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31084)
- 作品数:12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海玥李继新王志明路萍李辉更多>>
- 相关机构:沈阳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酰胺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氨基甲酰马来酸(NCMA)、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APEG)和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聚合单体,合成N-氨基甲酰马来酸-甲基丙烯磺酸钠-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SP)。通过FT-IR和1 H-NMR谱图对SP结构进行表征。以净浆流动度为指标,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SMAS/APEG物质的量比和NCMA/APEG物质的量比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SMAS/APEG物质的量比1.2、NCMA/APEG物质的量比1.0、引发剂用量0.4%(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50℃。以最佳反应条件制备的SP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和分散效果,掺量为0.2%(质量分数)时,减水率达25.7%,净浆流动度达311mm。
- 李继新王海玥赵远张瑶
- 关键词:聚羧酸系减水剂
- N1苯环醚键链接菲并咪唑类材料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
- 2014年
- 在菲并咪唑(PI)类分子结构-性能研究的基础上,保持C2苯环取代基不变,在N1苯环处通过醚键偶联2个1,2-二苯基菲并咪唑(PPI)得到化合物ONBPPI结构,并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确认.对PPI及ONBPPI的热失重和差热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分子量的增加明显强化了分子的热学性能;原子力显微镜扫描显示,ONBPPI在热退火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热学薄膜稳定性.单分子荧光光谱分析显示,PPI和ONBPPI的跃迁过程基本相似;聚集态下,醚键效应导致荧光光谱主峰位蓝移,虽然在低能量处出现了光谱展宽现象,但未影响到化合物固态蓝光的色纯度.这些结果说明N1苯环醚键取代可在基本保持单臂PPI类结构光学性质的前提下,实现热学、形态学及其它功能的显著提高.
- 王志明冯颖李辉宋晓慧路萍
- 关键词:醚键热学性质荧光光谱色纯度
- 新型菲并嗪类有机光伏材料的合成
- 2015年
- 以菲醌和邻位二胺为核心原料,经烷基化、硼化、Suzuki偶联、还原和关环反应合成了新型菲并嗪类有机光伏材料DTPZ,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MALDI-TOF-MS和元素分析表征。
- 王志明侯雪李辉
- 关键词:菲醌光伏材料
- 原位反应法制备菲基-螺-氧杂环聚合物及其光电性质
- 2015年
- 利用聚-(菲醌-alt-芴)(L-PPQF)中邻位羰基高效的反应活性,将L-PPQF与乙二醇进行缩合反应,制备了一类新型的含有菲基-螺-氧杂环的聚合物:聚-(芴-alt-螺氧菲)(L-PPOF),同时将L-PPQF的齐聚物二芴基-菲醌(L-DFPQ)与乙二醇反应生成二芴基-螺-氧-菲(L-DFPO).对比L-DFPQ与L-DFPO的核磁、质谱和元素分析,确定了螺-氧杂环结构的生成.L-PPQF和L-PPOF的核磁和红外光谱等分析结果也证实了L-PPOF同样具有螺-氧杂环结构.L-PPOF的光物理和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L-PPQF和商业化产品聚芴(PF),新生成的L-PPOF具有较高的溶液和固态效率以及合适的电子注入能级.初步的电致发光器件测试结果证明,L-PPOF在电致发光功能性材料开发领域具有一定的价值.
- 王志明王京侯雪张晓娟路萍
- 关键词:菲醌螺环光电性质
- N1取代基结构对菲并咪唑荧光色纯度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以1,2-二苯基菲并咪唑(PPI)为模型化合物,通过改变N1苯环上取代基结构制备了2类PPI衍生物,并采用核磁共振谱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确认.通过对PPI及其衍生物的单分子荧光光谱精细结构的分析,比较了取代基位置和结构的变化对菲并咪唑类化合物荧光过程中发射主峰精细振动结构及所占比例的影响.其中,N1链接苯环中R4位的取代基效应最显著,当引入推电子或弱的吸电子取代基时,菲并咪唑类衍生物的低能级发射比例降低,荧光色纯度提高;当引入强吸电子取代基时,低能级发射比例增加,光谱半峰宽加大.本文结果为菲并咪唑基'蓝光'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定数据的支持与科学依据.
- 王志明宋晓慧李辉冯颖路萍
- 关键词:取代基荧光色纯度
- 对氯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蔗糖共聚物减水剂的制备被引量:1
- 2015年
-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对氯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MAH)为聚合单体,采用非均相聚合方法,合成对氯甲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并通过与蔗糖反应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蔗糖共聚物(SP)。通过红外光谱(FI-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减水剂结构进行表征。并以净浆流动度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考察了取代反应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SP净浆流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取代反应的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2h,催化剂用量为10%时所得制品的减水性能最佳。以正交试验最佳取代反应条件得到的SP,具有良好分散性,在掺量为0.3%时,净浆流动度为320mm,减水率为27.9%。
- 李继新王海玥郭立颖刘金麟
- 关键词:马来酸酐蔗糖减水剂
- 三元共聚马来酰亚胺型减水剂的合成与作用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聚乙二醇单甲醚-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MPNCM)、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和丙烯酸(AA)为聚合单体,合成N-聚乙二醇单甲醚-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磺酸钠-丙烯酸聚羧酸系减水剂(SP)。通过FT-IR谱图对SP结构进行表征。以净浆流动度、表面吸附量和水泥颗粒表面等性能为指标,研究马来酰亚胺型减水剂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其分散机理主要是由于SP分子中的阴阳离子基团与水泥颗粒之间形成络合作用和静电作用,使水泥浆体流动性提高。
- 李继新王海玥
- 关键词:聚羧酸系减水剂
- 三元共聚马来酰亚胺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2
- 2015年
-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聚乙二醇单甲醚-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MPNCM)、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和丙烯酸(AA)为聚合单体,合成N-聚乙二醇单甲醚-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磺酸钠-丙烯酸聚羧酸系减水剂(SP)。通过FI-IR和1H-NMR谱图对SP结构进行表征。以净浆流动度为指标,考察了MPNCM用量、SMAS用量、AA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投料方式对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P的最佳合成工艺为,将0.4%的APS和4 mol AA的水溶液,逐渐滴加到1 mol MPNCM和2 mol SMAS的水溶液中,在50℃下反应6.0 h;以最佳反应条件合成的SP对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具有混凝土减水率高、保坍性好、泌水率低和早强效果明显等特点。
- 李继新王海玥蒋锋李志丹赵远张瑶
- 关键词:丙烯酸聚羧酸系减水剂
- 酰胺型两性减水剂的合成与作用机理的研究
- 2015年
-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氨基甲酰马来酸(NCMA)、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APEG)和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聚合单体,合成N-氨基甲酰马来酸-甲基丙烯磺酸钠-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SP)。通过FTIR和1H NMR谱图对SP结构进行表征。以净浆流动度为指标,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SMAS/APEG摩尔比和NCMA/APEG摩尔比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并以净浆流动度、Zeta电位和吸附量为指标,探讨了酰胺型聚羧酸系减水剂与水泥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SMAS/APEG摩尔比1.2,NCMA/APEG摩尔比1.0,引发剂用量0.4%(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为50℃;其分散机理主要是由于减水剂分子中的阴阳离子基团与水泥颗粒表面形成物理吸附,使水泥颗粒之间产生了立体斥力而产生分散作用。
- 李继新王海玥
- 关键词:ZETA电位减水剂
- 一种马来酸酐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与作用机理的研究
- 2015年
-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对氯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MAH)为聚合单体,采用非均相聚合方法,合成对氯甲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并通过与蔗糖反应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蔗糖共聚物(SP)。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减水剂结构进行表征。并以净浆流动度、水泥颗粒表面吸附量和Zeta电位为指标,研究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SP能有效地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改变水泥颗粒表面的电位,使水泥颗粒表面形成双电子层,在静电斥力的作用下,水泥颗粒之间保持稳定,水泥浆体流动性提高。
- 李继新王海玥
- 关键词:马来酸酐蔗糖减水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