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XJK011CTM004)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文良梁莎李丽周红惠郝喜海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教育
  • 1篇蕴涵
  • 1篇知名
  • 1篇设计教育
  • 1篇陶文化
  • 1篇竹文化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蕴涵
  • 1篇绿色教育
  • 1篇教学
  • 1篇构成教学
  • 1篇高校
  • 1篇高校产学研
  • 1篇高校产学研合...
  • 1篇包装教育
  • 1篇产学研
  • 1篇产学研合作
  • 1篇创新型
  • 1篇创新型人才

机构

  • 6篇湖南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刘文良
  • 2篇梁莎
  • 1篇汪田明
  • 1篇郝喜海
  • 1篇李丽
  • 1篇周红惠

传媒

  • 3篇中国包装
  • 2篇包装世界
  • 1篇现代教育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强化包装专业人才培养的“绿色”教育被引量:1
2012年
包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包装生态化为前提。实现包装生态化,最大的保障是包装人才的绿色观念、绿色思维以及绿色技术。强化学生的生态环境"绿色"危机意识、包装材料"绿色"甄别意识、包装结构的简约与安全意识、包装"绿色"法规与标准意识,是当前包装专业绿色教育的着力点。
刘文良
关键词:绿色教育
包装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空间分析——基于对东莞市重要包装企业的调研被引量:2
2012年
调研组以拓展包装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空间为目的,对广东省东莞市重要的包装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包装企业与高等院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空间很大。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打造自有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视行业标准的制定,引领企业成为行业"领头雁";交流研发资源,减轻企业压力,规避企业风险;加强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培养包装企业发展生力军等等,都是当前包装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有效途径。
刘文良汪田明郝喜海
高层次创新型包装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基于部分知名包装工程企业的调研被引量:2
2012年
调研组以包装企业的技术现状和对"包装工程"专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为主题,对国内部分知名的包装设计、包装印务和包装机械等与包装工程相关的知名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包装企业高端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包装企业高层次专业性管理人才的缺乏同样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中国由包装大国迈向包装强国的过程中,"包装工程"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
刘文良梁莎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包装教育改革构想被引量:4
2013年
当前我国包装行业从业人员创新型高级人才比较缺乏,严重制约着我国包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现行包装教育,切实培养创新型包装人才已经刻不容缓。要扩大包装设计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覆盖面,建立更加完备的包装学科体系,完善专业建设。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包装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特别是强化绿色包装教育,强化包装实践教学环节。
李丽焦剑梅
关键词:包装教育
“三大构成”教学的困境与超越被引量:10
2012年
"三大构成"自20世纪70年代末被引进到中国以后,开创了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新局面,但其自身的局限性和负面效应也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泛化、僵化、异化等教学问题导致"三大构成"在设计教育中遭遇一些不合时宜的尴尬。"三大构成"意欲重振雄风,需要特别注重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在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等方面实现新的跨越。
刘文良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育
原生态包装的传统文化蕴涵探析被引量:3
2014年
原生态包装,以其比较突出的环保性能、自然而温馨的亲和性以及古朴而生动的民俗文化特色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竹文化、编织文化以及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在古往今来的原生态包装中有着非常充分的体现。借鉴原生态包装的文化策略,当代及未来的绿色包装可以更好地实现简约而不简单、质朴而不乏味的设计目标。
周红惠梁莎
关键词:竹文化陶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