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955903)

作品数:40 被引量:499H指数:14
相关作者:余锦华柳林王先伟翟建青苏布达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天文地球
  • 6篇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霜冻
  • 9篇气候
  • 9篇降水
  • 8篇气候变化
  • 8篇终霜冻
  • 7篇干旱
  • 5篇气温
  • 5篇流域
  • 5篇初霜冻
  • 4篇灾害
  • 4篇农业
  • 4篇气候特征
  • 4篇旱灾
  • 3篇氧化硫
  • 3篇突变检验
  • 3篇年际
  • 3篇气候变化特征
  • 3篇气溶胶
  • 3篇温度异常
  • 3篇污染

机构

  • 17篇南京信息工程...
  • 11篇中国气象局国...
  • 5篇中国气象局兰...
  • 4篇山西省气象影...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 3篇山西省气象台
  • 3篇山西省雷电防...
  • 2篇兰州大学
  • 2篇扬州大学
  • 2篇云南财经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
  • 2篇辛辛那提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气象局沈...

作者

  • 10篇余锦华
  • 3篇高歌
  • 3篇龚志强
  • 3篇王先伟
  • 3篇柳林
  • 3篇翟建青
  • 3篇李芬
  • 3篇苏布达
  • 3篇赵桂香
  • 2篇王腾飞
  • 2篇姚玉璧
  • 2篇封国林
  • 2篇李耀辉
  • 2篇王艳君
  • 2篇王莺
  • 2篇丁裕国
  • 2篇姜彤
  • 2篇张义军
  • 2篇张婉莹
  • 2篇黄华兵

传媒

  • 5篇气象科学
  • 3篇物理学报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大气科学学报
  • 2篇Advanc...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气象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人民长江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17篇2014
  • 15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通地区1960年-2007年气温与降水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被引量:16
2011年
以南通地区7个观测站点逐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降水量数据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法、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1960年-2007年南通地区气温、降水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趋势和突变、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年-2007年,年际变化以最低气温的较大增幅和较早突变为特征。季节变化以秋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增温明显,且冬季降水量增加,以及秋冬季增暖突变较早为主要特征。周期变化上,气温和降水参数多存在较大时间尺度上较为稳定的变化特征,如年平均气温21~30a和春季降水量14~25a时间尺度的变化。小尺度上(10a以下)的变化较为频繁,但不是很稳定。总体上,南通地区气温突变时间要晚于我国西部和中部地区,而降水变化不显著。
王涛王涛陶辉
关键词:小波分析气温降水
山西近50年初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周期分析
初霜日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布局和耕作模式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山西62个气象观测站点1961—2010年的逐年初霜日及逐日最低地温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山西初霜冻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山西平均初霜冻日的变化具有...
李芬秦春英张建新
关键词:初霜冻气候特征突变检验
文献传递
Changes in terrestrial surface dry and wet conditions on the Loess Plateau(China) during the last half century被引量:14
2013年
This paper,using a revised Penman-Monteith model,computed the terrestrial surface humidity index of the Loess Plateau(China) based on climatic factors of monthly mean temperature,maximum temperature,minimum temperature,relative humidity,precipitation,wind speed and sunshine duration observed on the plateau from 1961 to 2008.The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anomaly distribution and sub-regional 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terrestrial surface dry and wet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 as well.The results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annual average surface humidity from the southeast to the northwest in the research area.Over the period of 1961-2008,an aridification tendency appeared sharply in the central interior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and less sharply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region.The border region showed the weakest tendency of aridification.It is clear that aridification diffused in all directions from the interior region.The spatial anomaly distribution of the terrestrial surface dry and wet conditions on the Loess Plateau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key areas:the southern,western and eastern regions.The terrestrial annual humidity index displayed a significantly descending trend and showed remarkable abrupt changes from wet to dry in the years 1967,1977 and 1979.In the above mentioned three key areas for dry and wet conditions,the terrestrial annual humidity index exhibited a fluctuation period of 3-4 years,while in the southern region,a fluctuation period of 7-8 years existed at the same time.
YuBi YAORunYuan WANGJinHu YANGPing YUEDengRong LUGuo,Ju XIAOYang WANGLinChun LIU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区干旱化趋势月平均气温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exposure and vulnerability to floods in China被引量:1
2014年
A socio-economic data set on China's historical flood losses for the period 1984e2012 was compiled to analyze the exposed population,economy,and crop area as well as the vulnerabilities of the population and economy to floods.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exposed population was approximately 126 persons km 2per year when taking China as a whole;in terms of the economy,potential losses due to floods were estimated to be approximately 1.49 million CN$km 2and the crop area exposed to floods covered 153 million hm2per year.China's total exposure to flood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ver the analysis period.The areas that showed the higher exposure were mainly located along the east coast.The population's vulnerability to floods showed a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trend,however,the economic vulnerability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The populations and economies that were most vulnerable to floods were in Hunan,Anhui,Chongqing,Jiangxi,and Hubei provinces.The municipalities of Shanghai,Beijing,and Tianjin showed the lowest vulnerabilities to floods.
WANG Yan-JunGAO ChaoZHAI Jian-QingLI Xiu-CangSU Bu-daHARTMANN Heike
关键词:经济数据洪涝灾害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雾霾变化趋势与对策被引量:21
2014年
雾霾对气候、自然环境、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发展都有不利的影响。本文以1961—2013年全国2500个气象站的逐日雾霾、降水和风速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中国雾霾灾害的变化趋势。根据1961—2013年逐年1—11月的雾霾日数统计可以看出,中国雾霾日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历史最大值;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区域为京津冀、长三角、两广和西南地区。50余年来,中国雾日天数呈现减少趋势,而霾日天数却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雾霾的形成,除人为影响因素外,年降水日数的减少、年平均风速的减小和稳定类天气天数的增加是使得中国雾霾灾害愈加严重的三个重要气候背景因素。
王腾飞苏布达姜彤
关键词:雾霾气候变化
东北地区夏季旬土壤水分推算模型的初步探讨被引量:7
2012年
利用东北地区1993—2009年6—8月旬土壤湿度资料,首先采用CAST聚类法对该区域土壤湿度进行气候分区,再以土壤水量平衡原理为依据,在考虑有物理意义的影响因子基础上,分别对每个分区建立统计回归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模拟精度在78.8%~88.2%之间,该模型对于东北地区夏季的旬土壤湿度具有一定的推算能力,可以作为一种可应用的模拟方法。
柴波余锦华刘晶淼丁裕国
关键词:土壤湿度统计模型
中国东北区域盛夏雨季的客观识别被引量:7
2014年
鉴于我国东北三省雨季客观识别方法不尽相同,且无东北区域统一的雨季监测指标.为了更好地开展区域关键天气过程的客观化识别和监测,本文从区域角度出发,采用东北三省102站逐日降水量资料,通过对东北区域多年平均5点平滑处理的4月1日—10月31日逐日降水量序列的综合分析,及对历年逐日滑动平均雨量的对比试验,确定了东北盛夏雨季判别的阈值参数及通过阈值后的持续时间参数,进而研发了适合东北区域盛夏雨季开始和结束日期的客观识别方法.并采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逐日再分析的风场、位势高度场资料,通过对盛夏雨季前、中、后期不同高度层大气环流场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客观识别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东北区域1981—2010年气候态平均的盛夏雨季的起止日期分别为每年的6月26日和8月30日.
房一禾龚志强赵连伟赵春雨李清泉
20世纪90年代末东亚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及其成因初探被引量:7
2014年
基于1983—2011年月总降水量、环流和海温的再分析资料,给出了20世纪90年代末东亚夏季降水的年代际调整的区域特征,及其对应的大气环流内部过程和可能的海温外强迫的年代际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东亚北部夏季降水比东亚南部夏季降水由湿向干的表现更为明显,东亚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和21世纪初发生年代际的转折.此外,东亚地区夏季的500 h Pa高度场、850 h Pa风场、U200风场、水汽输送场和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指数和东亚夏季风指数等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也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而从大气内部过程的角度验证了20世纪90年代末东亚夏季降水发生的年代际调整.与此同时,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海表温度表现出由偏低向偏高的转变,这可能是导致20世纪90年代末期东亚夏季气候年代际变化的重要外部成因之一.
胡泊乔少博封国林
关键词:降水型年代际变化环流外强迫
长江山区航道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利用长江航道局布设在长江航道沿线重庆段39个人工雾情信号台近3a的雾情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重庆段航道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基于以上雾情及整个长江山区航道(宜宾到宜昌)逐里程的经度、纬度、水道宽度、河面弯曲度、河道变化剧烈度、河道支流岔道等6类地理信息因子,采用神经网络方法模拟了长江山区航道雾情综合指数的地域精细化分布。统计结果显示:长江山区航道雾总体上呈现冬多夏少的季节特点,但也有冬少夏多或四季比较平均的情况存在;大多数雾情形成于0~8时,结束于8~12时,其中大雾开始早、结束晚、持续时间长;重庆段航道雾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涪陵的蔺市到丰都段、万州的黄花城分布最多,年均大雾30~50次,最少的安坪至夔峡段年均不到5次。模拟结果表明,利用地理信息因子及神经网络法基本可以模拟出重庆段航道雾情分布状况,此方法推广应用,可获取整个长江山区航道雾情的精细化分布,输出结果与航道雾情资料分析及实地考察调研结果在分布趋势上比较接近,但由于试验存在局部误差收敛及因子选择局限性问题,因此模拟结果还不能完全代表航道雾情的实际分布状况,模拟试验还需更多资料及影响因子加入。
代娟陈正洪田树青武泉孙朋杰白永清
关键词:神经网络法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四川盆地农业旱灾风险评估被引量:9
2016年
采用四川盆地农业旱灾灾情资料数据,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研究了不同风险水平下的农业旱灾发生的概率及其分布,并对四川盆地的农业旱灾风险进行区划。结果表明:正态信息扩散方法可以较好地拟合农业旱灾受灾率的风险分布。与20世纪末相比,21世纪初四川盆地的眉山、重庆等地区发生受灾率xi≥10%和xi≥40%的农业旱灾风险增加。以受灾率xi≥5%和xi≥40%的超越概率作为农业旱灾风险区划阈值,四川盆地农业旱灾风险表现出区域性差异,农业干旱灾害高风险区位于巴中、中江、泸县等地区;西部地区发生农业干旱灾害的风险较小,与该地区丰富的降水量以及平原地形有关。该风险区划结果较为合理,可为当地政府防范农业旱灾提供决策依据。
陈建杰余锦华
关键词:信息扩散风险评估风险区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