亚硝酸盐的来源 亚硝酸盐是水产养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虾类主要以氨的形式进行氮废物的排泄,亚硝酸盐是由氨转变而来的,这过程由亚硝化细菌所完成。硝化细菌可进一步将亚硝酸盐转变为硝酸盐,可见亚硝酸盐是养殖水体中脱氮作用的中间产物,但由于硝化细菌的生长速度较亚硝化细菌慢很多,这一转变过程容易失衡,亚硝酸盐就被积累在养殖水体中。
寇红岩冼健安郭慧钱坤苗玉涛叶超霞潘训彬王安利
关键词:亚硝酸盐虾类亚硝化细菌毒性水产养殖系统脱氮作用
重金属对杂色鲍离体血细胞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的离体血细胞进行不同浓度(10-3~10-9M)的重金属离子(Cd2+、Hg2+、Cu2+和Zn2+)胁迫,应用PI染色的流式细胞术测定血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胁迫6h后,10-3M和10-4MCd2+,10-3M、10-4M和10-5MHg2+,10-3MCu2+,10-3M和10-4MZn2+导致血细胞的死亡率显著上升(P<0.05);当浓度为10-3M时,Cd2+、Hg2+、Cu2+和Zn2+组的死亡率分别为41.76%、48.75%、23.28%和28.52%。四种重金属对杂色鲍血细胞的毒性依次为:Hg2+>Cd2+>Zn2+>Cu2+。
冼健安苗玉涛潘训彬王安利
关键词:杂色鲍血细胞细胞活性
中华鳖饲料配制技术研究进展
2013年
近年来,中华鳖饲料配制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体现为配方向低蛋白质、低鱼粉方向转变;白鱼粉替代取得一定进展,蛋白质源的选择更加多样化;投喂技术改进,软颗粒饲料较为普遍;添加剂的使用更为广泛,有效提高了中华鳖免疫机能及饲料转化率。文章对中华鳖饲料配制的研究进展及实际生产的技术创新作以综述。
唐精王安利张宝彤萧培珍
关键词:中华鳖低蛋白质
饲料中糖/脂肪比对暗纹东方幼鱼生长、血液指标、肝代谢酶活性及PEPCK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配制6种不同糖/脂肪比例(CHO∶L分别为4.29、2.79、1.86、1.19、0.73和0.42)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暗纹东方鲀幼鱼[初始体质量为(11.2±0.5)g]60 d,探讨饲料中糖与脂肪比例对其生长、饲料利用、生理生化指标和PEPCK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饲料中CHO∶L降低,暗纹东方鲀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和饲料效率(FE)先升高后降低,且均在CHO∶L为1.86时达最大,显著高于CHO∶L为0.42、0.73和4.29时的值(P〈0.05)。血浆甘油三酯和肝脏脂肪含量随CHO∶L降低而显著增加(P〈0.05),而血糖和肝糖原含量随CHO∶L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随饲料中CHO∶L降低,肝脏脂肪酶和脂肪合成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分别在CHO∶L为1.19和1.86时活性最高。CHO∶L为1.86~4.29时丙酮酸激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CHO∶L为0.42和0.73时,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饲料组(P〈0.05),而PEPCK活性和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饲料中CHO∶L对暗纹东方存活率和血浆总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分别用二次多项回归模型拟合SGR、PER、FE和CHO∶L的关系,得到暗纹东方幼鱼饲料中CHO∶L的适宜范围为2.01~2.16,且其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要高于脂肪。
刘襄河叶超霞沈碧端王春艳彭键王安利
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中华鳖生长性能、体组成及消化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研究植物蛋白部分替代鱼粉对中华鳖的饲喂效果,选取360只初重为(4.26±0.14)g的甲鱼苗,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饲以6种等蛋白、等脂肪饲料,分别为:鱼粉对照组(CD,52.5%鱼粉),混合植物蛋白组(MP,45%鱼粉+13.8%混合植物质白),菜籽粕组(RS),45%鱼粉+17%菜籽粕,棉籽粕组(CS,45%鱼粉+12.6%棉籽粕),葵仁粕组(SF,45%鱼粉+13.25%葵仁粕)和豆粕组(SB,45%鱼粉+12%豆粕)。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MP组和CD组成活率相当,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MP组、SB组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低于CD组,不同程度高于其他组别(P<0.05或P>0.05);MP组和CD组全甲粗蛋白质含量相当,且高于其他组别(P<0.05或P>0.05);MP组蛋白酶活力不同程度高于其他组别(P<0.05或P>0.05);MP中华鳖中肠绒毛膜的高度、密度均优于其他组别。由此可见,本试验下,以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力为评估指标,中华鳖饲料中使用混合植物蛋白部分替代鱼粉是可行的。
唐精张宝彤萧培珍王安利苗玉涛
关键词:中华鳖体组成消化力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杂色鲍血细胞的分类、结构和免疫功能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杂色鲍血细胞。根据血细胞的前向角散射光和侧向角散射光的不同,可明显分为三个亚群:透明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组成比例分别为:32.71%,58.17%和8.55%。利用Annexin V-FITC...
冼健安潘训彬苗玉涛郭慧张胜鹏叶剑敏冯丽娜叶超霞王安利郝选
关键词:杂色鲍血细胞免疫流式细胞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