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2307)

作品数:20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尹柏双付连军呼显生宋永利沙万里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复合麻醉剂
  • 7篇特异
  • 7篇特异性
  • 7篇麻醉
  • 7篇活性
  • 4篇脑区
  • 3篇肾素
  • 3篇梅花鹿
  • 3篇基因
  • 3篇ATP酶
  • 2篇血浆
  • 2篇血浆ANP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无创血压
  • 2篇相关肽
  • 2篇小脑
  • 2篇基因相关肽
  • 2篇降钙素
  • 2篇降钙素基因

机构

  • 21篇吉林农业科技...
  • 5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作者

  • 19篇付连军
  • 19篇尹柏双
  • 8篇呼显生
  • 7篇沙万里
  • 7篇宋永利
  • 6篇王雪莹
  • 5篇高利
  • 5篇王楠
  • 5篇李雨航
  • 4篇骆艳秋
  • 4篇冯雪
  • 3篇王秋竹
  • 3篇王洪斌
  • 3篇李宇航
  • 2篇石星星
  • 2篇姜胜
  • 2篇林博
  • 2篇李闻轩
  • 2篇李娟
  • 2篇赵丽荣

传媒

  • 6篇中国兽医杂志
  • 4篇畜牧与兽医
  • 3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食用菌学报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年份

  • 1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对梅花鹿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影响
2016年
为观察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对梅花鹿循环和呼吸的影响,6只成年健康梅花鹿被肌注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0.04 m L/kg,给药后全程监测动物的麻醉状态、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T)等参数。结果显示: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作用梅花鹿的诱导时间为(6.10±0.45)min,麻醉时间为(91.67±2.25)min,苏醒时间(33.0±2.0)min;梅花鹿在诱导期HR、RR出现一过性升高,进入麻醉期后开始降低,与诱导前比较变化显著(P<0.05);麻醉期DBP、SBP、MAP、T和SPO2与诱导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对梅花鹿麻醉期循环和呼吸部分指标有一定影响,但苏醒后各指标恢复正常。
尹柏双付连军呼显生宋永利沙万里骆艳秋
关键词:梅花鹿
鹿复合麻醉剂对鹿心钠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血压的影响
2016年
为研究鹿复合麻醉剂作用下对鹿血压和心率变化与血浆心钠素(AN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本试验选取6只健康成年梅花鹿,肌注鹿复合麻醉剂0.04 m L/kg,注药前及注药后15、30、45、60、75、90及120 min进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的监测,并同步采集颈静脉血样测定ANP和CGRP含量。结果表明,麻醉期鹿血浆ANP含量变化与SBP、DBP、MAP和HR变化波动相同,而CGRP含量的变化与其相反,存在着一定相关性。结果提示,鹿复合麻醉剂作用下引起ANP和CGRP含量的变化参与了鹿血流动力学的调节。
尹柏双李雨航王楠王雪莹宋永利付连军
关键词:血压心钠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舒泰与犬眠宝复合麻醉猫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为临床上猫的麻醉用药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舒泰与犬眠宝复合麻醉6只家猫,并对麻醉效果进行了实时监测。[结果]0.05 ml/kg舒泰和0.05 ml/kg犬眠宝对猫进行复合麻醉,2.1 min后猫进入麻醉期,麻醉时间可维持118.5 min,给药后150 min猫全部苏醒。[结论]舒泰与犬眠宝复合麻醉猫效果显著,可适用于临床上猫的麻醉。
付连军尹柏双呼显生骆艳秋
关键词:麻醉
隆朋麻醉对大鼠小脑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2014年
为研究隆朋麻醉与小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的关系。选取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麻醉组、恢复Ⅰ组和恢复Ⅱ组,每组8只;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小脑脑区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Gly)的含量。结果表明,药物作用后引起大鼠小脑Glu、Gly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As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极显著降低(P<0.01);GABA在麻醉全程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提示,隆朋产生全麻机制可能与小脑内Asp含量降低,Glu和Gly含量增加相关。
尹柏双骆艳秋付连军王奔王海洋高利
关键词:氨基酸神经递质麻醉
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对大鼠丘脑GABA和GLY含量的影响
2015年
为了研究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对大鼠丘脑中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GLY)含量的影响,探讨其中枢麻醉作用的可能机理,试验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对照组、诱导组、麻醉组、苏醒组大鼠各脑区GABA和GLY的含量。结果表明:腹腔注射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30 mg/kg后,诱导组大鼠丘脑中GABA和GLY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麻醉组大鼠丘脑中GABA和GLY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苏醒组大鼠丘脑中GABA含量仍高于对照组,GLY含量恢复到对照水平。说明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引起的大鼠丘脑中GABA和GLY含量的变化与该药物引起的麻醉具有相关性。
王雪莹赵丽荣李娟冯雪庄蒙付连军尹柏双
关键词:丘脑
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对大鼠大脑皮层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2016年
通过测定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麻醉下大鼠大脑皮层Na^+-K^+-ATP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了其麻醉与大鼠大脑皮层Na^+-K^+-ATP酶的关系。将32只纯种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诱导组、麻醉组和催醒组,对照组大鼠按30 m L/kg体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按30 mg/kg体重腹腔注射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于各时间点冰上采集各组大鼠大脑皮层,采用比色法测定其Na^+-K^+-ATP酶活性。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大鼠大脑皮层Na^+-K^+-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该结果提示大鼠大脑皮层Na^+-K^+-ATP酶活性变化与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的麻醉作用具有相关性。
冯雪付连军林博常乃元李京乘李闻轩尹柏双
关键词:大脑皮层NA+-K+-ATP酶
鹿复合麻醉剂对鹿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血流动力学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为研究鹿复合麻醉剂作用下血浆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探讨鹿复合麻醉剂引起鹿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部分机理。试验选取6只健康成年梅花鹿,肌肉注射鹿复合麻醉剂0.04 m L/kg体重,注药前及注药后15、30、45、60、75、90、120 min进行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监测,并同步采集颈静脉血样测定NO、ET和CGRP含量。结果表明,麻醉期鹿血浆ET变化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趋势大致相似,存在着一定相关性(P<0.01);CGRP变化与上述指标变化趋势相反,存在一定负相关性(P<0.01);NO变化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鹿复合麻醉剂作用下引起ET和CGRP含量的变化参与了鹿血流动力学的调节。
尹柏双李雨航王楠王雪莹宋永利付连军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鹿复合麻醉剂对鹿无创血压、血浆ANP、CGRP及RAAS的影响
为明确鹿复合麻醉剂作用下鹿血压变化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心钠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相关性。试验选取6只健康成年梅花鹿,肌注鹿复合麻醉剂0.04mL·kg,注药前及注药后15、30、45、60、75、90及12...
尹柏双李雨航付莹王楠王雪莹沙万里付连军
关键词:肾素
文献传递
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对大鼠不同脑区ATP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为研究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麻醉与大鼠各脑区突触体ATP酶活性的关系,探讨其麻醉机理。将2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麻醉组,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30mL/kg生理盐水,试验组腹腔注射30mg/kg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采集大鼠各脑区,利用比色法测定脑区内Na+-K+-ATP、Ca2+-AT P和Mg2+-ATP酶活性。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大鼠大脑皮层和脑干Na+、K+-ATP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显著(P<0.05或P<0.01),小脑、脑干和海马Ca2+-ATP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或P<0.01),大脑Mg2+-AT P酶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果表明,麻醉引起大鼠大脑皮层、脑干中Na+-K+-ATP酶活性降低,大脑皮层中Mg2+-ATP酶活性低,小脑、脑干和海马脑区中Ca2+-ATP酶活性降低可能是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麻醉作用的机理之一。
尹柏双王秋竹付连军呼显生石星星姜胜高利王洪斌
关键词:脑区ATP酶
鹿复合麻醉剂麻醉与大脑皮质部分ATP酶相关性研究
2016年
为了探究鹿复合麻醉剂麻醉与脑区突触体ATP酶相关性,试验选取纯种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诱导组、麻醉组和催醒组,利用比色法测定样本中ATP酶活性。结果表明:药物作用后大鼠麻醉全程大脑皮质突触体Na^+-K^+-ATP和Mg^(2+)-ATP酶活性诱导组显著降低(P<0.05),麻醉组和催醒组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大脑皮质突触体Na^+-K^+-ATP和Mg^(2+)-ATP酶活性的抑制与鹿复合麻醉剂引起麻醉作用具有一定相关性。
王楠付连军冯雪林博常乃元李京乘李闻轩尹柏双
关键词:大脑皮质NA+-K+-ATP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