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A01)

作品数:115 被引量:1,047H指数:17
相关作者:董双林田相利阎斌伦孙颖颖李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水产学院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9篇农业科学
  • 38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刺参
  • 22篇仿刺参
  • 11篇半滑舌鳎
  • 10篇温度
  • 10篇克隆
  • 9篇养殖
  • 8篇牙鲆
  • 8篇盐度
  • 8篇鼠尾藻
  • 7篇幼鱼
  • 7篇三疣梭子蟹
  • 7篇梭子蟹
  • 7篇微藻
  • 7篇饥饿
  • 6篇池塘
  • 5篇蛋白
  • 5篇生化组成
  • 5篇体腔细胞
  • 5篇抗体
  • 5篇基因

机构

  • 49篇中国海洋大学
  • 28篇大连水产学院
  • 2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9篇淮海工学院
  • 5篇烟台大学
  • 5篇山东省海水养...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江苏省海洋生...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釜庆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辽宁省海洋水...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26篇董双林
  • 17篇田相利
  • 16篇阎斌伦
  • 10篇孙颖颖
  • 9篇温海深
  • 9篇李琪
  • 9篇李华
  • 8篇常亚青
  • 8篇李强
  • 7篇何峰
  • 7篇周玮
  • 7篇陈彩芳
  • 6篇吴立新
  • 6篇马甡
  • 6篇陈晓燕
  • 6篇金国雄
  • 6篇赵文
  • 6篇张葭人
  • 6篇房景辉
  • 6篇史宝

传媒

  • 29篇中国海洋大学...
  • 2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2篇大连海洋大学...
  • 7篇水产学报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海洋科学
  • 4篇海洋湖沼通报
  • 3篇海洋通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水产科学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淮海工学院学...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6篇2012
  • 19篇2011
  • 36篇2010
  • 32篇2009
  • 14篇2008
  • 8篇2007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重和温度对中国蛤蜊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软体部干重(0.9901g±0.540g、0.5244g±0.0257g、0.2886g±0.0421g)和温度(13、18、23、28℃)对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个体大小对中国蛤蜊耗氧率影响极显著(P〈0.01),二者的交互作用均对中国蛤蜊的耗氧率影响显著(P〈0.05);中国蛤蜊单位体重耗氧率(O)与软体部干重(形)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0=αW^-b,其中口的取值为0.695—1.762,平均为1.449,b的取值为0.446~0.587,平均为0.542。温度、个体大小对中国蛤蜊的排氨率影响极显著(P〈0.01);随着中国蛤蜊个体的增大,其单位体重排氨率(N)逐渐降低;排氨率与其软体部干重呈负相关,它们之间可以用幂函数N=α0W^-b0咖表示。单位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与温度(T)、软体部干重(形)满足以下方程:0=0.258+0.561W+0.239T(R=0.680,F=19.342,P〈0.01);N=2.973+38.361W+16.897T(R=0.736,F=26.535,P〈0.01)。
王雅倩赵文程芳晋杨增强
关键词:中国蛤蜊体重温度耗氧率排氨率
半滑舌鳎促黄体激素受体基因片段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巢式RT-PCR法克隆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促黄体激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ne Recep-tor,LHR)基因部分序列,经过BLAST比对,认为该序列与庸鲽、牙鲆、黑鲷、尼罗罗非鱼、青鳉和红鳍东方鲀的LHR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7%,94%,85%,83%,82%和80%。该基因片段长度为614 bp,编码204个氨基酸,含有典型的跨膜螺旋结构区域(TM helix),属于糖蛋白激素受体(GHR)家族。组织表达分析表明,LHR基因在半滑舌鳎的卵巢、精巢、肝脏、胃、肠、鳃、心、脾、肾、头肾和脑中均有表达,表达量有所不同,以脾和肾中表达量最丰富。
陈晓燕温海深何峰陈彩芳张葭人金国雄史宝
关键词:半滑舌鳎巢式RT-PCR
球等鞭金藻生长抑制物对自身藻细胞的抑制效应被引量:5
2009年
研究了生长抑制物1-羟基,丙二酸二乙酯-十二烯酸异丙酯(HDMA)对自身藻细胞生长、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胞外可溶性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硝酸还原酶(N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HDMA对球等鞭金藻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HDMA显著降低了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以及NR、SOD和POD活性,显著增大胞外可溶性蛋白质和多糖的比值,并且还明显提高MDA含量。因此,认为HDMA能够影响微藻细胞的某些生理生化过程。其中包括降低叶绿素含量,影响光合作用;改变胞外可溶性蛋白质和多糖的比值,增强细胞的疏水性,促使细胞絮凝;降低微藻硝酸还原酶和抗氧化体系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内营养平衡,并加速细胞体内活性氧的积累,导致细胞发生过氧化反应,从而影响微藻生长。
阎斌伦孙颖颖王长海
关键词:球等鞭金藻生长抑制物
萱藻丝状体诱导培养及采苗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对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a丝状体诱导培养及采苗进行了研究。在室内培养条件下,从萱藻盘状孢子体上获得了丝状体并游离培养成直径为1~2 cm的藻团,采用将丝状体切碎的方法获得大量盘状孢子体,盘状孢子体经生长后在10℃和15℃下形成单室孢子囊并放出游孢子,以维尼纶绳为附着基进行孢子采集,置于10℃下培养35 d后获得藻体长度为0.5~1.0 cm的萱藻幼苗。结果表明:盘状孢子体在藻体直径达到100μm后开始形成丝状体,20℃下丝状体形成的时间早、数量多,生长速度快,切碎后的丝状体在20℃下5 d后开始形成盘状体,20 d后其形成率达到100%;15℃下10 d后形成盘状体,20 d后其形成率为65%;10℃下12 d后才形成盘状体,20 d后的形成率仅为40%。
张泽宇李晓丽刘宏宇曹淑青
关键词:丝状体采苗
盐度和温度对半滑舌鳎生长、渗透生理及能量收支的影响被引量:22
2010年
研究了盐度和温度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幼鱼的生长、生化组成、渗透生理及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鱼体质量(18.06±3.65)g,全长(15.45±2.77)cm。实验设置了3个盐度水平(22、26和30)和4个温度水平(18℃、21℃、24℃和27℃),每个处理设置4个重复。8周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半滑舌鳎特定生长率总体变动在1.00%~1.34%。在本研究条件下,盐度对半滑舌鳎生长影响不显著(P>0.05),而温度对其生长影响显著(P<0.05)。在盐度22、26和30下,其最大生长率分别出现在21℃、24℃和18℃下,而在27℃下生长率最低。饲料转化率和消化率变化趋势与生长率相似。随温度的升高鱼体蛋白质含量有升高趋势,脂肪含量和能值降低,但受盐度影响不显著。渗透生理研究结果表明,盐度和温度对半滑舌鳎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酶活性影响均显著(P<0.05)。随盐度的升高,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酶活性均有所升高。温度对不同盐度下半滑舌鳎血浆渗透压影响有所差异,但随温度的升高半滑舌鳎鳃丝Na+/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能量收支研究表明,生长能和呼吸能的变化主导着半滑舌鳎的能量收支模式,在本研究设置的温度和盐度范围内,生长能占摄食能的比例以盐度18和温度21℃最高,而呼吸能的比例则总体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
田相利王国栋董双林房景辉
关键词:半滑舌鳎盐度温度
仿刺参体腔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初探被引量:1
2009年
以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细胞为材料,分别用体腔液和MEM、L-15两种培养基进行原代培养,初步探讨了仿刺参体腔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结果表明:在18℃下封闭培养,体腔细胞在体腔液中直接培养能够贴壁、伸展,细胞呈球形和上皮样,但凝集现象严重;在合成培养基(MEM、L-15)中,体腔细胞凝集明显减少;与MEM培养基相比,体腔细胞在L-15培养基中贴壁时间长,伸展状态好,上皮样细胞较多,可培养至72 h;培养基中血清的添加量与细胞的培养状态和可培养时间关系不明显。
迟刚李强王扬李华
关键词:仿刺参体腔细胞原代培养
不同摄食水平对牙鲆幼鱼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在水温(20.0±0.5)℃,摄食水平分别为体质量的1.0%、1.5%及饱食条件下,进行牙鲆幼鱼[体质量为(35.08±0.05)g]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摄食水平的增加,鱼体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表观消化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湿质量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线性上升,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特定生长率呈对数增加;饲料湿质量转化效率不受摄食水平的影响,饲料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转化效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先升后降。粪能占摄食能的比例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生长能占摄食能的比例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先升后降,代谢能占摄食能的比例变化与生长能占摄食能的比例变化相反。各个摄食水平下能量收支式为:1.0%:100.00C=28.99G+2.34F+6.03U+62.64R;1.5%:100.00C=37.19G+1.94F+5.27U+55.60R;饱食:100.00C=30.73G+1.36F+5.16U+62.75R。
陈晶吴立新吴玉波李锐于海成
关键词:摄食水平牙鲆幼鱼
仿刺参耳状幼体和稚参阶段的体长遗传力估计被引量:12
2009年
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为每个雄性仿刺参配3个雌性仿刺参,每个雌性个体产生若干幼体,建立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9个半同胞家系和27个全同胞家系。对仿刺参中耳幼体的27个全同胞和稚参阶段的23个全同胞幼仿刺参的体长分别进行了测量,中耳幼体阶段共测量810个个体,稚参阶段共测量640个个体,并用MTDFREML软件中的混合动物模型对其进行分析,估计仿刺参早期生长发育的遗传力。结果表明,仿刺参中耳幼体阶段的体长生长性状遗传力为0.29,稚参阶段的体长遗传力为0.49。在仿刺参的不同发育阶段其体长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属于中度遗传力范围,说明仿刺参的体长生长性状是在加性效应控制下,对仿刺参进行选择育种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可以获得较好的选择效果。
李云峰常亚青田燚王诗欢张存善陈蒙赵志刚
关键词:仿刺参遗传力
饥饿对长牡蛎能量储存和配子发生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海洋贝类的繁殖周期与能量储存、利用的季节变化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为了弄清长牡蛎配子发生时的能量来源,自2005年11月~2006年4月,在限制食物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对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能量储存及配子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初期饥饿组长牡蛎性腺,闭壳肌和外套膜中的糖原含量即出现下降,随后闭壳肌和外套膜中的脂肪含量开始逐渐降低,而各组织中的蛋白质含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一直较稳定。这表明长牡蛎在食物限制的初始阶段主要利用糖原作为能量,当糖原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则开始利用脂肪作为代谢能源。实验期间,饥饿组长牡蛎的条件指数逐渐降低,水分和灰分含量逐渐升高,表明长牡蛎通过分解自身的贮能物质提供能量,使体内有机物含量减少,从而导致水分和灰分含量上升。饥饿组长牡蛎各组织中的RNA/DNA比值在实验过程中均呈下降趋势,表明其可作为1个很好的生理指标用于评价长牡蛎的营养状况。组织学观察显示,对照组长牡蛎性腺在4月开始进入增殖期,而饥饿组性腺则处于发育停滞状态,表明长牡蛎的性腺发育需要外界食物供应。
刘文广李琪高凤祥
关键词:长牡蛎饥饿能量储存配子发生
程序化设计的简并引物克隆半滑舌鳎CYP17基因被引量:21
2009年
采用1种新的简并引物设计方法——CODEHOP法来克隆半滑舌鳎CYP17基因。该法结合NCBI、Blastp、BlockMaker、CODEHOP等生物信息学资源和DNAMAN、Oligo6.0等生物软件,程序性设计半滑舌鳎CYP17基因的CODEHOP引物,从半滑舌鳎卵巢组织中成功克隆了CYP17基因,该基因片段与其它物种的CYP17家族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经鉴定,该基因属于整个脊椎动物的CYP17基因群,尤其是鱼类亚群。实验结果表明,程序性设计的简并引物较传统简并引物特异性更高,假阳性率少,更有利于实验成功。
陈彩芳温海深何峰董双林
关键词:半滑舌鳎CYP17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