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407028)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吴广平胡清芳艾初玲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对读
  • 1篇兄弟
  • 1篇异样
  • 1篇忧国忧民
  • 1篇忧民
  • 1篇缘情
  • 1篇曾国藩
  • 1篇神女
  • 1篇神女赋
  • 1篇诗缘情
  • 1篇世俗
  • 1篇思乡
  • 1篇体物
  • 1篇朋友
  • 1篇人格
  • 1篇人格独立
  • 1篇文学
  • 1篇文学转型
  • 1篇洛神
  • 1篇洛神赋

机构

  • 3篇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篇艾初玲
  • 1篇吴广平
  • 1篇胡清芳

传媒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湖南人文科技...
  • 1篇职大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论从屈原到宋玉的四大转型被引量:5
2005年
宋玉是战国晚期楚国著名的辞赋作家,历来与屈原并尊为"中国文学之祖"。但屈原是楚辞的代表作家,而宋玉则是楚赋的代表作家;屈原所创作的楚辞重抒情,而宋玉所创作的楚赋重体物;屈原喜犯颜直谏,宋玉好微辞讽谏;屈原崇高伟大,宋玉自然亲切。从屈原到宋玉,实现了由楚辞向楚赋的转移、由缘情向体物的嬗变、由直谏向曲谏的发展、由崇高向世俗的回落。这些都标志着中国文学的重大转型,对后代作家及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吴广平
关键词:楚辞体物世俗文学转型
一样相思 异样情怀——《神女赋》与《洛神赋》对读被引量:2
2007年
曹植的《洛神赋》在基本内容、写作手法上与宋玉的《神女赋》一脉相承。两篇作品都既描写了男女主人公的互相倾慕,也刻画了神女与曹植在关键时刻主动逃离欢情时的不同心态,心态的不同折射出了宋玉与曹植创作心理的差异和人生经历的隐痛。神女对楚襄王的亲近与逃避是宋玉作为封建正直文人对君主的人身依附与渴望人格独立矛盾心理的反映,而曹植的“以礼自持”则是他对曹丕政治迫害的疑惧心理使然。
艾初玲
关键词:《神女赋》《洛神赋》人格独立接受史研究
诗缘情——曾国藩诗歌初探被引量:2
2008年
曾国藩一生于学问领域用功最多者是诗文,其诗文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曾国藩在《湖南文征序》里精确阐明:"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诸书而传诸世,称吾爱恶悲愉之情而缀辞以达之"。他的情是地道的"爱恶悲愉",他的情强调了人的本性,消除了儒家气息。忧国忧民之情、思乡之情、兄弟之情、朋友之情渗透于曾氏的诗歌中。
胡清芳
关键词:诗缘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