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151065003000000)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魏建兵吴志峰郭冠华陈颖彪何元庆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遥感
  • 2篇影像融合
  • 2篇小波
  • 2篇小波变换
  • 2篇景观
  • 2篇波变换
  • 1篇遥感图像
  • 1篇遥感图像融合
  • 1篇遥感影像
  • 1篇生态修复
  • 1篇生态修复技术
  • 1篇水质
  • 1篇图像
  • 1篇图像融合
  • 1篇小波基
  • 1篇景观特征
  • 1篇城市
  • 1篇城市景观

机构

  • 3篇广东省生态环...
  • 2篇广州大学

作者

  • 3篇吴志峰
  • 3篇魏建兵
  • 2篇陈颖彪
  • 2篇郭冠华
  • 1篇刘平
  • 1篇刘晓南
  • 1篇程炯
  • 1篇何元庆

传媒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广州城乡过渡区典型村塘生态修复技术与工程示范被引量:1
2011年
以广州市天河区城中村典型的富营养化小型水体—渔沙坦街道蓝屋村村塘为例,探讨城乡过渡区村塘存在的水环境问题及其相应的生态修复技术与综合治理方案。通过采用底泥清理与化学处理、引水净化、增氧、生物浮床、岸线绿化等综合治理措施,污染水体修复与周边景观改善效果明显。CODCr、NH4-N、BOD5、TP指标均达地表水体水质Ⅲ类标准,净化率分别达57.6%、95.1%、65.1%和77.7%。该工程示范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水环境治理效果,可为解决城市化地区郊区村塘等地表小型水体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何元庆魏建兵刘晓南程炯刘平吴志峰
关键词:水质生态修复
城市景观遥感影像融合质量对小波基选取的响应被引量:1
2011年
应用IHS和小波变换结合的融合算法时,小波基的选取是影响融合图像质量的关键,而且包含不同地物信息的影像融合质量对小波基的响应特征有待深入探讨。该文以SPOT全色和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选取大量高、低密度建筑城市景观影像样本,用信息量、平均梯度和偏差指数3个指标定量评价融合质量,分析不同小波簇下两类融合图像之间的质量差异。研究表明:融合质量与影像所含地物特征密切相关;相对于其它小波簇,rbioNr.Nd表现出较强的变异性;两类融合图像在各小波簇上的波动性差异明显,并呈分段特征;根据质量需求和具体景观特征影像,可以在分解层数固定的情况下选取最佳小波基,以获取高质量融合图像。
陈颖彪郭冠华吴志峰魏建兵
关键词:影像融合小波变换小波基
不同景观特征遥感图像融合的最佳分解层数选取分析
2011年
IHS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融合方法是一种高效的融合算法。影响该算法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分解层数的选取对融合图像质量有重要影响,故针对不同景观特征影像选取最佳分解层数的问题有待深入探讨。本文以SPOT全色影像和TM多光谱影像,选取信息熵、平均梯度和相关系数3个质量指标,就不同景观特征影像对小波分解层数的响应问题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融合图像质量与原影像地物景观特征有密切关系;不同景观融合图像信息熵在分解层数下表现出较强的变异,相关系数变异较弱,就单一景观影像而言,林地景观对分解层数更为敏感;各质量指标的变异规律差异明显,不同景观影像临界层数也各异,可根据其变异曲线特征针对不同景观特征影像确定最佳分解层数。
郭冠华陈颖彪吴志峰魏建兵
关键词:影像融合景观特征小波变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