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831810)

作品数:5 被引量:123H指数:4
相关作者:江洪周国模余树全张秀英王跃启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浙江林学院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态系统
  • 2篇OMI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凋落物分解
  • 1篇对植
  • 1篇信息提取
  • 1篇亚热带
  • 1篇演替
  • 1篇演替阶段
  • 1篇遥感
  • 1篇遥感数据
  • 1篇植物
  • 1篇森林管理
  • 1篇森林群落
  • 1篇森林生态
  • 1篇森林生态系统
  • 1篇森林生态学
  • 1篇群落
  • 1篇中亚热带

机构

  • 5篇南京大学
  • 4篇浙江林学院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不列颠哥伦比...

作者

  • 5篇江洪
  • 3篇余树全
  • 3篇周国模
  • 2篇王跃启
  • 2篇张秀英
  • 1篇肖钟湧
  • 1篇接程月
  • 1篇辛赞红
  • 1篇信晓颖
  • 1篇胡莉
  • 1篇窦荣鹏
  • 1篇宋新章
  • 1篇马元丹
  • 1篇郭培培
  • 1篇魏晓华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UV-B辐射变化对植物影响的新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近年来,关于UV-B辐射变化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突破。该研究主要综述了UV-B变化对植物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植物不同方面对紫外光UV-B变化的响应以及UV-B与其他胁迫共同作用对植物的影响,同时展望了UV-B变化对植物甚至对整个生态系统影响等问题中值得进一步讨论和探究的问题。
胡莉江洪
关键词:UV-B辐射植物生态系统
中亚热带森林群落不同演替阶段优势种凋落物分解试验被引量:39
2009年
选择我国亚热带森林群落3个主要演替阶段的7个优势种(其中马尾松代表演替初期优势种,木荷和香樟代表演替中期优势种,甜槠、小叶青冈栎、青冈和乐昌含笑代表演替后期优势种)的凋落物,采用网袋法进行分解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凋落物分解得最慢,年分解速率为0.51;木荷和香樟居中,分别为0.55和0.61;小叶青冈栎和乐昌含笑分解得最快,分别为0.89和1.12.沿着植被顺向演替的梯度,凋落物分解速度呈现加快的趋势.分解速率同凋落物的初始P、N和木质素含量及木质素/N比值呈极显著相关(P<0.01),同C/N比值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凋落物的P、N和木质素含量及木质素/N比值是预测凋落物分解快慢的良好指标.
宋新章江洪余树全马元丹周国模窦荣鹏郭培培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演替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
FORECAST模型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数学模型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可以很好地帮助科学家和政府决策人员进行规划和预测。最近几十年来,数学模型、经验模型和基于过程的计算机模型的大量涌现,为现代生态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森林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就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林业模型。FORECAST模型,是一个基于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的林分水平模型。它可以模拟多种管理策略对森林的影响,而且能够预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未来发展趋势,帮助我们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化管理服务。主要从FORECAST模型的发展概况、原理、方法和实际应用,并针对目前该模型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简介。
接程月辛赞红信晓颖江洪魏晓华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管理
基于OMI数据的中国臭氧总量时空动态信息提取被引量:21
2009年
文章以OMITO3e数据产品为源数据,探讨了HDF-EOS数据格式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以MATLAB为主要工具,运用MATLAB函数库实现了HDF-EOS数据格式向shapefile格式的转换,以适应空间分析的要求,按此思路实现了OMITO3e数据产品信息的提取,获得了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中国O3总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以此方法获得的中国臭氧信息能够准确的反应其真实的时空动态,同时也为OMI数据和其他EOS数据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王跃启江洪肖钟湧张秀英周国模余树全
关键词:OMIMATLAB
基于OMI卫星遥感数据的中国对流层NO2时空分布被引量:57
2009年
基于2004年11月—2008年1月OMI卫星对流层NO2的垂直柱浓度数据,对我国8个自然地理分区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的年均值、月均值的分布进行了分析,依据月均值变化建立正弦曲线拟合模型,依据该模型定量分析了各自然区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的变化趋势、变化周期和变化幅度等特征.结果表明:拟合模型可较好地反映我国8个自然区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的变化特征;证明了人类活动影响了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的分布及其变化,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的高低、变化的周期性以及增长趋势等方面.
王跃启江洪张秀英周国模余树全肖钟
关键词:OMI周期自然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