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058)
- 作品数:5 被引量:54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忠虎赵桂仿王玛丽杨一欣刘占林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中国特有森林树种华山松的群体进化历史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利用现代分子群体遗传学的分析手段,对华山松27个自然群体129个个体的样本进行双亲遗传核基因AGP6片段的测序分析,检测该物种在第四纪冰期时的避难所和群体进化历史。结果表明:(1)华山松群体在AGP6基因座位上具有较高水平的核苷酸多态性,其沉默位点多样性值(πt=0.013 8,πsil=0.030 6)显著高于其他松属植物。(2)基于Bayesian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华山松具有明显的群体遗传结构,地理分布区上能够分为中国中部和中国西南部两大区域族群,Network网络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均得到了相似的结果。(3)分子变异(AMO-VA)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65.65%)和族群间(30.18%),群体间存在较小的变异量(4.17%);物种水平和族群水平上的群体错配分析分布均呈多峰模式,说明华山松群体未经历过近期的扩张事件。(4)秦岭山脉和横断山区的群体存在较高水平的单倍型多样性和较多的特有稀有单倍型,进一步结合单倍型间的多样性关系,推测这些区域可能是华山松在第四纪冰期时期的避难所。研究认为,不同避难所地区间长期的地理隔离以及高大山脉、河流等异质性生境的形成可能促使了华山松在中国中部和西南部两大区域族群的异质性分化以及物种较高水平的核苷酸多态性。
- 王若楠白吉庆王玛丽阎晓昊董鹏斌王宁李忠虎
- 关键词:华山松进化历史
- 珍稀濒危植物卵叶羌活自然群体遗传变异的地理分布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检测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卵叶羌活自然群体遗传变异的地理分布式样和结构。方法利用二代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开发卵叶羌活的微卫星分子标记(SSR)引物,并对覆盖卵叶羌活整个自然地理分布范围的群体样品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通过基因组de novo组装共获得了780条含SSR位点的基因片段序列;筛选出10对具有较高多态性的SSR标记引物,对卵叶羌活整个自然地理分布区的6个群体共105个样品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发现每条引物的等位基因数(No)在1~6(平均值为3.530);每个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范围在0.305~0.457,说明卵叶羌活具有中到高度水平的遗传变异。基于Bayesian的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卵叶羌活的6个地理群体可以分为2个大的遗传分组,两组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或遗传渐渗。结论二代高通量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极大丰富了珍稀濒危植物卵叶羌活的SSR数据库,其自然群体遗传变异式样可能与该物种较长的进化历史以及不同地理群体之间长距离的花粉扩散有关。
- 董鹏斌王宁房敏峰何颖刘鸿宴王久霞梁如韵景湘婷拓佩佩李忠虎
- 关键词:多态性微卫星标记
- 党参微卫星引物筛选及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利用筛选的党参多态性微卫星引物进行党参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利用磁珠富集法分离党参核基因组微卫星引物,并选取党参4个野生居群48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筛选出了10个能成功扩增党参样品的微卫星引物;这些引物扩增产物的等位基因数目为5~14个,观察杂合度范围为0.446~0.833,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697~0.895;使用4个党参近缘物种(轮叶党参、球花党参、鸡蛋参和长叶党参)进行引物通用性检测,发现有5对引物(Cpi01、Cpi04、Cpi06、Cpi07和Cpi08)能同时在4个物种中成功扩增。结论筛选出的多态性微卫星引物能用于党参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同时也能够用于党参属其他近缘物种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 李忠虎刘晓东王小琦范彬王兴东赵桂仿
- 关键词:党参微卫星居群引物筛选
- 基因流存在条件下的物种形成研究述评:生殖隔离机制进化被引量:24
- 2014年
- 物种形成过程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础,长期以来一直是进化生物学的中心议题之一。传统的异域物种形成理论认为,地理隔离是物种分化的主要决定因子,物种形成只有在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的情况下才能发生。近年来,随着种群基因组学的发展和溯祖理论分析方法的完善,种群间存在基因流情况下的物种形成成为进化生物学领域新的研究焦点。物种形成过程中是否有基因流的发生?基因流如何影响物种的形成与分化?基因流存在条件下物种形成的生殖隔离机制是什么?根据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作者综述了当前物种形成研究中基因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模式、基因流对物种分化的影响以及生殖隔离机制形成等问题,指出基因流存在条件下的物种形成可能是自然界普遍发生的一种模式。
- 李忠虎刘占林王玛丽钱增强赵鹏祝娟杨一欣阎晓昊李银军赵桂仿
- 关键词:基因流物种形成生殖隔离自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