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803610001)

作品数:15 被引量:266H指数:9
相关作者:孟祥瑞高召宁王向前靳俊恒赵光明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理工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矿业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底板
  • 7篇煤层
  • 5篇底板破坏
  • 5篇煤层底板
  • 4篇应力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值模拟
  • 3篇应力分布
  • 3篇采场
  • 3篇采场底板
  • 2篇电法
  • 2篇电阻率
  • 2篇震波
  • 2篇正演
  • 2篇正演模拟
  • 2篇直流电法
  • 2篇片帮
  • 2篇巷道
  • 2篇锚注
  • 2篇锚注加固

机构

  • 16篇安徽理工大学
  • 3篇教育部

作者

  • 16篇孟祥瑞
  • 14篇高召宁
  • 4篇王向前
  • 3篇徐铖辉
  • 3篇赵光明
  • 3篇靳俊恒
  • 2篇郭敬中
  • 1篇李英明
  • 1篇房晓敏
  • 1篇孙向阳
  • 1篇张风达
  • 1篇赵启峰
  • 1篇陈亮

传媒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煤炭工程
  • 1篇煤炭技术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煤炭科技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矿业安全与环...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煤矿开采
  • 1篇煤炭学报
  • 1篇煤矿安全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压巷道锚注加固的数值模拟被引量:6
2010年
锚注加固通过注浆将破碎围岩凝结成整体,改善围岩的结构及其力学机制,提高了围岩的强度。将锚杆和注浆加固相结合,形成锚注一体化,本质上实现了围岩作为支护结构的一部分,大大提高了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文章对动压破碎巷道锚注加固前后围岩变形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计算分析进行了现场支护试验。监测结果表明:锚注加固显著提高了围岩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有效地控制了动压巷道的损伤变形。
徐铖辉孟祥瑞赵光明房晓敏
关键词:动压巷道锚注加固FLAC数值模拟
采面底板及煤壁破坏塑性区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工作面底板破坏范围是多煤层开采技术中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到上部煤层开采对下部煤层顶板的影响。根据弹塑性理论,建立了底板塑性破坏的滑移线场计算模型,分析了底板破坏范围内主动极限区、过渡区和被动极限区的理论求解方法。
孙向阳孟祥瑞赵光明赵启峰
关键词:底板破坏弹塑性理论滑移线场
大采高综放开采煤岩损伤统计力学模型被引量:3
2011年
根据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煤壁前方支承压力的分布特征,从煤岩内部缺陷的随机性分布特征出发,基于反映煤岩内部缺陷的微元强度服从韦布分布的概念,建立了支承压力作用下煤岩的损伤统计力学模型,确定了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面在煤壁片帮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的合理采高,并分析了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面合理采高与煤壁片帮程度、煤层内摩擦角、煤层内聚力和顶煤变形的关系。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高召宁孟祥瑞王向前
关键词: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煤壁片帮
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帮深度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煤壁片帮是制约大采高综合机械化开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掌握煤壁片帮规律,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得到了工作面前方煤壁主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而将煤壁简化为压杆。根据压杆理论,分析了完整性较好的煤壁的挠度特征,得出煤壁的最大变形点,即剪切破坏的突破点。给出了煤壁片帮深度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现场实测,对该公式进行了验证。
靳俊恒孟祥瑞高召宁
关键词:大采高工作面
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的长程相关性分析及分维数估算被引量:11
2010年
根据矿井涌水量实测数据,探讨了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的两个重要特性,即:长程相关性和统计自相似特性。利用小波分析和分形理论在多尺度分析和自相似本质上的一致性,把小波分析和分形理论引入到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的分析中,得到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小波变换系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分形维数的小波计算方法,并对巷道涌水量和回采工作面涌水量时间序列的分维值进行了计算,验证了小波分形维数估计法在提取矿井涌水量中所具有的分形特征信息是稳定的和可靠的。
高召宁孟祥瑞王向前
关键词:分形维数小波分析
煤层底板变形与破坏规律电法动态探测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采用直流电法,并按照回采进度测取工作面不同时期煤层底板电场变化特征,进一步反演其电阻率值,对煤层底板受采动影响的破坏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在淮北某矿1028工作面风巷中煤层底板位置施工2个钻孔,在孔中埋置一定数量电极,形成孔间探测剖面,并根据工作面回采进度探测不同时期岩层电场变化特征,进一步反演其电阻率值,得出煤层底板采动裂隙演化过程中的岩层电阻率响应特征和1028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为17 m,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直观有效的技术参数.
高召宁孟祥瑞
关键词:直流电法底板破坏正演模拟
高应力破碎软岩巷道锚注加固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0
2011年
采用数值模拟软件UDEC建立了离散元模型,对高应力破碎软岩巷道采用锚喷支护和锚注加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锚注加固通过注浆将破碎围岩胶结成整体,改善了围岩的结构及其力学机制,提高了围岩的强度.通过对支护效果的现场监测,验证了锚注加固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变形,是解决高应力破碎软岩支护问题的有效途径。
靳俊恒孟祥瑞高召宁
关键词:破碎软岩锚注加固UDEC
煤层底板弹性岩梁力学模型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借鉴煤层底板隔水层阻水性能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了煤层底板弹性岩梁力学模型,分析了底板隔水层应力分布特征,讨论了底板破断后的结构及其稳定性,提出了煤层底板突水发生的判据,对矿井防治水具有指导意义。
郭敬中孟祥瑞高召宁
关键词:底板隔水层应力分布
采场底板应力分布及破坏机理被引量:132
2010年
根据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建立了底板任意一点应力计算的弹性力学模型,结合莫尔-库伦准则给出了底板岩体破坏的判据;根据孙疃1028工作面实际情况,采用理论分析与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均得出:0~-17m为底板破坏影响带,即岩层中垂向裂隙和横向裂隙发育明显,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为17m,-17~-33m岩层受煤层开采影响较小。现场采用震波及电阻率实测验证了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研究方法是正确的、可行的。
孟祥瑞徐铖辉高召宁王向前
关键词:应力分布震波电阻率
煤层底板采动应力效应及其力学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煤层底板突水的实质是采动应力诱发底板岩体变形破坏,引发煤层底板突水。掌握底板岩层的破坏规律是承压水体上安全开采的首要问题。根据开采过程中回采工作面前后方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利用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煤层底板应力计算模型,分析了随着回采工作面推进煤层底板沿深度方向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分布规律与底板剪切破坏形式。运用工程中常用的莫尔库伦准则,提出了煤层底板岩体的破坏判据。煤层底板的破坏易从回采工作面附近开始,向回采工作面后方采空区由浅而深发展,破断面呈抛物状弧面。应用直流电阻率法CT技术,在淮北孙疃煤矿1028工作面风巷中煤层底板位置施工2个钻孔,在孔中埋置一定数量电极,形成孔间探测剖面,对煤层底板采动裂隙演化过程中的岩层电阻率响应特征和1028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进行了动态综合探测。探测结果表明:1028工作面煤层底板在支承压力和底板承压水水压共同作用下,煤层底板的破坏范围在0~17 m;在此范围内煤层底板岩层中垂向裂隙和层向裂隙发育明显,超过17 m后底板岩层受采动影响较小,底板最大破坏深度约17m。通过直流电阻率法CT技术现场实测验证了理论分析是正确的和可行的。
高召宁孟祥瑞李英明
关键词:采矿工程底板破坏直流电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