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RK005)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柴剑峰邓玲张霞里昕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人口再分布
  • 2篇主体功能区
  • 2篇功能区
  • 1篇人口
  • 1篇人口承载能力
  • 1篇适度人口
  • 1篇主体功能区建...
  • 1篇开发区
  • 1篇功能区建设

机构

  • 3篇四川省社会科...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篇柴剑峰
  • 1篇里昕
  • 1篇邓玲
  • 1篇张霞

传媒

  • 1篇西北人口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经济导刊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国家重点开发区人口再分布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2012年
正区域适度人口,在不同阶段应该有所侧重,各因素权重赋权不同,迁出去人口数量、迁入区人口迁出数量都有较为明确的导向。同时,不同类型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千差万别,承担的主体功能不同。为此,针对不同功能区对人口再分布的要求,综合考虑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关系,建立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人口再分布的指标设计显得尤为迫切。笔者通过构建基于主体功能区的人口再分布指标设计,
张霞柴剑峰
关键词:人口再分布适度人口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人口再分布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推进和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需要对人口进行合理的再分布,以实现人与各类功能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承载的空间均衡,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对策是:确定各类主体功能区的适度人口;协调人口政策与财政、土地、环境、产业等政策;统筹人口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超前部署,最大限度消除负面影响;把握人口分布规律。
柴剑峰邓玲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
主体功能区人口承载能力研究
2012年
从人口承载能力水平看,限制开发区、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总体呈现承载能力梯次降低的格局。无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还是限制开发区人口承载能力满意程度出现了一定分化,人口的不平衡分布在不同开发区之间,以及开发区内部都得以显现。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引导人口向郊区流动,是京沪穗深等一线城市比较现实的政策取向。其他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应提高人口承载的短板,限制开发区要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鼓励人口向宜居地区流动。
里昕柴剑峰
关键词:人口承载能力主体功能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