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571072)

作品数:9 被引量:63H指数:4
相关作者:应洪斌樊钱涛郭京京王求真沈瑶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知识
  • 3篇知识传递
  • 2篇定制
  • 2篇性知识
  • 2篇中隐
  • 2篇系统开发
  • 2篇类信息
  • 2篇绩效
  • 1篇信息沟通
  • 1篇信息系统
  • 1篇研发团队
  • 1篇隐性知识
  • 1篇知识创新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团队
  • 1篇企业
  • 1篇企业间
  • 1篇情境
  • 1篇情境特征

机构

  • 8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城市...
  • 1篇浙江经济职业...

作者

  • 2篇王求真
  • 2篇樊钱涛
  • 2篇郭京京
  • 2篇应洪斌
  • 1篇朱薇
  • 1篇马庆国
  • 1篇黄宇驰
  • 1篇李海秋
  • 1篇王大成
  • 1篇尹秋霞
  • 1篇俞里平
  • 1篇沈瑶
  • 1篇韩英华

传媒

  • 2篇科研管理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情报杂志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技术经济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非正式网络中隐性知识传递的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22
2009年
有效的知识传递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非正式网络凭借其良好的互动性,快速的传播速度决定了它在隐性知识传递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当前对于隐形知识传递的影响因素已有较多的研究,但对于非正式网络中隐性知识传递的具体机制,目前还少有系统性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对高技术企业内部员工的非正式网络进行研究,提出并验证了非正式网络中隐性知识传递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三点:首先,网络特征和联系特征对知识传递效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次,个体的沟通意愿和沟通频率对于网络特征与知识传递效果之间的关系起到中介作用;最后,知识缄默性对于信任、工作互动程度与知识传递效果的关系存在调节效应,信任、工作互动对知识传递效果的促进作用随着知识缄默程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
应洪斌沈瑶
关键词:非正式网络隐性知识知识传递
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信息源使用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08年
有效的信息源选择对企业新产品开发至关重要。从新产品开发的信息源分类、信息源选择以及不同新产品开发阶段的信息源使用等角度,进行了文献回顾与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续的研究方向。
李海秋
关键词:产品开发绩效
企业间缄默知识传递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从组织特征和情境特征两方面对企业与合作者、竞争者、客户之间缄默知识传递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知识管理策略、信任、前期经验对企业间的缄默知识传递具有显著影响;关系战略、合作水平对企业与合作者之间的缄默知识传递具有正向影响;知识传递收益则对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缄默知识传递具有正向影响。此外,与预期不同的是,本文发现当企业与合作者和竞争者进行缄默知识传递时,知识背景相似程度越高,缄默知识传递效果越低,而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缄默知识传递则没有受到知识背景相似性的影响。
郭京京尹秋霞
关键词:缄默知识知识传递情境特征
研发项目中隐性知识传递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本文探讨研发项目中隐性知识传递效果的影响机制,我们把研发活动区分为创意产生类活动和问题解决类活动。首先我们分析了项目特征对于隐性知识传递效果的主效应,发现项目团队集权程度对隐性知识传递具有负向作用而其它项目特征对隐性知识传递均有正向作用;其次我们比较了两类活动中任务特征在项目特征对于隐性知识传递效果关系中的调制作用,发现在两类活动中任务特征的调制作用具有显著不同的特点;最后,我们提出了简要的研究结论。
樊钱涛王大成
企业内部信息沟通中网络媒介选择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沟通媒介选择是组织沟通领域的重要问题,选择合适的沟通媒介将有助于提高组织沟通的效率。针对网络沟通媒介的特点,基于沟通媒介选择理论的理性选择模式和社会影响模式提出了网络沟通媒介影响因素的假设,并以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为例通过实证的方式对其进行检验。实证分析表明,信息传递质量与员工网络媒介的选择无关,信息传递速度、企业行动力和个人积极性对网络媒介的选择均有正向的影响,而任务的复杂性则会影响到员工对电子邮件的选择。
应洪斌朱薇
关键词:信息沟通媒介选择
IT工具功能属性对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传递效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工具已日益成为知识传递的重要手段。IT工具主要有五项功能属性,分别是反馈功能、符号多样功能、多人参与功能、重复编辑功能、重复处理功能。本文实证研究了IT工具的五项功能属性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传递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知识传递双方所具有的共同经验对IT工具五项功能属性与显性及隐性知识传递效果之间关系的调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交流伙伴熟悉程度对IT工具的五项功能和显性知识传递效果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制作用,其调制作用主要是通过多人参与功能属性实现的。传递双方对交流主题的熟悉程度对IT工具五项功能和显性知识传递效果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制作用,其调制作用主要是通过反馈功能、多人参与功能实现的。与此同时,交流伙伴熟悉程度对IT工具的五项功能和隐性知识传递效果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制作用,其调制作用主要是通过反馈功能、多人参与功能实现的。传递双方对交流主题的熟悉程度对IT工具的五项功能和隐性知识传递效果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制作用,其调制作用主要是通过符号多样功能实现的。
郭京京俞里平
关键词:IT知识传递
定制类信息系统开发项目成功标准的相对重要性评价——开发方和用户方视角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从软件开发方和用户方收集的数据,对项目不同利益方关于定制类信息系统开发项目成功标准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双方都认为"满足用户需求"是最重要的标准,其次是"所交付系统具有高质量",而在"有助于客户组织长远发展"这一标准上存在显著差异。
黄宇驰王求真
关键词:信息系统
研发团队中知识创新效率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就研发团队中知识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团队成员间的相近性对知识创新效率有正向影响,信任在相近性与知识传递效果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知识内隐性在相近性与知识创新效率的关系中起调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对于管理实践的建议和对于未来研究的展望。
樊钱涛韩英华
关键词:研发团队知识创新
基于两阶段风险的定制类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绩效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开发阶段绩效风险和实施阶段绩效风险是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中两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它们调节了项目内在不确定性和管理实践对项目绩效的影响。在项目不同阶段,绩效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在开发阶段,主要影响因素是项目计划和控制、内部整合和用户参与;在实施阶段,主要影响因素是用户参与和高层支持。另外,用户参与直接地正向影响产品绩效,但对过程绩效没有直接影响。过程绩效对产品绩效也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王求真马庆国
关键词:项目绩效结构方程建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