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水土保持局科技计划基金

作品数:24 被引量:129H指数:6
相关作者:党志良吴波冯民权王晓峰李怀恩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3篇南水北调
  • 11篇南水北调中线
  • 8篇生态
  • 7篇生态补偿
  • 7篇南水北调中线...
  • 6篇水土
  • 4篇水质
  • 4篇污染
  • 3篇丹江流域
  • 3篇陕西段
  • 3篇水土保持
  • 3篇水土流失
  • 3篇水污染
  • 3篇水资源
  • 2篇生态环境
  • 2篇水源保护
  • 2篇水资源价值
  • 2篇排污
  • 2篇排污口
  • 2篇资源价值

机构

  • 18篇西安理工大学
  • 7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南水北调中线...

作者

  • 10篇党志良
  • 6篇冯民权
  • 6篇吴波
  • 5篇王晓峰
  • 4篇胡芳
  • 4篇李怀恩
  • 4篇白丹
  • 4篇王玮
  • 3篇赵璐
  • 3篇孙健
  • 3篇王纪红
  • 2篇张晖
  • 2篇贾忠华
  • 2篇赵恩辉
  • 2篇王勇
  • 2篇史淑娟
  • 2篇余正军
  • 1篇李晓玲
  • 1篇谢元博
  • 1篇常俊杰

传媒

  • 23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

  • 14篇2010
  • 10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水源区含沙量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河流含沙量的变化特征,为减少河流含沙量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野外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汉江和丹江各站的含沙量年内变化很不均匀,以荆紫关为例,在汛期含沙量达到3.0 g.m-3,而在非汛期为0。含沙量与径流量无明显相关性,与输沙量呈直线相关。结论水源区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着汉江和丹江的含沙量及河流水质。
贾忠华赵恩辉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探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中线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野外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并以实例进行论证。结果水源区内土壤侵蚀严重,其中坡耕地侵蚀模数高达6 000 t/a.km2,荒山、草坡等用地为1 000~3 000 t/a.km2。结论在水源区应形成以生态修复为主,结合工程措施的综合治理模式,可有效地减轻非点源污染。
白丹王玮孙健邓民兴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
汉丹江流域(陕西段)水污染控制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对汉丹江流域干流的水体进行研究,以便加强水污染的控制。方法通过对2020年污染负荷的预测,计算出2020年排污口的削减量,与模拟计算出的2006年削减量进行对比。结果 2006年平水期,22个水功能区的排污口中,有7个需要削减,而2020年平水年则除了安康开发利用区不用削减外,其他各水功能区的排污口都需要削减。结论必须加强对汉丹江流域进行水污染控制。
冯民权胡芳吴波党志良
关键词:排污口削减量水污染
基于RUSLE的土壤侵蚀量研究——以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为例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对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的土壤侵蚀进行了初步研究,为水源区的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补偿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遥感影像解译资料、数字高程模型(DEM)及土壤、降雨等数据,对土壤流失方程RUSLE中各因子进行了量化分析,从而实现对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土壤侵蚀量的估算,并对结果进行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结果通过计算可得,在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微度侵蚀面积占12.87%,轻度侵蚀面积占30.4%,中度侵蚀面积占30.66%,强度侵蚀面积占26.07%。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规律。结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陕西段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强度侵蚀地区,仅有少数地区达到微度侵蚀,水土保持任务很艰巨。
王晓峰常俊杰余正军张晖王晓欢
关键词:RUSLE土壤侵蚀GIS
基于防护成本法的水源区生态补偿量研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为例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的量化提供依据。方法在分析环境污染实际治理成本和环境虚拟治理成本的基础上,采用防护成本法,对水源区的生态补偿进行量化计算。结果中线工程受益区应给予陕西水源区每年补偿89.81亿元。结论通过对水源区水生态现状与存在问题的总结,提出受水区补偿水源区水生态"恢复成本"的解决思路,探求对水源区流域水生态生态补偿的量化路径。
李怀恩谢元博史淑娟刘利年
关键词:生态补偿生态环境损失水资源价值
汉丹江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及分布规律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陕南汉丹江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及分布规律,为其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历史和遥感等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结果汉丹江流域可以划分为6个水土流失类型区,水土流失时间、空间分布规律明显。结论针对汉丹江流域丰水年和枯水年时间变化特点,地带性侵蚀规律,在低山丘陵区以营造生态林为主,在河谷平川区以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为主,在高山中山区以预防保护,生态自我修复为主的水土保持措施。
孙虎王继夏
关键词:水土流失类型区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工程成本分析方法探讨
2009年
目的为科学合理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其水源保护生态补偿量进行分析。方法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以典型样区分析为依据,以定量计算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助手段。结果主要从水土保持措施和水污染控制两个方面分析计算出水源区的水量与水质,并得到水源保护生态补偿量,并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量的计算公式。结论生态补偿量与水土保持工程成本、间接补偿、水处理成本和运行管理费用成正比关系,而与总取水量成反比关系。
党志良白丹冯民权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污染控制水源保护生态补偿
汉江安康段排污口近区污染扩散规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汉江安康段排污口近区污染扩散规律。方法采用二维水质模型模拟了汉江上游安康城区段的排污口污染扩散情况,计算了污染带的范围和距离。结果该段主要有7个排污口,断面水质基本都能满足Ⅲ水质功能类别。得到7个排污口COD污染带总面积为0.085 km2,占该河段流域面积的2.9%。结论运用模型对水质进行模拟必须以大量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后续工作应以实测为依据,及时修正其中参数,使模型能更好地进行模拟计算。
冯民权胡芳吴波党志良
关键词:水质污染带
南水北调水源区饶峰河小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保护区内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量及生态建设,为整个水源区的生态补偿量计算和水土保持治理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野外实地调查的方法。结果饶峰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及生态建设共需补偿资金374万元,主要用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农民退耕还林补偿。结论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可有效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增加当地农民保护水源的意识和积极性,同时也能有效减轻水土流失对河流水质的污染和破坏,减少河流泥沙含量,起到保护南水北调水源水量及水质安全的作用。
白丹王玮王勇邓民兴
关键词:水土保持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
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基础条件评价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对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基础条件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为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支持。方法运用AHP决策分析方法,构建水源区基础条件评价体系层次结构模型;运用信息熵法进行指标权重的修正,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定量与定性综合分析。结果水源区基础条件综合水平一般,在评价体系中,环境条件、经济条件及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需着力改善。结论须采取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尽全力加快落实进程,深入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影响基础条件的瓶颈问题。
王晓峰赵璐王纪红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信息熵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