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1380)

作品数:12 被引量:155H指数:9
相关作者:刘春兰陈操操王海华李铮陈龙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碳排放
  • 3篇能源
  • 3篇京津
  • 3篇京津冀
  • 2篇能源消费
  • 2篇温室气体
  • 2篇经济增长
  • 2篇二氧化碳排放
  • 2篇CO_2排放
  • 2篇不确定性
  • 2篇城市
  • 1篇都市
  • 1篇都市圈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造林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中国经济增长
  • 1篇生活垃圾
  • 1篇生活垃圾填埋
  • 1篇生活垃圾填埋...

机构

  • 8篇北京市环境保...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市可持续...

作者

  • 8篇陈操操
  • 8篇刘春兰
  • 6篇李铮
  • 6篇王海华
  • 4篇陈龙
  • 3篇潘涛
  • 3篇孙莉
  • 3篇汪浩
  • 2篇蔡博峰
  • 2篇张妍
  • 1篇关婧
  • 1篇王金南
  • 1篇刘耕源
  • 1篇裴厦
  • 1篇田刚
  • 1篇王璐

传媒

  • 5篇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节能技术
  • 1篇中国能源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甲烷不确定性定量评估被引量:9
2012年
为了提高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产CH4评估精度,联合FOD模型和Monte Carlo方法,依靠本地和国家数据及专家经验,对模型进行不确定性识别和敏感性分析,量化各参数对模型输出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008年北京市因填埋产CH4量95%的概率分布范围为(11.80~19.76)×104t.a-1,均值为15.58×104t.a-1,排放的不确定范围为-24.26%~26.83%.FOD模型中甲烷修正因子MCF(2000年后)对2008年排放结果的影响最大,其结果不确定性的贡献率为41.4%.研究提高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场CH4排放量评估精度和质量,为指导填埋场温室气体清单改进和数据收集提供科学依据.
陈操操刘春兰李铮王海华张妍王璐
关键词:MONTE生活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甲烷
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检验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采用协整分析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检验了北京市1980~2008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状态,体现为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单向的因果关系.经济对能源的长期与短期弹性分别为0.44和0.12,北京市1980~2008年GDP年均每增长1%,带动能源消费增长约0.4%.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提升是滞后的,能源消费并不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强的外生变量.研究结论能够对北京市制定节能减排目标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陈操操张妍刘春兰王海华李铮
关键词:能源消费经济增长误差修正模型
基于修正能源平衡体系的北京市能流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对区域能源流动过程进行定量系统分析,能够科学描述一定时空范围内能源与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机制,有助于提出相应的政策与技术调控对策。本研究采用国际能源统计准则修正了北京市能源平衡表,基于绘制的能流图,分析区域能源投入、能源转换、终端能源使用及输出等过程。结果表明,北京市2008年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达93.87%,火力发电是能源转换的主体,火电转换效率为41.25%,仅相当于欧盟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的平均水平。全市工业能耗依然偏高,工业能耗占全部能源终端消费比例与工业对整体经济增长的拉动极不对称。全市终端能源利用综合效率为52.60%,终端消费过程中能源损失最大的部门为交通。研究结论能够对北京市制定节能减排目标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陈操操汪浩刘春兰陈龙王海华关婧李铮
关键词:能源平衡表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评价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城市消费了大量的能源,是全球人类活动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源,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起到关键作用.城市温室气体清单评价成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制定城市减排目标和计划、评估减排措施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城市开放的空间系统结构导致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核算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本文对国内外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和案例进行了回顾与展望,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比较城市清单和国家清单方法、联系和区别,分析清单编制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可借鉴的经验与启示,以期推动我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发展.
陈操操刘春兰田刚王海华李铮
关键词:城市温室气体清单
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地区分解方法研究述评被引量:19
2013年
碳减排目标的区域分配是中国当前控制CO2排放的紧迫问题。通过文献研究,评述了国际上针对国家之间的碳排放权的区域分解方案以及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国内区域分解方案,提出了要想真正公平、公正、可行以及可持续地进行碳减排目标的地区分解,必须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和核心问题:分配对象、分配原则、分配方案必须考虑的因素、分配标准、分配方法、分配模型以及分配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刘春兰蔡博峰陈操操王海华李铮
京津冀与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的空间聚集效应比较被引量:17
2017年
基于中国高空间分辨率碳排放网格数据(CHRED),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手段(ESDA)和空间回归模型分析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指标空间格局和聚集特点,通过显著性检验选择空间滞后回归(SLM)和空间误差回归(SEM)方法,揭示城市群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在空间上表现出更多的随机性和结构不稳定性,Moran自相关系数为-0.131;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在空间上表现聚集趋势明显,Moran自相关系数0.106,二氧化碳排放受到临近区域的影响.人口和经济因素是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的最主要驱动因素.总体上长三角地区碳排放总体扩散效应显著,而京津冀城市群极化效应更明显.区域发展的多中心化是大城市病治理的重要导向,同时要注意对区域碳排放溢出热点进行控制,促进城市群一体化和低碳化发展,实现区域碳平衡.
陈操操蔡博峰孙粉丁都于凤菊杨晓燕王立波贾秋淼庄云鹏胡永锋王金南
关键词:城市群影响因素
北京市燃气工业锅炉CO2排放因子及不确定性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降低碳排放评估的不确定性对于减排政策选择和成本效益分析十分重要,基于北京市227个天然气锅炉样本检测数据,分析影响CO2排放因子的关键参数特征,评估北京市天然气锅炉本地化CO2排放因子,采用蒙特卡洛模型对排放因子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并将其与IPCC、国家清单、城市清单等同类排放因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北京市天然气锅炉CO2排放因子为2.052 kg/m^3,90%概率分布范围为1.982~2.086 kg/m^3;基于热值的CO2排放因子推荐值为55.829 kg/GJ,90%概率分布范围为55.788~55.908 kg/GJ,排放因子的不确定范围为-3.59%~1.57%.北京市天然气锅炉CO2排放因子稍低于IPCC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推荐缺省值(0.5%).天然气低位热值对排放因子的影响最大,其方差贡献率达94%,而单位热值含碳量和氧化率二者的方差贡献率仅占6%.通过北京市本地实测数据和蒙特卡洛模型模拟,给出了天然气锅炉排放因子及概率分布的范围,提高了评估精度,有助于改进北京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活动水平的数据收集工作,指导并降低天然气工业锅炉CO2排放因子不确定性.
陈操操邱大庆于凤菊孙粉胡永锋王立波孙大利
关键词:排放因子CO2不确定性
京津冀区域生产和消费CO_2排放的时空特点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区分消费和生产二氧化碳排放是对开放的经济区域进行排放责任划分的基础,日渐受到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利用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分析模型,对京津冀区域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消费和生产二氧化碳排放时空特征及二氧化碳排放平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消费和生产二氧化碳排放呈约4%的年均增长;贸易隐含二氧化碳排放比例为30%~83%,并以国内贸易隐含二氧化碳排放为主;河北的消费和生产二氧化碳排放占区域主导,增速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高于北京和天津;京津冀区域为二氧化碳排放净流入区域,存在部分排放责任转移;京津为二氧化碳排放净转入地区,冀为二氧化碳排放净转出地区;京津冀三地二氧化碳排放关键部门分布集中且相似度较高,可以考虑区域联合控制.其中,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对二氧化碳排放的依赖性最大,承担较大的其他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责任.投入产出分析解析了地区生产和消费二氧化碳排放情况,有利于区域减排的精细化管理和制定相应对策,并促进区域减排合作.
汪浩陈操操潘涛刘春兰陈龙孙莉
基于干沉降模型的北京平原区造林削减PM_(2.5)效应评估被引量:6
2014年
本文基于干沉降模型对北京市平原区造林削减PM2.5效应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12年所造森林PM2.5年削减量可达451 t,其中,阔叶林削减量占57%;不同季节的削减量有较大差别,春季的削减量占全年的50%;造林工程可使造林区PM2.5浓度平均下降0.57μg·m-3,完成《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目标的2%;平原区造林对于减缓和控制PM2.5、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具有一定作用,在目前治理PM2.5有效方法不多的状况下,应当继续开展平原区造林。
陈龙刘春兰潘涛陈操操李铮王海华裴厦孙莉
关键词:生态效应空气质量
北京试点碳市场行业基准值研究——以供热行业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以北京试点碳市场的供热行业为例开展行业基准值研究,基于2013~2019年碳试点经核查的热力重点排放企业数据,采取4种基准线情景对北京市热力行业碳排放基准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推进,供热行业燃煤清洁化改造基本完成,以2017年为分水岭,供热强度由快速下降过渡到平稳状态,适宜选择更近的历史年份作为分析的基准年,经综合评估基准线数值的先进性,行业配额的盈余程度和配额不足企业比例,建议北京市供热行业基准值取值为63.1kgCO_(2)/GJ,该基准值比已发布的北京市地方行业能耗限额标准严格,与已发布的北京市供热行业碳排放先进值具有较好一致性;北京市热力行业从历史强度法转变为基准线法后,通过划定统一的基准线,令行业整体配额处于不足状态,公平性相比历史强度法进一步提高,对实现全市双碳目标下热力系统重构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陈操操邱大庆刘耕源张悦田天琪于凤菊宋丹孙粉范怡然胡永锋王立波王新爽胡婧
关键词:供热行业碳交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